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昌吉州玉米新品种新玉73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04侯殿亮

新疆农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昌吉州全生育期玉米螟

侯殿亮

昌吉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昌吉 831100

1 特征特性

生育期125d左右,株高298cm左右,穗位高130cm左右。株型紧凑,果穗大小均匀,穗长18~19cm,千粒重328~347g。籽粒黄色,马齿型,排行紧密,红轴,秃尖小,脱水快,适合机械收获。

2 播前准备

2.1 土地准备

选择土层肥沃、耕层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盐碱含量低的中性土壤。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犁地,深度不低于25cm,要求耕深翻垄均匀一致;采用秸秆还田的地块,秸秆和绿肥要切茬后翻入土壤。

2.2 基肥

犁地前,将优质农家肥1.5~2t/666.7m2、尿素15~20kg/666.7m2及二铵20~25kg/666.7m2撒于地面,深翻入土,基肥可结合秋耕或春耕翻地施入。

2.3 播前土壤封闭及整地

整地前用乙草胺或金都尔进行土壤封闭,整地要求粑碎土块,整平待播,达到六字标准的待播状态。

2.4 种子准备

选用优良杂交种,种子质量要达到国家标准。播种前选择适当包衣种子或根据需要选用相关的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

3 播种

3.1 宜播期

新玉73号播种期当土壤5cm地温稳定在10℃~12℃时播种。昌吉州范围内的宜播期在4月15日—4月25日左右。

3.2 播种方式

播种方式可采用50cm等行距播种或90+20cm宽窄行两种方式。理论株数在7000~7 500株/666.7m2,保苗株数在6 000株/666.7m2左右。

3.3 播种深度

一般播种深度3~5 cm,播种量1.5~2.5 kg/666.7m2,单粒点播。

4 田间管理

4.1 中耕松土

播种后应及时进行中耕,灭草,增温保墒,全生育期中耕2~3次,中耕深度由浅入深,保证质量。第一次中耕在玉米现行进行,深度10~12cm,避免压苗、伤苗。第二、三次中耕,苗旁宜浅,行间宜深,中耕深度可达16~18cm。

4.2 化学除草和叶面追肥

根据土壤质地、墒情、长势等选择除草剂,严格在4叶前操作。叶面追肥在3叶1心期开始,使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连续喷施三次,每次间隔7~10d。

4.3 肥水管理

全生育期滴水8~10次。结合滴水追肥,全生育期施肥3~4次。灌头水前一定要蹲苗,蹲苗时间根据植株长势、土壤墒情决定。建议出苗后45d灌头水,灌水时要按照头水足,二水赶,三水跟的原则进行灌水。在开花期和灌浆期保证灌足水,保持田间湿润。施肥结合,第一水滴施尿素15kg/666.7m2,第二水滴施尿素10 kg/666.7m2,第三水滴施尿素10kg/666.7m2,玉米专用钾肥6~8kg/666.7m2,第四水滴施尿素5~8kg/666.7m2,玉米专用钾肥5~7kg/666.7m2,后期追肥时应防止氮肥过多。

4.4 病虫害防治

防治瘤黑粉病可实行轮作施肥方式预防发生。严重的地块可采用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减轻病害发生。

防治丝黑穗病可在播种前用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量的0.5%拌种;也可用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减轻病害发生。

防治地老虎危害,应在苗齐后用48%毒死蜱乳油90~120g/666.7m2,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20%氰戊菊酯3000倍液,在地老虎幼虫1~2龄期进行防治,连喷2次,间隔时间5~7d。

防治玉米螟可采用粉碎、碾压、沤肥等消灭残留幼虫;或采用太阳能频谱杀虫灯等物理方法防治玉米螟,减少农药使用。玉米螟发生严重时,在大喇叭口时期用10%稻腾(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25~30ml/666.7m2进行喷雾或灌心,可有效防治玉米螟。

防治玉米红蜘蛛一般在拔节期,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ml或73%克螨特乳油1000~1500倍液/666.7m2进行防治。

5 适时收获

当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层时,即为成熟,开始收获,此时收获产量最高。

猜你喜欢

昌吉州全生育期玉米螟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论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黄淮海地区主栽大豆品种抗旱性比较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论玉米螟防治措施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昌吉州纤检协会免费举办棉花检验员培训班
黄骅市2013年度冬小麦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兴城地区玉米螟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