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运动服装舒适性及运动功能性探讨

2021-12-03刘士军

纺织报告 2021年5期
关键词:运动服装服装面料舒适性

刘士军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90)

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选择的运动服装通常和人们的皮肤直接接触。因此,运动服装的舒适性对运动人员的技术水平具有直接影响。本研究对体育运动服装的舒适性和运动功能性进行研究,希望实现两者兼顾的设计效果。

1 体育运动服装舒适性及运动功能性的必要性

目前,人们越来越喜爱体育运动,对运动服装的面料、款式也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其舒适性的需求日益增加。体育运动服装和日常服装相比具有独特优势,人们在参加不同类型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经常产生较多的汗液,引起一系列的不适,在竞技过程中,对运动员的技能发挥水平和最终成绩具有直接影响[1]。因此,人们在对体育运动服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其热湿舒适性进行全面考虑。

提升体育运动服装的通风性能,能够有效改善其热湿舒适性。部分专业人员在运动服装围度上均匀加入松量的设计,能够明显降低运动服装的通风冷却性能,表明设计人员可以扩大服装通风孔和皮肤之间的衣下空间,防止服装和人的皮肤直接接触。近些年,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体皮肤的局部热生理差异,如人体出汗率、暖和湿感觉、全身皮肤温度的分布等,结合人体皮肤表面非均匀的生理区域分布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面料,根据不同的性能,在服装的不同位置进行拼接。相关专业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人体出汗率较高的部位应选择网眼布,其他部位选择常规的经编布,对人体皮肤温度和微气候相对湿度有影响,能够让人体产生热湿舒适感觉。但是,人们应用面料拼接的方式增加了服装的拼接缝,容易出现触感不佳的情况。因此,人们认识到其重要性,加大了对体育运动服装舒适性及运动功能性的研究力度,实现了两者兼顾,提高了服装的舒适性。

2 体育运动服装舒适性探讨

2.1 特点

2.1.1 排汗透湿性

体育运动服装的舒适性主要是人们在穿着服装之后运动方便,感觉舒适。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服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服装要有艺术性和科学性,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多功能需求[2]。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提倡全民健身的理念,同时,随着竞技体育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积极主动地加入健身运动中,越来越重视服装的设计和制造,更加追求服装的舒适性。在体育运动服装设计过程中,人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设计开发的同时,对具体运动项目的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特点以及现代时尚审美的实际情况,从体育运动服装的穿着需求进行考虑,为运动者带来更佳的穿着体验。

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如果人们的运动量较大,运动强度较高,经常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在外部环境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导致运动者的汗水不能及时地排出体外,在服装内部产生汗液。因此,体育运动服装具有良好的排汗性能就能够消耗一定的能量,进而有效降低人的体温。另外,设计人员在研发过程中,会在运动服装中增加较细的丙纶纤维等材料,对织物液态水的传动能量进行改善,能够帮助织物吸收人体产生的汗液。部分化学纤维具有较好的导湿性,有利于人体汗液的传送和散发,并迅速导出织物表层,促使汗水在较短的时间内排出体外,最大限度地保持皮肤的干爽。棉毛和天然棉质等纤维织物具有较强的吸湿性能,但是排汗性能较差,在体育运动服装的设计过程中不常应用。

2.1.2 接触舒适性

体育运动服装需要具有良好的接触舒适性。通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和运动服装会发生直接接触,接触的舒适性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具有重大的影响。体育运动服装具有较强的舒适性,能够帮助运动员发挥最大体能和专业技能,并取得良好的成绩。目前,天然棉麻织物具有良好的亲肤性,肌肤的感受相对比较舒适,但是棉麻的吸汗性较强,柔韧性欠佳,不适合用作体育运动服装面料。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带动了面料的创新和进步,相继出现了多种轻便、牢固、柔韧的服装面料。现阶段,我国Coolplus面料属于一种具有良好性能的新型纤维,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排汗性,表层具有比较细小的沟槽,能够促进人们在运动过程中的汗液流动,通过扩散和传递将其迅速排出体外,使运动者身体保持清洁干爽的状态,更加符合人们对运动服装舒适性的实际需求[3]。

2.2 设计要点

2.2.1 服装面料设计

设计人员在对运动服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服装面料,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新型面料提高服装的舒适性。设计人员在实践工作中,需要参考人们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同时在服装面料选择的过程中,对面料的综合性能进行全面考量,如面料的吸水性、导热性、保温性、透气性等性能。另外,不同体育运动项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设计人员要想提升运动服装的舒适性,需要关注和重视服装面料的机械性能,通过与运动量相符合的拉长和复原进行测试。另外,运动服装设计人员要保证面料有良好的人体降温效果,发挥排汗的实际作用。在服装面料设计过程中,设计研发人员结合人体发热情况使用不同的制作工艺,增强人体容易出汗和发热区域的实际散热成效,如针对人体腋下位置,运动服装采用拼接网眼布料,提升服装的透气性能。

