APP下载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 增强水稻种植效益

2021-12-05黄祥通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秧苗水稻产量

黄祥通

(南宁市兴宁区农村经济经营服务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3)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是目前农业工作者以及国家、社会最需要研究的方向。使水稻的产量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在提高产量的情况下,也不能放弃质量的要求,所以在水稻技术优化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提高产量而滥用化学肥料,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水稻的质量提高。当前更多的问题出现在水稻种植人员专业素养不够,自身能力水平达不到要求,所以导致水稻质量及产量不高。

1 当前我国水稻种植情况

我国最常见的水稻种植为杂交水稻或者矮杆水稻,优点在于产量大,能大幅度满足人们对于水稻的需求。以此为特点能探索出我国种植水稻规律,农场负责人多以选择高产品种的水稻为主,而无论选择哪一种水稻品种,其最终产量与质量都离不开栽培技术。在种植工作中的秧苗质量与插秧密度等关键因素对于水稻种植环节非常重要。而对于施肥工作而言,只采用有机肥的种植模式,而未将其与化肥相互结合,同样对水稻生产不利。当前我国各地区经济差距较大,一些较为落后地区,对于水稻栽培技术掌握有限,只能靠以往传统经验进行水稻栽培,没有更加先进科学的种植方式,所以使得水稻生长及最终产量情况不佳[1]。

2 水稻种植技术现状

2.1 水稻机械化形式覆盖小

一些地区并没有重视水稻种植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种植方法。可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或者工作人员个人意识问题,所以导致没有认识到机械化种植模式的重要性。目前很多地区都出现机械化设备不足的问题,导致水稻种植效率低下。导致这种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地政府部门对于水稻事业不够重视,没有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引进水稻机械化设备,或者机械设备已经是多年以前的陈旧设备,没有进行及时更新或者是农业工作者自身意识不足,对于这种机械化的设备不够了解,也不够信任,仍然相信传统的种植方法,这种现象普遍发生在一些年纪较大的农民身上。还有就是水稻种植农户的田地面积有限,运用机械化设备过于浪费且不切实际,机械设备在过小的空间无法进行施展,所以仍然是手工劳作更为简单方便。大型设备的缺失必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及水稻种植技术水平落后[2]。

2.2 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大量的化学药剂、肥料的使用对于田地、水源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所以水稻质量与产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稻田的情况直接影响水稻生长,所以稻田的环境保护成为农户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稻田的环境污染主要是人为因素产生的,农民为了方便使用大量有害的化学肥料造成田地、水源污染,长期以来的堆积,逐渐使其影响到水稻的种植[3]。

2.3 缺乏政府支持

政府的支持才是农业工作者有力的支撑与依据,部分地区经济较为落后,所以农业生产活动也受到限制。政府首先需要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保障,比如公路通村,如果没有便利的运输条件很难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同时政府也需要大力支持引进水稻种植机械化设备,投入更多的资金,鼓励农业生产者使用先进的机械化设备来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与效率。在农民群众当中宣传科学有效的水稻种植技术与水稻机械化种植设备的优点,逐渐在农民心中形成正确、先进的水稻种植手段[4]。

3 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方式

3.1 水稻叶龄种植技术

水稻叶龄优化种植技术是目前最新的水稻种植优化方法,这种创新技术在于探索水稻器官的同伸规律,农业工作者需要观察水稻茎、叶的形式来了解当前水稻生长情况。这种观察方法能够让管理人员更加明确了解水稻整体发展情况与趋势预测。运用这一技术需要结合当前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在水稻叶龄最正确的时间进行播种能有效地提高水稻产量,同时保证水稻健康生长。使用水稻叶龄种植技术就必须建立科学的叶龄观察点,才能方便观察者了解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变化[5]。

3.2 水稻田间诊断技术

田间诊断技术能有效观察水稻生长情况,对于水稻种植非常重要。这种技术,能让种植者充分了解到水稻的生长情况。工作人员要及时记录水稻的生长情况,解决水稻虫害、肥料不足、缺水等问题。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必须要用田间诊断技术。能及时地发现病虫害问题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很好地保护水稻健康生长。田间诊断技术能观察到水稻生长形势,能有效地预防到一些隐患问题,所以工作者必须记录好每天的水稻情况,并与后续工作相互联系并进行安排,将容易产生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给水稻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并能预测到水稻的生长周期,为后续收获工作做好准备[6]。

