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兆祥山东梆子音乐演奏技艺述论

2021-12-05王洪波张文明

人文天下 2021年6期
关键词:板胡司鼓剧团

■ 王洪波 张文明

器乐伴奏是戏曲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既给演员的唱念做打提供必要的辅助和烘托,又给观众带来听觉享受,在戏曲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山东梆子艺术已有400 余年的历史,无数的乐手演绎、传承着这个地方戏曲剧种的音乐,用鼓板琴笙展示出齐鲁文化风采,用金鼓丝竹丰富了一代又一代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张兆祥作为著名鼓师开瑞宝和著名琴师张占申两位先生的弟子,集山东梆子文武场器乐演奏技艺于一身,全面掌握着山东梆子的音乐技艺,长期坚守在演出一线和传承传播的前沿阵地,是当代山东梆子音乐传承者中的重要一员。

一、张兆祥的艺术历程

张兆祥是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人,1957年生。他生长在一个山东梆子世家,父母是济宁市山东梆子剧团的艺人;祖父张朝云有“一声雷”之称,是山东梆子的黑脸名角;外祖父开家银、外祖母马金兰是济宁市胜利剧团的名角;舅父开瑞宝是原山东省梆子剧团的鼓师,也是山东梆子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注定了张兆祥与山东梆子结缘甚深,强大的家庭艺术背景还给他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技艺传承条件。张兆祥自幼接受山东梆子熏陶,耳濡目染,五六岁时就学会了各样打击乐器,有时也被大人带到乐队练练手,打一些小垫戏。八九岁的时候,张兆祥就已经掌握了非常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甚至许多不常使用的笛牌子他都能背下来。他先是在济宁生活,后来因为父母调到外地工作,被送到祖父处,在梁山县山东梆子剧团成长起来。

“文革”期间大演样板戏,乐队配置了西洋乐器,张兆祥爱上了小提琴,在乐队里拉小提琴。“文革”结束后,传统戏逐渐恢复,小提琴的作用被弱化,剧团的琴师张庆寅劝张兆祥学拉板胡。张兆祥听取了意见,放下小提琴,跟着张庆寅学习板胡。后来他结识了板胡名家张占申先生,拜其为老师,潜心学习板胡演奏,技艺精进。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梁山剧团逐渐衰落。1990 年,张兆祥调到长清县豫剧团(今济南市山东梆子剧团)。2001 年,他拜开瑞宝为师传承山东梆子打击乐,正式成为“开派”艺术传人。2018 年,张兆祥当选为济南市非遗传承人,在山东梆子技艺传承道路上,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二、张兆祥的技艺特点

张兆祥全面地掌握了山东梆子传统音乐资源,对山东梆子音乐的风格特色和演奏技巧有着深刻的理解。在50 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司鼓和操琴领奏的剧目达100 多个,获得许多省市级奖项,在业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张兆祥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绩,也形成了自己的技艺特点。概括而言,其技艺特点主要有以下四项。

(一)文武场兼擅,技艺全面

张兆祥兼通武场和文场,山东梆子所用的传统乐器他无所不能,可以说是山东梆子传统音乐演奏方面的全才。在他的艺术历程中,司鼓的时间最长,板胡其次;至于文武场的下手,如有需要,他随时可以顶上去。在剧团中,张兆祥总是扮演“一人堪当多人用”的角色。

张兆祥的主工是司鼓,并且得到了开瑞宝先生的真传。作为开瑞宝的关门弟子,他较为全面地继承了山东梆子传统锣鼓经的打法。他幼年学艺从小锣入手,再到铙钹、大锣、板鼓,凡武场乐器全部经过历练,对每件乐器的音色、功能、演奏技法都深刻掌握,练就了全面而扎实的打击乐基本功。

