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乡村风貌提升中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1-12-05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门窗 2021年1期
关键词:风貌民居营造

陈 勍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1 引言

为了避免乡村建设逐渐失去传统特色,民居文化以及乡村功能需要顺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并彰显乡村建设的生命力。在乡村环境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以传承民居文化为目的,实现群众与自然的相互交融,确保文化可以与群众的精神文明相互契合。

2 提升乡村风貌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2.1 材料地域文化原则

在乡村风貌营造的过程中,应坚持材料地域文化原则,通过选取当地自然材料,将其合理的应用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传统的建造工艺具有丰富的内涵,突出了群众的思想与智慧,在建设乡村环境的过程中,应保障传统的营造智慧得以传承。乡村的地貌特征是环境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明确的地域特征规划有助于提升社会群众的归属感。不同的地域民族具有差异化的文化特征,将传统营造材料作为民居文化的主要载体,有助于突出地方特色与地域环境特点。此外,营造工艺与建造技术不尽相同,应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以及人文等方面的特点,并突出地域规划的合理性。

2.2 空间宜居优化原则

在乡村环境设计的过程中,为了逐步提升乡村风貌,则需要坚持宜居性原则,同时还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乡村风貌的设计过程中,应关注空间构造的系统性与关联性,并保障乡村建设的空间形态,进而突出建设的独特性,通过带动经济发展,为民居文化的传承提供基础保障。为了避免乡村风貌的趋同性,应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并全面发掘当地文化特点,通过有力政策指导,同时立足于居民生产习惯以及生存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提高乡村居民传承与保护民居文化的自觉性与责任感。

2.3 技艺保护创新原则

由于不同的乡村建设具有各自的特点,并且都是要立足于地域性的基础,在实现民居文化传承与融合的过程中,需要选用适应乡村发展的营造技艺,并在保护传统民居文化的基础上,为乡村环境的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助力。营造技艺的创新需要通过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将民居文化融入到营造技艺的使用过程当中,进而达到传承与发展的目的。乡村材料具备当地独有的特性,需要确保其复合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建设需求,将创新思维融入到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突出乡村民居文化风貌。

3 乡村风貌提升过程中实现传统民居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措施

3.1 营造功能的传承与调换

3.1.1 营造空间的传承

a) 传统空间与情感体验的融合

空间与材料的选择、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内容相关,材料的物理属性展现对空间塑造具有直接联系。这就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把控材料与工艺,并关注乡村居民的空间体验,进而发挥出传统材料的物理属性以及承载作用,提高乡村居民的空间情感体验。

b) 生活方式与空间营造的关系

在传统乡村风貌营造理念的影响下,现阶段首先应打造新型的营造空间,并实现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乡村风貌的建设与设计过程中,首先应明确文化保护的对象,并保留完整的地方特色,通过相互契合的空间以及建造,在最大程度上保持本土特色。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乡村风貌的空间布局具有直接关系,乡村风貌当中包含了精神、劳动以及消费等,居民生活方式以及传统的空间理念蕴含着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在营造乡村风貌的过程中,传承传统的民居文化以及生活方式,有助于满足乡村居民对于空间营造的整体需求。

c) 发挥传统民居空间功能

以民居为主的建筑工程属于乡村风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传统的乡村布局理念,有助于实现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新时期的乡村环境建设过程中,需要秉承传统生活理念,并突出地域性特点,为民居文化传承提供助力保障。

3.1.2 营造空间的调换

a) 产业结构的更新

群众的生活方式决定了空间结构的特点,乡村居民生活方式以及日常活动不断产生变革,为产业结构的更新带来了新的机遇。产业结构的定位需要建立在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基础上,分析乡村风貌的多样化特点,确保生存空间功能属性能够传承传统的空间特征,并通过调整满足现阶段乡村居民的生活需求。社会力量的介入不仅丰富了乡村环境,同时也不断涌现出了新型的民居类型,将乡村空间作为物质发展的载体拓展新型产业,有助于在传承民居文化的同时,实现经济文化的创新。

b) 空间重构

乡村风貌空间构造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而不断做出改变,满足乡村居民对于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要求,进而推动空间营造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空间的调换,创新乡村风貌营造方式,并突出适应性特点,满足时代的变革需求,相关部门需要深入的了解居民的生活方式,确保乡村风貌布局能够顺应空间重构的特点,进而发挥出空间营造的传承功能,改善乡村建设风貌。

