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网络舆论生态治理问题探讨

2021-12-05徐德刚施翩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网民舆论生态

徐德刚,施翩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和总目标。2020年10月26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作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1]的重要路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指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亟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已占全球网民的1/5;互联网普及率达70.4%,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发展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新渠道,显然,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最重要的载体形式。“生态兴则文明兴。”[3]良好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有利于社会文明发展,更有利于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内涵及必要性

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加强网络舆论生态治理,首先需要明晰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具体内涵,阐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必要性。

(一)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内涵

关于网络舆论生态的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网络舆论生态是由主导舆论走向的网络舆论主体、网络舆论本体、承载和传播信息的网络舆论载体以及舆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网络环境等各要素构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均衡状态。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生态是由海量的网络舆论主体与网络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网络舆论主体与网络舆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保持网络舆论生态相对稳定且动态平衡”[4]。基于此,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来讲,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是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以及社会多主体参与下,遵循网络舆论传播的客观规律,综合运用法律、技术等多种治理手段,对网络舆论的生产、传播及影响进行监测和管理,以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助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二)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必要性

1.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现实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对维护稳定与引领发展意义重大。当前,互联网由于具有信息的聚合性、广泛的互动性、传播的快速性等特点,一方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宣扬提供了新的形式,另一方面也为西方错误思潮的传播提供了平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随之不断涌入中国,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冲击与挑战。一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我国的发展进步视为对他们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威胁,想方设法地对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意识形态关乎旗帜、道路和国家政治安全,网络以其独有的特质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制高点,“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6]。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极为复杂的形势,应对来自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是新时代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加强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以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2.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网络舆论是公众以互联网为载体,对某一热点社会事件或问题公开发表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观点、情绪和意见,是对现存社会的动态反映,在社会治理中起着引导和监督的作用,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生态治理,统筹与协调各个领域内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的重大问题,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治网之道,形成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和总目标,将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纳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范畴,并指出,“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7]。目前,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各级各类主体认真履责,网络舆论风清气正的环境正在形成,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格局日渐完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益补充。然而,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取得一定治理成效的同时,网络舆论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网络虚假信息、负面言论和消极情绪依然存在,网络空间尚未得到完全净化。网络时代,治国理政能力的挑战和总体国家安全的威胁前所未有,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作为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构成和体现,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指标,必须抓牢、抓好、抓出实效。建设网络强国,提升网络舆论生态治理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3.营造良好网络生态、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折期,在发展过程中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样、多变,各种观念交相杂陈,不同价值取向并存,网络舆论生态的乱象丛生就是现实的映像。互联网开放性、匿名性的特点使得所有网民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形成言论的“自由市场”,作为舆论最重要的主体,影响着舆情的性质和走向。我国互联网在取得开创性发展的同时,网络舆论也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态势,日渐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正确的网络舆论能有效传达民意,促使社会事件公开透明,起到监督与约束作用,进而推动社会健康发展。而消极、煽动性的网络舆论不仅会导致虚假信息的扩散,形成误导,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破坏良好网络生态,还会干扰正常社会生活,破坏社会稳定,加强对网络舆论生态的治理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特别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8]因此,加强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是营造良好网络生态、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

二、当前网络舆论生态治理面临的严峻形势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网络舆论生态进一步好转,总体上与党和国家整体发展形势同步前进,治理取得了新进展和新成效。但仍然面临着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局势严峻、部分网民媒介素养有待提高、网络法律法规体系亟待健全、网络信息技术空间仍存漏洞等方面的严峻形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网络舆论生态乱象丛生的现象依然存在。

(一)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严峻

改革开放四十三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不断增强,但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西方各种错误思潮不断涌入中国,网络成为意识形态交锋的主战场。危害较大的主要有:与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相对立的新自由主义,与我国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相对立的宪政民主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立的“普世价值”论和歪曲我国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其中,新自由主义主张资产私有化,片面强调市场化,弱化国家调控,若对其传播听之任之,便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宪政民主论在经济上主张资产阶级私有制、政治上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思想上推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表面上合乎法治化,实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统治地位,其要害在于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否定我国的政治制度,如果任由这一思潮在我国泛滥,可能会使我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普世价值”论企图用他们倡导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对我国进行价值渗透,达到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使我国落入“西化分化陷阱”;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抹黑革命英雄模范特别是党和人民的领袖,否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对其不及时批驳,势必落入“塔西佗陷阱”。这些错误思潮通过各种形式向中国输出,抢占我国意识形态主阵地,其背后就是要我们放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放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西方意识形态以更加多元、更为隐蔽的方式,在网络空间向我国发起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围攻态势。例如,通过“好莱坞大片”、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产品倾销他们的“制度优势”、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对我国进行网络文化浸染,这类文化产品往往打上了西方优越感和个人英雄主义的烙印,带有极强的西方意识形态色彩。凭借互联网话语权的垄断优势在各大网站上对我国进行舆论抹黑,大肆散布“中国威胁论”等负面对华舆论,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中国病毒论”,企图抹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形象。他们还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不实言论,煽动境内外反华势力,破坏我国民族团结,阻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这些给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了许多新挑战,使得网络舆论生态治理面临严峻形势。

