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听——走进孩子内心的金钥匙

2021-12-04唐燕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一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1年18期
关键词:云龙文文老鼠

◆唐燕 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一幼儿园

一个优秀的教育者,一定是一个真诚的倾听者。能否理解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能否尊重孩子的想法,接纳孩子的个别差异,那就必须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作为教育者,我们要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加以筛选、综合、评判,由此做出的相应回应,及时指导纠正幼儿的行为,使幼儿优点得以发扬。同时,教师也在这个过程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技能,促进了专业化发展。

一、倾听——知道孩子内心里在想什么

案例1:云龙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性格有点内向。虽然刚入小班,但他的情绪却很稳定。当别的孩子哭闹着不愿离开爸爸妈妈时,他已能安静地玩自己的玩具,很让我们欣慰。可是入园一个多月后,当其他孩子很少哭闹时,云龙却变得爱哭了。一连几天都这样,偏要老师抱他一下,才不会哭闹。孩子怎么啦?我等孩子不哭时悄悄问他:“云龙,你每天为什么要哭一会呢?”云龙先是不作声,见我态度比较诚恳才说:“我也想让老师抱抱,哭的小朋友你才抱的。”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云龙为了得到老师的关爱,不惜天天早上“哭”一下。看来,我“抱”孩子、安慰孩子的做法还是不尽完善。我诚心地告诉孩子:“不哭了,老师才会抱。进步了,老师才会抱。”云龙似乎听明白了。这以后,云龙入园时再也不哭闹了,我也会适时地抱抱他和其他孩子。

把“哭的,老师抱。”改为“进步了,老师抱。”并且把“抱抱孩子”作为每天的一个活动环节。孩子们都盼着老师的拥抱,班上哭闹的现象渐渐消失了,从而帮助小班孩子顺利度过入园初期。孩子是特别敏感又弱小的群体,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陌生的环境里更是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意向,通常是通过肢体、表情来表达。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细节,将孩子一连串的状况联系起来,分析孩子、倾听孩子、把握症结、解决问题。上述案例中,若是一味地指责云龙退步了,开始不哭,现在却在哭,曲解了孩子的意图,后果是不堪想象的。因此,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洞察其心理,给孩子心灵的抚慰,孩子就会真正进步起来。

二、倾听——知道孩子需要什么

案例2:自由游戏时,几个孩子玩“老鼠笼”游戏,可是很快就散伙了,孩子们打闹成一团。这么有趣的游戏,怎会不玩?我奇怪地凑过去看看,“老师,老鼠早就跑走了,逮不住老鼠,不好玩!”原来游戏规则中只限定最后一句话“我们一起捉住它”时,再一起蹲下,用手围成的“笼子”罩住“老鼠”。可是因为这句话字数多,有的小朋友提前就逃出去了,“笼子”再也捉不住老鼠,孩子们兴趣大打折扣。了解情况后,我及时修改规则,规定只可以在“捉住”两字时才可以逃离“笼子”。调整规则后,小朋友玩得热火朝天,再也没有来告状说“老鼠”逃走了。

日常活动中,有些游戏的规则比较模糊,在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不断完善。倾听可以知道孩子的活动中需要调整什么,在游戏开展中,教师要观察、倾听适时调整游戏规则,才能激发幼儿兴趣,如果忽视这一点,整个游戏过程将会一团乱麻。有时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会故意捣乱引起老师注意,若老师没有关注这些,孩子们也会渐渐失去对老师的信任和对活动的热情。倾听孩子的想法,有效调整活动策略,这也是维护教师威信,保障以后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三、倾听——知道孩子在做什么

案例3:午睡时,孩子们正在脱外套,有小朋友报告:“文文带话梅来吃!”循声望去,只见文文一脸沮丧和委屈,“老师,我不是自己吃的!”“别说了,交给我,放学后带走!”大班的孩子总是给自己的行动找理由,我生气地打断文文的话,忙班上的事情去了。下午,文文的情绪都很低落,离园时,我抽空问孩子:“文文,你怎么有点不高兴啊?”听我这么一说,孩子哇地哭出声来,边哭边说:“老师,巧克力我是带给你吃的,我爸爸从国外带回来的!”我顿时惊呆了,我为自己的举动感到无尽的后悔,我轻轻擦去文文的眼泪,“是老师错怪了文文,不过,巧克力我也要带回家才能吃哦!”我边说边把巧克力放进包里,文文这才破涕为笑。

孩子虽然年纪很小,但在思想上已经和成人相近了,有强烈的自尊心和挫折感。如果我事后没有及时发现文文的反常情绪,他幼小的心灵会流下阴影。今天只是教学生活中的一瞥,文文只是我班孩子中的一员,还有很多像文文这样的小朋友,也会经历类似的事情,很多时候老师看似教育了,但却没有真正起到教育和指导的作用。在忙碌的教学中,感情的交流似乎成了奢侈的享受。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一直把老师当作神圣的、掌握全部知识和真理的人,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比父母还高,但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在潜意识中存在的不正确的思想和教育观经常会表现出来。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不正确的思想和教育观也会造成有些孩子的对立情绪和自暴自弃。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云云画出了黑色的小草,是因为他秋游时看到小草被烧焦了;睿睿说10减1等于0,是因为10由两个数字组成,去掉一个1则是0;孩子对户外游戏没有兴趣,因为他正在观察蚂蚁是怎样抬食物的。你认为孩子在捣乱吗?在瞎说吗?也许你不加思索的谴责会扼杀一个未来的“爱迪生”。因此,作为老师应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好奇的心理,想孩子之所想,爱孩子之所爱,这样你就不会因为孩子的七嘴八舌难以维持秩序而苦恼,不会因为自然角小动物被捏死而痛心,不会因为孩子画面不符合自然特点而愤怒。孩子就是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伙伴、朋友,你也会觉得自己眼前豁然开朗。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是一个有生长力和生命力的自动的小孩,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间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亦具有其本身价值,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们的天真烂漫。”《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这些都是有效倾听的前提。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时代在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随之进步,单一的模式,不能进行套用,需要不断演变、不断进步,不断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倾听是一把钥匙,一把打开幼儿心扉的钥匙。每个幼儿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让我们用这把钥匙更好地沟通师幼间的情感,让彼此的心更融洽、更贴近,这样才能更好地、平等地和孩子们做朋友,他们才会真正地信任你、喜欢你,让你成为他们的引路人。

猜你喜欢

云龙文文老鼠
解云龙
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
数字时代下大数据财务人才培养研究
Breaking the Chain
Power Down
China’s Other Vaccine Drive
抓老鼠
苏云龙作品
笨猫种老鼠
老鼠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