张兆祥的板胡演奏技艺也非常出色,他不仅是出色的鼓师,还是出色的琴师。张兆祥师从板胡名家张占申,继承了张占申先生演奏板胡大弓大法、大开大合的特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演奏特点,托腔送韵契合唱腔,演奏过门稳健动听,能很好地为演员、剧情、观众服务。此外,张兆祥还擅长二胡,能吹笙、笛和唢呐,是文场的多面手。对文场器乐的谙熟,使他在司鼓时更加得心应手,能够完美地统领乐队全局,达到游刃有余的演奏境地。

(二)司鼓张弛有度,强弱分明

张兆祥对待艺术十分严谨。他司鼓时,首先努力理解主题,深入钻研角色,对舞台表演进行总体性把握,理解透彻之后才持楗执板打戏,力求从整体性上驾驭舞台节奏。他把司鼓的出发点归结到塑造角色、刻画人物上,打出的鼓点子张弛有度,强弱分明,轻重缓急都与人物感情挂钩,松紧刚柔都与舞台气氛结合,使音乐伴奏与演员的表演和舞台上的气氛浑然一体。

张兆祥认为,司鼓不能使蛮力,一味地激情炫技是绝不可取的,好的鼓师应该善于结合剧情和表演来运用鼓点子。例如,他在为山东梆子《蹚镣》司鼓伴奏时,亮弦后的“丝鞭”,他用最大的力度打出来。正如老艺人所说的,“有十分的劲儿要用十一分劲儿来打”,这一下子就把演员打得情绪高涨,把舞台上的紧张气氛渲染出来了。又如在移植剧目《大祭桩》中,“行路”一段,黄桂英唱“迎风慢板”,鼓点要抓住角色的心理特征,虽慢却不能瘟。当黄桂英走到十字路口彷徨啼哭时,鼓静下来,给演员留足表演空间;当李母要打黄桂英时,他用山东梆子的传统锣鼓经“一股风”,催起节奏,调起情绪,让鼓点子强烈地烘托起演员的感情,渲染出应有的舞台气氛,从而产生了很好的演出效果。

(三)司鼓充满感情,伴奏鲜活有生命

张兆祥在司鼓时注重投入感情与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伴奏中。因此,他司鼓伴奏的音乐是鲜活的、有生命的,而不是刻板的、僵化的机械操作。他注入的感情并不是自身孤立的演奏激情,而是在充分把握角色和剧情的前提下所灌注的感情。例如,山东梆子《老羊山》里的“诉堂”,这是一段感情复杂而且激烈的唱腔,开头的“簧戏”对鼓点的要求很高,点子多了碍事,点子少了没有气氛。张兆祥作为鼓师,和演员一样吃透这里应有的情绪,打出来的鼓点子恰到好处。“听此言气得我浑身打颤”这句,他盯紧演员的口型,唱到“打”时用极大的力度打出“撂橛”,一下子就烘托出了角色的悲愤之情。上板以后,角色情绪平缓,他的司鼓情绪也平缓下来,转为带动文场,慢慢跟随唱腔进行包腔送韵的伴奏。到后面角色情绪再次高涨,他的司鼓情绪也随之高涨,几楗子就把乐队的节奏和情绪催上去,与演员紧密配合,严丝合缝地营造出令人感动的舞台气氛。

因为在鼓板上注入了感情,张兆祥的司鼓技法是随戏而用,随人而动,随情绪而变,所以他打文戏时鼓点稳健,打武戏时力度充沛,需要稳时沉得住,需要疾时撵得上。他的鼓法,既善于配合剧情营造气氛,又具有丰富的情感表现力,在听觉上也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四)伴奏服务于演员和剧情,技能精湛

戏曲音乐伴奏是为演员塑造角色、表现剧情而服务的,张兆祥在司鼓时特别讲究这一点。他用鼓点子引领整个乐队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使音乐伴奏为演员的情绪或表演服务。在配合演员唱腔方面,他尤其注意突出一个“伴”字,从不喧宾夺主,不与演员抢风头。他与演员合作时,总是先研究演员的唱腔,根据他们不同的唱腔特点来运用鼓点、控制节奏,做到慢时不坠、快时不乱。