3.3 水稻移植和管理技术

水稻出苗后的移植和管理工作对于水稻健康生长起到重要作用,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准确判断水稻秧苗的长势,在最正确的时间进行移植,不然会损害到水稻的健康。同时,水稻秧苗的移植需要严格的温度条件,在达到合适的条件之后需要寻找土壤松软及水分充足的环境。完成秧苗的移植工作之后,工作人员就需要开展水田管理工作,比如及时的补充水资源。另外,由于田间生物种类较多,对于秧苗的破坏也较为严重,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地补充秧苗数量,田间管理工作对于水稻的健康生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如果突遇气候变化就要及时做好防护措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或者在干旱时提前准备好水源保证水稻的水源供给。

3.4 引入最新的种植技术

水稻的种植方法一直在更新升级,而这些最新的种植技术都是通过不断的总结与尝试之后产生的高效方法。所以水稻种植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种植技术,针对水稻的不同情况运用最适合的种植技术。此外根据不同的地形,不同的气候,灵活地运用种植技术来满足水稻所需要的条件。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学习更多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使水稻产量与质量都达到显著增加。同时,需要加强水稻种植技术的区域兼容性,使用更少的种植方法,服务更多类型的水稻,更加方便节约。科学地使用肥料,也能促进水稻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而过多的使用化肥只会破坏土地的健康状态,不利于水稻生长,所以在种植水稻时需要控制施肥的技术,选择适合的肥料。可以适当地施加氮肥,严格控制使用量,避免浪费,尤其是在控肥的中后期,可以逐渐增加氮肥的使用量。整个施肥过程都应该仔细优化确保肥料的均衡性,比如氮肥10 kg左右;钾肥6 kg左右;磷肥5 kg左右;有机化肥2 000 kg左右,这样水稻秧苗就会长得十分健壮。

3.5 除虫工作

害虫对于水稻的危害极大,其会严重损伤水稻的产量及质量,而且害虫繁殖能力强,很容易出现水稻大面积损坏的情况,如果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处理害虫问题,就会对农民经济利益带来巨大损失。害虫问题不能在出现大面积危害之后才开始处理,需要做到提前预防,阻断害虫的源头。对于清理害虫使用的农药,需要选择无公害、对人体伤害小的农药,尽量让田地、水源不受化学药剂的伤害。科研人员需要研发出更多抗虫抗病的水稻品种,或者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生态系统,利用害虫的天敌,比如青蛙来维护生态环境。

3.6 使用互联网技术

目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在水稻种植行业也有所应用。互联网技术因其内容丰富、覆盖率高、传播速度快的优点,所以非常适合水稻创新技术的发扬与分享。可能农业从业者没有先进的种植技术与理论,造成了水稻种植产量无法提升。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让农业工作者有了更多途径认识最新的水稻种植技术,十分方便快捷,工作者只需要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就能及时地了解到自己想知道的内容。同时国家政府也需要大力发展水稻产业相关的软件,建立更多的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及论坛,让优秀农业从业者可以互相分享经验、发表看法、分享更多科学有效的种植技术。相关研究者也可以将研究成果及时地公布在网络平台上。除了互联网软件以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先进的科技设备,比如在田地大棚内使用更多先进仪器设备,时刻监控水稻生长情况,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水稻生长状态,有效地解决了人为因素的缺陷。同时高科技设备能将这些信息上传至互联网,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通过数据能更加直接明了地让工作人员分析农作物生长情况以及状态。总之,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水稻种植技术上是一项创新的方法,水稻种植工作者需要逐渐适应这一形势,掌握这一方法去提高水稻种植技术。

4 结束语

水稻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农业作物,对国家、社会、人民而言都举足轻重,所以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直接影响国家经济与人民幸福水平。所以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利用最新的种植方法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目前水稻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必须不断优化农民的种植观念,合理利用周围环境,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在水稻的种植中需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尽量避免造成环境的破坏。目前我国水稻种植技术已经取得突破,但研究者需要继续努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研究出更多优秀的水稻品种来解决水稻种植问题。

猜你喜欢

秧苗水稻产量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夏粮再获丰收 产量再创新高
一季水稻
水稻花
农民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插秧
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