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绩效评价为视角

2021-12-03郑丽丽黄炳强

关键词:绩效评价管理系统资产

郑丽丽,黄炳强

(福建医科大学 国有资产管理处,福建 福州 350122)

高校资产管理是其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活动的重要基础。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高校资产存量和增量不断扩大,国家对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和绩效评价高度重视。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规范和加强直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加强资产绩效考核评价[1]。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要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健全教育评价监管机制[2]。近年来,高校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夯实资产信息系统建设基础,有效提升了资产管理效益,但仍存在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到位、绩效评价指标缺失和系统建设多头管理等难题。笔者针对上述共性问题,围绕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将绩效评价贯穿资产管理全过程,探索提高我校资产使用效益以及管理效能的措施和提升综合办学实力的路径。

一、我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依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保障学校资产管理及事业的发展。

(一)我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情况

目前,我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涵盖国有资产管理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财务处和图书馆等部门建设的资产管理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处的资产管理分系统(以下简称“国资系统”)2002年开始建设并使用至今。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的资产管理分系统主要包括设备资产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设备管理系统”)、设备采购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设备采购系统”)、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大仪共享”)3个子系统,其中设备管理系统2003年先开始建设并使用至2018年,后因改造拓展功能等需要,与设备采购系统共同建设使用;大仪共享起步较晚,于2019年开始建设并使用。财务处的资产管理分系统(以下简称“财务系统”)1996年开始建设并使用,1999年升级改造。图书馆的资产管理分系统(以下简称“图书系统”)1996年建成,2012年完成升级改造。

(二)我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资产管理分系统建设内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国资系统包括家具、房产入账信息以及图书总账信息等;设备采购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分别涵盖设备采购、设备日常管理信息,大仪共享包括价值大于30万元的大中型精密科研实验仪器的预约、使用信息等;财务系统包括资产价值及核算信息等;图书系统主要包括图书明细账信息。资产信息化建设为账务核对提供了数据支撑,确保资产账、物、卡相符,促进了资产日常管理科学化。

二、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绩效评价导向性不足、系统建设统筹性不强和管理措施创新性不多等共同难题,由于资产管理系统分散化、多头管理和利用效率不高,无法满足资产管理集成化、系统化和精细化需求[3-5]。

(一)绩效评价导向性不足

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对粗放,设计理念侧重于依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信息系统,以数据统计为主,重实物管理、轻价值管理,资产全生命周期绩效数据不全。资产管理系统设计模块没有完全涵盖资产保障、资产管理以及资产运行3个领域,未能全面收集资产预算、申购、配置、使用、折旧、维修、调剂和报废等流程数据[6-7],难以定量评价资产使用效益及管理绩效。以我校为例,国资系统主要由职能部门资产管理员进行入账和销账等账务处理,教职工虽可以通过系统实现个人名下资产的查询功能,但资产采购申请、变动、清查和处置等流程需要线下办理,资产的绩效评价信息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系统建设统筹性不强

高校资产形态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资产存在不同的管理要求,各管理部门建设的资产管理分系统之间数据共享困难,资产数据无法统筹分析利用,使得系统建设的目标难以实现,作用受到限制。

1.系统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和业务需求开发分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因开发公司不同、设计思路不同和数据结构不同,分系统相互独立,形成“数据孤岛”,难以对接与共享[8]。如高校普遍存在财务处的资产财务账与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实物账不同步的问题,无法实现跨系统数据的提取、整合与统计等功能[9]。职能部门在统计数据时,必须依靠人工在不同系统中查询、提取数据,再进行核对、汇总数据,不仅耗时费力、影响效率,而且难以避免发生数据错误等问题。

2.资产数据缺乏整合利用。部分数据在资产管理系统中未能得以体现,且跨系统数据难统计,导致对全校性资产数据的整合利用无法实现,资产数据的交叉分析和智能管理较少,难以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实现绩效评价的功能,发挥其决策参考作用。以我校为例,通过系统仅可以对资产规模、资产结构等方面进行基础分析,包括对某一类别资产原值或所有资产原值总额进行不同年份间的增量或增长幅度等纵向比较,对同一年份的某些类别资产原值进行数额或占比等横向比较,初步实现对学校资产管理绩效的定性评价,系统数据作用的发挥存在局限性。

(三)管理措施创新性不多

高校资产种类多、数据量大,然而分散管理模式以及数据文化的长期缺失,导致部分高校还停留在验收入库、登记查询存档等基础层面,资产管理体制难以及时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4]。

1.管理系统缺少协同。当前,许多高校资产管理采取分散管理模式,资产归属不同职能部门管理,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于资产管理的具体实践,难以实现数字化动态全程监管。不同职能部门从自身定位制定的管理制度有所侧重,在资产统筹管理方面的协同性相对欠缺,同时管理制度与资产管理系统融合的进度不一致,部分系统支持线上办理资产申购、变更等手续,部分系统尚未设置线上办理资产管理模块,通过系统统筹监管全校资产的效果有限。