张兆祥认为,一名鼓师的手法再好,不为演员和剧情服务,那也是不称职的;鼓师坐上武场,不能单纯去显露自己的本事,而是要打出剧情和人物,让内行和外行都赞成,才是一名称职的鼓师。张兆祥在艺术实践中也是这么做的,所以他司鼓演出时,演员唱得舒服,下手跟得熨帖,观众听得清晰,总是能取得很好的演出效果,反映出他高超的专业技能和出色的专业素养。

三、张兆祥的传承贡献

张兆祥是山东梆子艺术的优秀传承者,也是传统戏曲的守望者和发扬者。他对传统技艺掌握得非常全面、深透,也能在运用时去粗取精;他培养了许多青年乐手,为戏曲艺术输送了坚强的后备力量;他致力于山东梆子的普及和推广,在大中小学的课堂上传授山东梆子,为传统戏曲扩充了观众群体。张兆祥兢兢业业,为山东梆子的传承发扬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鼓弦双传,与古为新

张兆祥司鼓传承了开瑞宝的技艺,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完全掌握了山东梆子各种传统锣鼓经的打法,对一些少见的、有难度的鼓点子、鼓套子,他通过潜心钻研,刻苦训练,也都熟练掌握下来。在弦乐方面,张兆祥也是出色的传承者。他得到张占申先生的真传,传统的弦弯、曲牌,他都能运用自如,而且操琴的弓法、指法都非常好,琴音舒展、大气,具有大家风范,完全不同于常见的梆子戏板胡土、噪、爆的特征。

(二)业内传承,培养新人

张兆祥还积极培养年轻一代的传承者。他的徒弟宋培利,剧团的青年鼓师刘猛,乐手毕业伟、陈新广、苏贯超等,都得到他的传授。这些青年鼓师、乐手现在已经是剧团的骨干力量,成为新一代的山东梆子音乐传承力量。

张兆祥对于青年人的培养不局限于他所在的剧团。他自身不仅精通山东梆子,也始终关注其他兄弟剧种,如豫剧、吕剧、柳子戏、河北梆子等,对于这些剧种的音乐他都十分了解,对于京剧打击乐他也谙熟于心。无论哪个团体、哪个剧种的青年乐手,甚至是热爱戏曲音乐的票友,凡是向他求教的,他都热心传授,毫不保留。

(三)走进学校,致力发扬

除了培养专业的青年传承者,张兆祥还积极拓展传承渠道,走近社会大众,走进大中小学,做了很多普及、推广性质的社会传承工作。多才多艺是他展示、普及山东梆子音乐知识的优势,无论是戏迷票友,还是在校学生,从他那里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向社区群众传授打击乐,曾荣获济南市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他曾走进长清区实验小学、乐天小学、东城小学、长清中学等中小学校,向学生介绍山东梆子,展示山东梆子音乐,传授器乐演奏方法。

2017 年,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聘张兆祥为兼职教授,向学生传授山东梆子技艺。在这里,他传授山东梆子打击乐和板胡演奏的入门技法,指导学生排演了传统小戏《伯牙摔琴》和新编小剧目《辞亲壮别》《一大归来》等。张兆祥在这所学校至今共培养了具有山东梆子特长的学生近300 人,取得了可喜的普及和传承效果。

结语

张兆祥既是一名优秀的山东梆子音乐工作者,也是一名优秀的山东梆子艺术传承者。他身怀高超的传统技艺,热爱而且忠诚于山东梆子事业,几十年来孜孜不倦传承、传播着山东梆子技艺,为山东梆子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张兆祥是山东梆子传统艺术的守护者,是当之无愧的山东梆子传承人。

猜你喜欢

板胡司鼓剧团
司鼓在戏曲演出中的重要性探析
板胡演奏技术中的艺术表现分析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探究板胡在豫剧中的主导作用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秦腔司鼓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司鼓在戏曲乐队中的作用探析
板胡在戏曲演奏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