结合运动服装的透气情况,采用智能平板式织物保湿仪,保持常温,对不同类型的服装面料进行实验。相关测试人员对该仪器进行预热处理,当热板达到一定的预热温度时,在实验板上放置面料进行测试,对不同类型面料的热阻平均值进行精准的计算。根据实验数据,织物的透气性和运动服装的热湿舒适度具有更加紧密的关系,在有风的自然条件下,外层服装的面料具有较好的透气性,但是隔热功能相对较差。相同类型的纤维织物在空气较好通透的情况下,对水蒸气具有相同的通透作用[4]。丙纶纤维织物能够保证服装的透气性,同时能够增强服装的导湿性能。运动服装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将该织物应用在运动服装面料中,能够高效发挥织物的优势和价值,增强排汗能力。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汗水能够快速被织物吸收,同时迅速地导出织物表层,在自然环境中全部散失,增强运动服装的舒适性,更加符合使用者的要求。

2.2.2 款式设计

体育运动服装的舒适性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设计支持和保障。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运动服装的设计款式进行研究,结合人体的实际情况和运动项目的特点等多个方面,保证运动服装的舒适性。设计人员采用简便的款式结构,能够有效增强运动服装的舒适性,同时便于穿着者行动。如设计人员可以采用平袖、插肩和落肩袖为主要的设计款式,避免不必要的饰品,进一步提升运动服装的舒适度,凸显服装的简练有效性。另外,设计人员在对运动服装款式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多种运动项目的实际特征,在运动服装款式上凸显体育运动项目的专业性,满足各个体育运动项目开展过程中专业动作的实际要求,带给运动者更加舒适的体验。

运动服装的三围和底摆决定服装的宽松量。在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中,宽松量对运动服装的舒适性具有不同规律的影响。根据相关实验研究,胸围宽松量的平均值保持在0.91~1.55 cm时,能够提高运动服装的舒适度,运动员能够发挥最佳的专业水平[5]。

3 体育运动服装功能性探讨

3.1 运动机能性

体育运动服装能够实现良好的运动机能性,增强功能性,带给运动员更好的体验。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会出现大幅度的位移和伸缩,对服装的弹性具有较高的要求。运动服装面料若不能结合人体各部位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转变,人体就会受到一定的压迫,对运动员专业运动水平的发挥有严重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对运动服装进行设计时,需要注重运动技能性,保证服装在人体运动过程中能够较好地随之转变,提高人体和运动服装的贴合度,同时保持美观。

3.2 专业功能性

体育运动服装需要具有良好的基础功能,同时,要增强专业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员运动时损伤身体,充分发挥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例如游泳运动员的“鲨鱼皮”泳衣、长跑运动员的“强力袜”等运动服装,充分发挥了服装高弹性面料的重要功能,更加符合体育运动服装功能性的实际要求。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体育服装产业逐渐研发出高科技专业化的运动服装面料,具有3D透气和吸湿排汗等功能的新型面料的应用和普及,提升了体育运动服装的专业功能性。另外,设计人员需要根据人体工程学,选择合适的压力舒适性,对人体体型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弥补。运动服装对人体造成的压力能够有效缓解运动员运动时的疲惫感,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帮助运动员在各种类型的体育运动赛事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而获得理想的成绩。因此,设计人员应结合人体工程学,对人们运动过程中的多种活动姿势进行研究,发挥人体的运动能力。

4 结语

本研究主要阐述了体育运动服装的舒适性及运动功能性的必要性,同时,从排汗透湿舒适性、接触舒适性、服装面料和款式上探讨了体育运动服装的舒适性,从运动机能和专业功能角度探讨了体育运动服装的功能性,以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猜你喜欢

运动服装服装面料舒适性
GB/T 41176—2021《专业运动服装 滑雪服》等国家标准发布
羽绒服面料防钻绒性与相关舒适性研究
改良医用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与防护性能分析
舱外航天服主动热控与人体舒适性实验研究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2017健身装备评选
关于服装面料与服装造型的重要关系
舞台服装设计中服装面料的重要性及元素的考量
从《洛奇5》的复古摩登棉衫说起
对我国服装面料发展方向的几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