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点赞

2021-12-04符超

绿色中国 2021年10期
关键词:林草保护地种群

符超

9月30日,全国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展在北京植物园开幕。展览为期一个月,旨在宣传即将在我国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展现各级林草部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带动社会关注并参与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区系的特有现象明显、特有种属极为丰富,2021年度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收录的物种及种下单元达127950个。林草部门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责部门,多年来颁布和修订了多部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协调建立了林草生态转移支付和生态效益补偿等财政支持制度,持续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大力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和保护地整合优化。目前,我国已完成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提前实现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爱知目标”的要求,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在保护地内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在珍稀濒危物种拯救繁育,推动长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促进喜马拉雅、横断山区、祁连山、秦岭、黄渤海等35个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我国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1864只,亚洲象野外种群从180只增至300只左右,藏羚羊野外种群恢复到30万只以上,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从40年前仅存两群不足10只增长到5群35只,朱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5000只,白鹤由210只增加到4500只左右,黑脸琵鹭由1000只增加到4000余只,攀枝花苏铁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23.4万多株增长到38万多株。大熊猫、麋鹿、朱、林麝、白颈长尾雉、黑叶猴等一大批野生动物放归自然,野外回歸野生植物206种,其中112种为我国特有种。

各级林草主管部门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理念,积极实施和推进《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强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大力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全面保护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本次展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和北京植物园承办。启动仪式上发布了《中国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11-2020)>进展报告》。

猜你喜欢

林草保护地种群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把脉”林草资源 山西绘制林草生态“地图”
黄山区自然保护地建设与发展刍议
青海省成立林草有害生物防控专家委员会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2025年林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彭阳县“四个一”林草产业试验示范及推广工程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启动
由种群增长率反向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数量变化中的“率”和“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