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大运河打造成一条走向共富的文化带

2021-12-03戴斌

杭州 2021年21期
关键词:大运河运河旅游

京杭大运河是文化之河,也是旅游之河;是国家战略,也是地方任务;是历史文化,更是当代生活。随着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特别是中央将大运河列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战略,沿线省市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陆续发布了专项建设规划,搭建平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投资,扩大宣传,交流合作,形成了一批规模和影响力兼具的项目。但相对于国家文化的保护,旅游宣传推广、游客满意度评价及其数据表达等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战略摆位,明确重点任务和实施要点。

大运河文化旅游带是什么?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指出,大运河是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是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也就是说,大运河沿线的节点城市,应进一步错位发展,形成特色。

在空间规划、发展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以中华民族的文化地标为导向,同时也要着眼于满足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时时刻刻把本地人民的生活品质挂在心头,不断提高文化获得感和休闲满意度。经济增长了,文化发展了,本地人民生活幸福了,对国内外游客吸引力自然就会增加。相比于山水林草等自然资源和文化遗址、历史资源,运河文化的内容应源于生活、面向当下,既能继承传统,又能昭示未来、体现时尚,吸引力才能更强、更持续、更长久。

优质文化和旅游要素的高位嫁接、有机整合,是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建设大运河文化旅游带的其中之义。今年2月,杭州市余杭区、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国旅游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余杭文旅融合指数》。这个指数,除了关注各地政府在推进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强国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以外,更关注的是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的感知。没有人间烟火的关注,文化不可能传得开、留得下;没有家国天下的情怀,旅游业不可能形成事业发展的宏伟格局。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旅游市场,才能让文化产出和艺术作品传播更广、受众更多、情境更丰富。所以,大运河文化旅游带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家国天下和人间烟火有机统一。

大运河文化旅游带怎么融?

大运河文化旅游带要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自觉,也要有国际视野的当代表达。近年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培养主客共建的旅游新空间,已经成为了广泛的共识。从实践来看,尽管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总体上国内还处于文旅融合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文博的展陈,面向当代的展示还有待加强。

在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展示过程中,人民群众如何更加广泛地参与文化还有待于破题。从现状来看,各地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资源轻市场、重建设轻运营和重历史机遇轻当代感知的现象。从当代旅游发展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我们正在从大众旅游的初级阶段向小康旅游转型。从游客视角看,游客要的是触手可及的温暖,而我们总在无休止地诉说过去的繁华;游客要的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們总在规划那些想当然的线路;游客要的是真诚的情感连接,哪怕是有瑕疵的真诚,可我们总是高高在上地说教和戏剧化地表演。文化传播、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这种不同点要更多地强调从游客的需求出发,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

为什么我特别喜欢杭州这座城市?因为游客到了这里,不仅有历史的记忆,更有现代的生活。喜欢文化的,可以到西湖边踏雪寻梅,可以联想到当年的徐志摩采一束梅花,连雪花都没有化,就寄给了陆小曼;喜欢生活的,可以去网红的农贸市场打个卡,也可以随便找一个地方吃一笼有品质的小笼包子。这就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建设大运河文化旅游带要充分尊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发挥市场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文化旅游带的建设要树立保护优先的意识。对大运河文化本体及其环境进行严格的保护和管控,对濒危文物实行封闭管理,这是规划明确提出的要求,各级政府在建设过程中要牢牢守住生态安全、生产安全的红线和意识形态的红线。与此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更多可以市场化运作的项目,从政府直接投资、直接规划、直接运营移出去,交给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去做呢?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当中,我想更应该如此。

最近在北京我看了几场演出,一场是江苏省原创的歌舞剧《红楼梦》,又看了南京旅游集团打造的南艺后街、西南里等特色街区以及《南京喜事》《长江传奇》等演出,这些都是依托于当代生活且为人民生活喜闻乐见的文化创造。像环球影城和迪士尼这样高大上的项目需要建设,小而美的项目也不可或缺,都可以成为运河沿线城市的文化地标和旅游空间。

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市场,向全球讲好大运河的历史故事和当代意义。如何讲好大运河的故事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我希望我们能够讲好大运河的历史故事,要讲好乾隆与大运河的故事,更要讲好以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为新动能的大运河当代故事。在国际传播中,宏观叙事和微观感知同等重要。我们既要向国际社会传递从黄山到黄河山河壮丽的中国,传递从《诗经》到《红楼梦》风雅多姿的中国,还要传递青少年在图书馆安静阅读,在广场上跳街舞,这样人民幸福的中国。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和当代生活中都有极高的辨识度,更是杭州的城市金名片之一。我们有理由为之而骄傲和自豪,但也不要过于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否则时间长了,可能就没有朋友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运河,在中国大运河之前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就有五条运河,包括法国的米迪运河、比利时的中央运河、加拿大的里多运河、英国的庞特基西司特水道桥与运河以及荷兰阿姆斯特丹17世纪的运河区。

所以,当我们的眼界打开的时候,我们只是其中之一,而不能一味强调“我很厉害”。苏黎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虽然没有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但至今仍然扮演着国际航运枢纽的角色。我们还要用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运河合作组织、内河航运组织等平台,以及我国发起倡议的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文化和旅游部长会议以及更多的双边和多边的旅游和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多交朋友。

大运河文化旅游带怎么建?

数据表明,虽然共享大运河的文化遗产,但是那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城市,比如北京、杭州等,更容易在文化和旅游融合过程中,获得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认知。

2020年发布的大运河文化和旅游发展榜(江苏段),对38个涉旅指标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其中,苏州、南京、无锡等苏南地区的分值都在是80分以上,属于领先地位。这意味着文旅融合还要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做支撑。只有系统把握住运河居民和访问游客的时代需求,才能有序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和发展的各项工作。

按照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要求,要以河为线,以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按照这个思路以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为骨干,联动隋唐大运河,通过连点、成线、展网,共同构筑大运河文化主轴,发挥文化引领作用。这个站位非常高,也非常清晰,问题在于这些点如何连、线如何成、网如何展?除了政府的规划和专家的视角以外,要引入游客的视角和游客的思维。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做的网上游客满意度调查中,有这样一些老百姓对大运河的评论。讲杭州的说:“我们推荐从武林门码头到拱宸桥,再到小河直街,这条游览线路可以感受京杭大运河,又可以参观典型的江南民宿,杭州比国内其他省的景区做得好。”讲扬州的说:“中国大运河博物馆,100分推荐的博物馆,绝绝子,交通超级方便,展览内容太有意思了,1-3号馆真的太用心了,体验VR,还可以穿上汉服拍照,太爱这个博物馆了。”“扬州的大运河公园、三湾公园占地面积非常大,又是惠民的公园,京杭大运河上的游船走累了,可以坐船游玩,到了晚上灯笼亮起来很美。”讲无锡的说:“著名的无锡美食蟹粉小笼包、酒酿圆子都非常好。”

这些都是游客心中的大运河,尽管语言不那么精致,但是老百姓在感受了大运河人间烟火之后发自内心的语言,很朴素,但很有热度。我想有人文,有风景,有烟火气,更有书卷气,这才是我们心中的大运河。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对于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的新需求,就是大运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方向,也是发展动能,更是检验的标准。

本文系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2021第三届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上的演讲,有删减

猜你喜欢

大运河运河旅游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运河上的时间(组诗)
邮轮“挤过”狭窄运河
“书香通州”全民阅读启动
大运河
我为大运河拍照
大运河放歌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