(二)部分网民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9]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只需要借助一台移动设备,任何网民都能以一种匿名的身份在社交平台上轻松自由地发布信息、设置议程,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面效应。由于网民存在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差异,其信息辨别能力、网络道德认知和网络法律意识等有所差别。面对相对宽松的网络环境,部分网民为了宣泄情感、表达利益诉求,随心所欲地在贴吧、微博等自媒体上制造情绪化舆论,在虚拟身份的掩护下,肆意妄为,随意批判、质疑,出现大量不负责任的言行。有的传播有害政治信息,抹黑国家形象,危害国家安全;有的恶意制造谣言,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有的混淆视听,炒作、放大负面有害信息。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河南省南阳市网民万某为博人眼球,擅自将他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检测报告篡改为阳性,并发布到微信群,后该虚假信息经多人转发,引发部分群众恐慌,造成恶劣影响。2021年7月郑州暴雨洪灾期间,网上流传“郑州进入特大自然灾害一级战备状态”,还有网民在社交平台转发一段合成的短视频并配文称“郑州海洋馆爆炸,鳄鱼跑出来吃人”。经核实,以上信息均为谣言。这些非理性行为反映了部分网民媒介素养不高,缺乏分析判断能力,导致在面对海量信息时不可避免地出现道德行为上的失范现象,给社会造成大面积的负面影响,给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三)网络法律法规体系亟待健全

国无法不治,网无法不行。当前网络技术不断革新,网络信息的生产与传播随之更加专业化、多元化、智能化,但同时也极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等网络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呈现出技术含量高、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大等特点,对网络安全形成极大威胁,也对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对网络生态治理提出了制度约束。但从整体上看,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健全,缺乏专门的网络舆论监督法规,执行环节可操作性有待提高,监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在网络使用者的管理和监管范围、处罚力度等方面还缺乏有效的规制,网络立法严重滞后。例如,在上网准入门槛方面,不少国家落实了上网实名制,有效规范了网民言行,而我国部分社交平台仍然实行匿名制,虚拟身份的掩护助长了有害信息的传播,匿名制在某些方面充当了网民不当言行的“保护伞”。在监管范围、处罚力度上,对于不当言论的界定尚未明确,违法处罚力度不足以形成震慑,犯罪成本较低。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必须让互联网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因此,要尽快完善网络立法和监管等法律法规体系,为依法治网、依法管网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以法治思维推进网络舆论生态治理。

(四)网络信息技术空间仍存漏洞

如今,信息技术革命高歌猛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云技术等新技术迅速兴起,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容量和“把门人”的限制,网络媒体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与此同时,技术的“双刃剑”特质也更加凸显。一方面,网络技术使得信息的采集和传播能力空前强大,新媒体聚集了最为丰富的信息和传播资源,也赋予了网民更多话语权,成为反映民意、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在加速媒体革新的同时,也使得网络舆论生态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态势。很多不法分子为谋取自身利益,利用网络高科技或开发程序非法收集数据,恶意散播谣言,制造负面新闻,从而裹挟民意,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制造舆论声势,激化矛盾,引起社会恐慌。此外,西方国家也凭借技术上的优势地位牢牢掌握着舆论传播话语权和主动权,利用网络技术大搞“颜色革命”,对我国意识形态进行渗透,企图称霸网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10]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要深刻把握媒介技术的发展变化趋势,从网络舆情收集、监测与分析的技术上堵漏洞,占领技术的制高点,为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指明了新的实践方向,面对当前网络舆论生态仍然存在的治理难题,要结合治理现代化所倡导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从价值引领、德法共治、技术治网和综合治理等方面探索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路径,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一)价值引领,强化治理主流阵地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1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2]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加强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尤其需要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第一,加强价值引领,做好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舆论生态建设,坚持媒体的人民性和社会属性,建设一个向上向善、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和服务人民的舆论阵地制高点,这是中国网络舆论生态建设的本质。”[13]要充分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建设马克思主义网上宣传阵地,发挥互联网的思想引领作用,精心做好宣传阐释,用马克思主义占领主流意识形态。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小组”以及各大网站和App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的宣传,开展专题教育,形成全媒体、全方位覆盖的宣传格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第二,坚持创新思维,加强内容建设,弘扬主旋律。一方面,不断创新宣传的内容,运用新的形式、方法和手段,引入时尚元素,贴合网民生活实际。创新运用动画、视频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形象生动地展示党带领人民治国理政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新成就,并把党的思想理论融入其中,将高深的理论转化为通俗的语言,增强吸引力、传播力。另一方面,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挥时代楷模的榜样作用,提供能够反映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凝聚社会共识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用积极向上健康的文化占领网络的主阵地,从而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感染作用,紧紧掌握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主动权。