2.管理手段缺少创新。信息化建设给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一系列创新性变革,资产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及时将各类资产信息录入系统,还需要通过系统对资产全生命周期数据进行绩效评价,进而提升管理效能。目前,多数高校资产管理者受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侧重于日常管理,弱化绩效评价,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开展智能化资产管理的意识还不强。以我校为例,二级单位或内设机构的资产管理员多数是兼职人员,资产管理时间和精力有限,亦缺少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难以从专业的角度开拓资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

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开展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基础,是促进新时代高校资产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应充分考虑国资管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建设路径。

(一)建设目标

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是进行高校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改善管理效能和提高资产效益的重要手段。高校应根据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规定要求,以绩效评价为导向,以“全面、准确、灵活”为目标,形成资产大数据平台,实现不同类型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价的实施,为学校整体资产科学发展提供有效决策参考。

(二)建设内容

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兼顾不同类别资产管理分系统的有机结合,以我校为例,可分为以下3个实施阶段。

1.规范化阶段。资产大数据平台需要根据现有政策,补充完善各类别资产要素。(1)在完善学校财务、家具、图书和仪器设备系统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土地、房屋及构筑物、无形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等数据,这是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规范化的基础工作。(2)资产大数据平台的流程设置应符合现有的规章制度并加强廉政风险点防控,把握内部控制环节,保障系统的规范化运作;另外,通过资产大数据平台的规范化管理规避管理人员的人为失误。

2.精细化阶段。近年来,一些高校初步建立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但评价指标尚未统一,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尚未得到全面体现。资产大数据平台需要补充设置资产全生命周期绩效数据,并实现数据共享。(1)完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数据,包括体现资产保障水平的资产质量、生均水平指标,体现资产管理水平的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和人员配置指标,体现资产运行水平的产权证办理率、资产使用效率、资产处置效率和资产服务教学科研效益等指标[3,10],为开展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提供数据保障。(2)建立资产大数据平台信息系统间的有效衔接机制,实现校内资产管理分系统之间相互对接,实现人事、科研等系统数据的共享与统计分析,为开展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提供系统保障。

3.智慧化阶段。运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在系统服务便捷、高效管理的基础上开展资产信息的绩效评价和分析预测。(1)依托资产大数据平台,开发配套的资产管理APP或微信小程序,使教职工可通过手机进行资产申购、变动等操作[11],并对资产服务进行评价,提出建议;结合资产特点,购置射频识别标签和读写器,并与手机对接组装成手持机,通过手机扫码实现高效的资产清查[12];探索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资产可视化服务和管理。(2)运用数据挖掘、云计算和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实现对资产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分析、评价和预测。依托资产大数据平台实现学校二级单位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完成全校的办学成本核算等,为学校专业评估、“双一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8]。

(三)保障措施

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要从强化系统建设着手,而且要以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体系和专业的管理队伍建设作为保障。

1.健全管理制度。推进资产大数据平台有序运作,健全管理制度是基本前提。(1)完善资产大数据平台的系统安全、信息保密制度。建立不同资产管理系统之间相互衔接又彼此制约的制度机制,进一步明确各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人和软件开发商在资产大数据平台的操作权限与保密义务,并将资产大数据平台纳入学校信息门户统一管理,采用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在确保资产信息安全的同时提升资产监管效率[13]。(2)稳步推进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常态化的工作机制。通过资产大数据平台,定期开展学校内部各二级单位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其评价结果应及时公开,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并作为下一年度资产配置预算、绩效工资考评、完善政策以及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10]。

2.完善管理体系。建立校级资产管理委员会,统筹完善资产管理系统分散建设的状况。(1)从学校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资产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监管要求、现实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统筹设计资产管理整体规划,整合现有分散管理的格局,促进资产管理措施与资产大数据平台的深度融合。(2)以上级政策和学校资产管理制度为依据,监督资产大数据平台运作的规范性,并通过资产大数据平台监督绩效评价有关情况,及时进行预警提示。(3)接受教职工对资产大数据平台的评价与建议,督促职能部门加强升级改进资产大数据平台功能,加快高校资产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3.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资产大数据平台有效开展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亟须加强资产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1)通过人才招聘、技能培训等方式,打造一支兼具资产管理工作经验以及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队伍,以满足大数据时代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保障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持续跟踪与优化。(2)完善资产管理兼职人员的激励机制,在职称评聘、绩效工资等方面增设考核指标,激励其更好地完成高校资产管理的目标和任务,为高校资产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保障,协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管理系统资产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高速运营管理系统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高速运营管理系统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在线评审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践
基于CMMI的软件组织资产库建设与应用实践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资产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