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国产纪录片创作的纪实性与审美价值取向探析

2021-12-04佟宇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21期

【摘要】文章先分析了纪录片创作基础审美理论分析,随后介绍了当代国产纪录片创作审美价值取向,主要可以从题材选择和创作手法两方面体现出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变化,最后介绍了记录片创作的纪实性,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国产记录片;纪实性;审美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1.073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纪录片也产生了全新的变化。当代国产纪录片主要是指2001年后到今天数十年记录片创作成果,该时期我国纪录片呈现出一种商业化、专业化以及频道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纪录片作品也开始全面复兴,并诞生了一系列的优秀作品,而纪录片在我国社会精英层和知识层中发挥着较大影响力,是重要影视作品。

1. 纪录片创作基础审美理论分析

新纪录电影相关理论也为我国创作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片开创出全新道路,通过合理应用原样照搬以及真实再现等手段,使人文和历史类纪录片整体影像更加丰富、多样化,打造出三维虚拟动画影像,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在影片中还原历史真相,实现自由化描述。我国纪录片在选择从前的题材进行创作中,终于能够同时兼顾外在形式和内容真实性,实现一种有效平衡。但在具体实践操作中,部分作品创新进一步打破了稳定叙事研究的本质,从表现形式方面过度追求美感,从而远离纪录片创作本质,导致当代我国纪录片始终会出现各种批判和争议。

2. 当代国产纪录片创作审美價值取向分析

2.1 题材选择分析

审美属于人类了解、认识整个世界的有效方法,也是人类和自然界以及社会之间形成一种形象、无功利性的情感关系。纪录片的审美化创作同时和娱乐化感官信息互相联系,即在纪录片创作方面,更加注重视听美感所体现出来的感官、感性需求,进一步淡化了纪录片的社会性功能和本体特性,重现真实会直接取代历史真实内容。记录片也进一步转变成一种艺术作品,远离社会现实,趋向于迎合社会中的娱乐化要求。纪录片是艺术作品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自带审美属性特征,而在当代纪录片实际创作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层面呈现出审美化特征。分别是题材选择和电影创作。

纪录片的审美化主要源于纪录片的商业化发展。在当下纪录片不断朝着频道化以及栏目化方向发展条件下,我国纪录片创作也不断朝着产业化方向前进。新世纪背景下,我国纪录片创作投资普遍是各个电视台提供,整个创作队伍组成人员包括社教员工、纪录片部门人员以及电视台中的专题部门人员,在电视台领导审核通过创作选题后,按照报道宣传的整体发展部署实施合理设计规划,结束审核后,在指定时段内通过电视台播放。在我国持续进行电视台机制改革背景下,纪录片的制作也开始转入商业化的发展轨道,通过多方筹集拍摄资金,纪录片的传播工作除了电视台之外,节目制作开始呈现出企业化以及项目制作模式。纪录片编制人员需要率先形成完善的策划书,形成完善细致的拍摄计划,明确具体的成本核算要求,准确预估纪录片创作回报。如此才可以顺利得到投资。基于该种创作体制下,进一步影响了我国当代纪录片选题,基于拍摄中的时间、成本、内容可控性要求,人文题材成为主要目标对象。随着题材变化,所适用表现方法也各不相同,人文题材和历史题材拥有深厚意蕴、内容多样,同时细节部分较为模糊、时间久远,为设计创作提供更大的艺术空间,同时还留下了自由创作空间。选择历史题材,能够进一步唤醒人类历史情节,对历史进行重新回顾和审视,这也是纪录片创作所独有的时代情怀。处于该种背景下,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纪录片的创作发展,成为我国当代纪录片创作主要发展方向。

《复活军团》在04年的中央电视台中播放,并得到了2%收视率,由此历史纪录片开始散发光彩。《故宫》在2005年播放,通过故宫和央视共同制作,耗时三年,整体投资超出2000万元,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在纪录片创作方面的大片模式,在国内外掀起广泛关注。此外,一系列纪录片在我国荧幕中分别上演,像是《布达拉宫》、《大国崛起》、《复兴之路》、《海上传奇》等类似题材纪录片迎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相关作品制作精良、模式创新、题材厚重,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准。

人文题材是我国当代纪录片作品中影响力第二的作品,该种类型纪录片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社会文化以及人文地理两种类型。其中人文地理方面的纪录片是展示特定区域内风土人情、城乡发展、自然风景、历史事故,为此在拍摄中需要注重趣味性、科学性以及专业知识的全面融合。社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是展现出相应的文化现象、文人雅士以及文化传统。在进行拍摄中需要突出作品的知识性、艺术性以及文学性特征。在我国文化事业以及产业经济持续发展背景下,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文艺创作达到了一种繁荣状态,人们开始广泛参与到各种文化消费活动当中,而我国知识分子相关文艺情怀也促进了各种文化题材纪录片的诞生。比如像是该类型代表作《中医》、《京剧》、《春晚》以及影响范围最广的《舌尖上的中国》等。而《舌尖上的中国》进一步创造出历史性收视热潮,成为某一特定时期内的社会热点内容,引发了社会强烈反应。