第三,坚定政治立场,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4]意识形态关乎旗帜、道路和国家政治安全,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坚决反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分化、西化的图谋,及时批驳西方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论、“普世价值”论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西化分化陷阱”“塔西佗陷阱”,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二)德法共治,打造治理高效格局

道德和法律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都是规范、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法律强调外在约束,起规范作用,而道德则强调内在约束,起教化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共同有效遏制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与扩散。

第一,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提倡网络文明,培养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是培养健全网络人格的有效途径。培养网民正确的网络舆论观、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要按照《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引导公民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宣传积极向上、崇德向善的思想和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首先,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政府部门和主流媒体可以在官方网站上增设“媒介素养教育”专题,定期邀请知名专家进行网络授课,向网民广泛普及基本媒介知识,提高网民的信息选择运用和识别判断能力。另外,注重公民的网络诚信价值观教育,让诚信的行为规范延伸至网络虚拟领域,积极引导网民加强道德自律和道德修养,不传播虚假有害信息,自觉抵制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不良网络行为。

第二,完善网络立法,增强网民法治观念。“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15],公民的行为在互联网平台上同样受法律约束,因此,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离不开法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16],这是对网络空间法治化做出的重要部署。我国应根据互联网的特点对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法律设计,坚持“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依法管网”的原则。一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网络法规体系。以法律的形式强制落实上网实名制,提高上网准入门槛,从而有效规范网民言论,严防匿名制充当网民言论“保护伞”的行为,维护网络秩序。另一方面,深挖细查各类网络犯罪,形成深度打击态势。为此,必须加强网络监管和执法队伍建设,培育一批高素质的“网络警察”,对违法言行及时进行制约,并加强惩处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将违法行为绳之以法。此外,还应开展普法教育,提升网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促进全民守法,同时培育网民去伪存真的鉴别力,不随意转发、评论未经核实的信息,维护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生态。

(三)技术治网,提供治理技术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17]网络舆论的传播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网络技术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密不可分,是有效开展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网络技术的支撑,仅仅依靠道德教化或立法约束,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目前,关于网络舆论的治理主要分为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置两种,而我国对于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是以事后处置为主,即发生后再通过法律手段加以惩治,不能从源头上杜绝恶性舆情事件的发生。因此,国家还要提供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加强事前监测技术研发和其他相关技术研发力度,推动网络技术革新,强化技术治网。

第一,创新网络信息的收集和监测技术。从源头管理,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数据收集,并对网络舆论进行全方位检测和分级处理,是阻止负面网络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首先,可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收集、识别、分析网络数据信息,掌握网络舆论的生发规律;然后,对网络舆论进行实时监督、实时管制,精确判断不良舆情的具体内容、传播范围和发展势头,对负面信息进行分级处理,设置过滤程序,阻断有害信息的传播。

第二,创新网络舆情的处置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在网站、微博、微信、论坛、App等网络传播平台上构建网络谣言辟谣专区,搭建权威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对未被证实的信息进行核查,及时发布客观、公正、权威的信息,发挥媒体的辟谣作用,遏制虚假信息的传播。

(四)综合治理,汇聚治理强大合力

习近平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8]在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加强对网络舆论生态的治理,必须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全党全社会要齐抓共管,按照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治理手段的多样性,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19]

第一,党委要做好网络综合治理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在网络平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对网络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分清各级党委在治网工作中的权责归属,落实各项具体任务,做好价值引领和舆论引导工作,确保网络意识形态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政府要扮好网络综合治理管理角色,提升管理能力。首先,制定网络治理相关规章条例,并落实到各具体实施部门,持续推进依法治网、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加强对网络舆论的规范。其次,正确引导舆论,针对网络虚假信息,政府要准确、及时、客观辟谣,依法依规在线上线下公开事实真相,让人民群众和广大网民知晓事实,降低群众恐慌和不满情绪,及时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利益。

第三,企业要履行网络综合治理主体责任,加强行业自律。作为最活跃的主体,企业要自觉承担社会公共责任,加强对网络传播内容的监管,尤其是要加强对自媒体与直播平台的审核,坚决遏制西方错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传播。

第四,社会要强化网络综合治理监督职能,构建多元联动的治理模式。利用自身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建立对有害信息群防群治的社会监督治理体系和机制,以法律为准绳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督,督促各大网络企业、网络传播平台、网络运营商主动担负起净化网络的职责。

第五,网民要增强网络综合治理“主人翁意识”,强化自律意识。自觉投身于网络生态建设,积极参与互联网管理工作,自觉抵制不良有害信息,不受不法分子、敌对势力煽动而对社会热点问题、敏感信息进行放大和炒作,不做危害国家安全、不利社会稳定之事,共同培育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营造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四、结语

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关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应该清醒认识到当前网络舆论生态治理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性理念,从价值引领、德法共治、技术治网和综合治理等方面来构筑治理合力,将有助于净化网络舆论生态环境,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猜你喜欢

网民舆论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