3.2 营造材料的延展与探究

3.2.1 营造材料的延展

a) 突出当地材料的本土特征

为了突出乡村风貌传统材料的真实性与质朴性,在材料选用的过程中应充分的了解传统材料的物理属性,并注重架构的合理搭配,实现乡村风貌在风格方面的和谐统一,通过突出材料的颜色、肌理、形态等方面的真实感,进而展现传统材料的功能特点。运用环保节能型材料,再将当地的自然特点融入到营造建设的过程当中,有助于在保障建筑防潮性能的同时,达到调节室温的效果。

b) 本土材料延续居民文化

本土材料承载了当地的居民历史文化,选用传统的建造材料可以有效突出区域性的文化特征,运用当地的传统材料不仅具有便利性,还能够促使建筑设计风格与乡村风貌相互适应,并打造地方性和特色性的居民生存模式,突出民居传统特点。

c) 传承本土材料理念

在传统生态理念的影响下,乡村风貌在建设的过程中对营造材料的选择突出了“就地取材”的特点,不仅减少了建设成本,还能够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在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力度的同时,实现对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利用周边自然资源营造乡村建筑,可以促进空间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木材作为自然资源当中重要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建造性能,还可以提升乡村风貌带给居民的体验感。

3.2.2 营造材料的探究

社会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自然生态材料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建设需求。在营造乡村风貌的过程中可以选用可降解以及可再生的现代化材料资源,并遵循无污染的绿色建造理念,促使传统的乡村营造材料能够与新型的建筑材料有机结合,并在乡村风貌设计的环节中突出新材料的适用范围,进而发挥传统营造材料的实用价值。此外,在使用新型建筑材料打造乡村风貌的过程中,还需要在此基础上确保新型材料建造能够顺应传统理念,进而突出创新理念。

3.3 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3.3.1 营造技艺的传承

探究乡村建设传统营造技艺的特点与方式,并将其融入到新时期乡村风貌建设过程当中,通过结合民居文化内涵,并弘扬乡村传统文化特点,再建造乡村文化建筑,确保其能够达到传承营造工艺的目的。在传统建造理念的影响下,技艺的使用也需要确保在后期能够实现对民居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场所,进而达到宣传并展示乡村风貌的效果。

3.3.2 营造技艺的发展

a) 结构新工艺

营造结构需要顺应乡村风貌建设的整体需求,并结合传统民居文化,实现传承创新。在传统营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现代技艺的合理化应用,进而创造出新型的建造工艺,有助于满足乡村风貌建设设计空间的多元化特点。提高建筑工艺的适应性,并将发展新思维与传统建造工艺有机结合,既能够凸显传统民居文化的特征,还能够实现对现代化新工艺的有效融合,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传统材料的结构特点,再融入新型的空间结构理念,突出乡村风貌的美感。

b) 材料新工艺

为了顺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需求,探索新型的营造加工工艺,不仅能够突出传统材料的本土性质,也能够展现新型营造材料的功能,有助于推进传统营造工艺的传承并发展。在工艺的选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因地制宜”的理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并在展现乡村风貌特征的基础上,实现现代与传统的相互融合。

c) 营造施工工艺

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营造施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先进的建造技术融入到乡村风貌营造施工工艺当中,不仅能够突出材料多元化特点,还能够顺应营造创新理念,并打破传统材料建设理念的局限性,促进民居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整体进程。

4 结语

通过营造空间置换、材料突破以及工艺创新,并在传统乡村风貌的设计过程中,突出民居文化传承与发展理念,再通过对创新发展观念的有效融合,有助于为乡村风貌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助力,突出乡村风貌的建造价值。另外,融入传统居民文化,并加强对乡村文化的有效传承,为乡村建设提供创新的转型思路与整改路径,促使各部门与群众等社会力量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乡村风貌的建设过程当中,通过加强对民居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力度,为乡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而突出居民在乡村风貌建设与设计过程中的营造智慧。

猜你喜欢

风貌民居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包裹的一切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