2.2 电影化创作

纪录片的影视化创作主要是借助摄影方式进行制作,而各个参与创作单位全部都是以摄影镜头为核心进行拍摄,为了形成一种更加完善、和谐的画面,需要将所有内容掌控在手。策划编剧提前设计好各种细节,形成全面细致的拍摄具备,导演需要提前全面构思整个拍摄风格以及创作手法。开始拍摄前,明确摄影场所和背景,同时设计出相应的镜头拍摄角度方案,美工部门需要科学设计化妆定型、服装等刀具实现拍摄目标。演员作为纪录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认真按照所设计故事情节进行生动演绎。电影化创作核心便是全面控制整个拍摄场景、拍摄对象以及录影内容。

实施纪录片的电影化创作中,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引入各种先高端摄影装备,组件专业化创作队伍,借助该种方法才能顺利创作出更加精致的纪录片作品。该种类型作品具有较为优质的声画品质,在需要的条件下,甚至还需要融入各种三维动画、特技效果等,打造出某种惊奇的视觉效果,影视化创作中的剪辑工作较为流畅,具有较高准确度,还会专门结合故事情节定制配乐,整体制作标准朝着电影艺术和工业标准发展,这也是其价值目标所在。

纪录片的电影化创作,能够保障整个作品的声画形式之美,人们通常会选择震撼、细腻、大气等词汇描述该类纪录片的视听效果,随着电影故事片的持续创新发展,纪录片为了更好应对该种竞争挤压,开始尝试改善原本的朴素外表,打造华丽的样式吸引社會大众视线。但该种制作手段会从某种程度上对创作题材造成一定的限制,需要选择已知的题材或可预知的内容,同时保证拍摄中的人物活动、场景以及时间全面可控,该种控制方法需要进一步考虑到人物活动以及光线照明等细节问题。所以促进电影化创作手段和人文、历史题材的全面融合,属于新时期我国纪录片创作必然结果。

3. 纪录片创作的重要原则纪实性

3.1 现实题材属于纪录片创作核心

纪实性属于纪录片作品本质特性,在长时间发展中,我国在纪录片创作方面针对虚构手法始终保持了一种谨慎的态度,本质、结构、表象真实性属于重要的创作原则。最开始我国纪录片领域诞生了一系列真实照搬和重现的创作形式,但却受到了整个学界、产业领域以及社会群众的反对,很少出现成功作品。但随着新记录电影相关理论的诞生,为实施创作活动提供可靠支持。在突破传统固定观念后,却无法准确把握具体的方法尺度,在我国创作人文和历史题材的纪录片时,通过真实再现的创作方法只能导致和真实底线的持续碰撞。《大明宫》形成了完整的对白和剧情,但其中的刀具和背景却和历史存在一定差距。《外滩轶事》中把外滩拟人化,转化成一个老人,通过旁白叙述的方式将外滩发展历史婉婉道来。阐述性文章创作以及访谈中,需要设计人员明确提出,打破纪录片与故事影片两者界限,导致其对于最终作品属性产生疑问,甚至不会将其当成纪录片,反而当成史诗电影。

纪录片突出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但不能单纯沉浸于历史缅怀,纪录片的重要价值便在于记录当下发生的内容,成为明天发展的历史。因此也无法通过今天标准评价其人文和历史价值,需要留给未来评价。但通过分析我国纪录片发展,可以发现,现实题材纪录片相对较少。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各种主流平台,科教频道和纪录频道等尽管播放了大量的现实题材纪录片,但却很少存在可以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基于整个社会娱乐浪潮影响下,国家各个主流媒体普遍在电视剧、游戏、竞猜选秀等环节投入全部精力,导致纪录片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针对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显示出我国当代纪录片出现缺位,或单纯融合转化为宣传作品。

3.2 突出纪录片纪实性的主要障碍

创作中的不可控因素以及纪录片的选题立意把握成为突出纪录片纪实性的主要障碍。强调拍摄现实纪录片中,需要着眼当下,并非是注重从前,记录是该种题材纪录片的主要创作方式,而该种同时发展创作,容易遇到各种不可控因素,比如拍摄时间、制作成本等无法精准把握。在该种题材纪录片拍摄中容易出现各种惊喜、以外或全新线索,需要适时调整创作方向,导致最终作品偏离预期设计。纪录片需要保持独立性创作,创作人员通过独立思考在科学思辨、研究调查和客观记录基础上形成独到的见解。

当下部分纪录片创作者逐渐把纪录片当成某种艺术品,并非将其当成记录、反应、反思现实的作品。使纪录片的知识性和艺术性更为突出,降低了纪录片的社会公用性,通过纪录片改造社会的基础诉求也被逐渐淡化,削弱了纪录片的社会影响力,转化为一种艺术作品,供人欣赏,为受众提供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石佳.社交媒体时代纪录片的逆袭——以《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的意外走红为例[J].采写编,2021(04):188-189.

[2]于伟杰.“互联网+”背景下国产科普纪录片创新发展的再思考——评《大学微电影教程》[J].新闻爱好者,2020(12):121-122.

[3]张颖.2020年纪录片调研报告 题材纳新、合作频繁 国产纪录片行业仍处在“全面上升期”[J].电视指南,2020(22):36-44.

作者简介:佟宇;性别:男;出生年月:1982-3-28;籍贯:北京;民族:满;最高学历:大学本科;目前职称:主任编辑;研究方向:影视剧及纪录片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