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中医类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
--以针灸学为例

2021-12-03谭代代王小琴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专业课针灸实训

谭代代,李 涛,王小琴,蒋 莉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0)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开启了我国高校教育事业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的工作。大学生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引领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练就优秀的职业技能、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至关重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数十年,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也存在理论认知偏差、组织实施缺位、教师队伍不足等问题[1]。专业课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为高校开展思政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1 针灸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

针灸作为中医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疗效卓著、操作便捷、价格低廉等优势,发展针灸事业,对弘扬中医文化、惠及民众意义深远。专业课程纳入思政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自豪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崇高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更好的专业教育效果。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专业能力和素质能力过硬的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走向世界贡献更强有力的人才力量。

2 针灸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改革要求。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因此,中医药相关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既要遵循教育规律,也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改革创新。

3 针灸学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

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应当以专业课为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建立一条思政建设的主线,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与专业课有机融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如课前导学、课中授课、课后拓展,均可以开展思政教育,形式灵活多样。课程思政开展中,不唯数量与规模论,确保设计的思政模块取得最优效果。该课程以岗位为驱动,对接职业要求,深挖相关思政元素。

4 针灸学思政元素挖掘

专业课的思政元素挖掘可以分为两种方式,方式一:由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即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炼适当的思政元素。针灸学的课程内容包括经络与腧穴、针法灸法、针灸治疗学三部分内容,很多知识点都值得深思。如腧穴的定位法"手指比量法"强调以患者的手指作为标准度量取穴,学生在操作中经常会用自己的手作为标准,针对该现象,教师重点灌输"医者应当具备一丝不苟、注重细节的精神"。方式二:由思政元素回归教学内容。针灸学作为临床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身心素质、一定的创新能力等,以教学目标为纲,由面到点挖掘相应的教学内容。如创新方面的思政元素,可以鼓励学生探求经络的本质、腧穴的作用原理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教育指向,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为重点的顶层内容体系构架,可以指导我们全方位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

5 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索

课程思政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存在忽视学情分析、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两张皮等问题[3],促进课程思政有效改革仍需探索更多策略。总体而言,专业课内的思政教育更应注重"隐性教育",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思政元素的融入浑然天成,教师在授课方式上适当增加趣味性,富有启发性,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5.1 意识先行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践行者,教师唯有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把课程思政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能将课程思政自然、有效地融入专业课教学,避免出现"为了思政而思政"的现象。因此锤炼一支思想过硬、素养专业的教师队伍,对课程思政的开展至关重要。此外,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治学的态度和信仰,因此教师应时刻保持警醒,以身作则。针灸学作为临床学科,要求操作精准规范,经络的循行分布、腧穴的定位、针法灸法、针灸治疗等方面的内容都要严格要求学生,不能一知半解、囫囵吞枣。教师在示范教学的过程做到态度端正、一丝不苟。

5.2 特色鲜明

课程设计时要充分结合本专业的特色,不能照搬其他学科。从挖掘思政元素到确定授课方式,体现本专业特色,避免思政教育千篇一律。针灸学专业的思政内容可以从中医天人合一的理念、针灸的优势、研究经络本质的探索精神等特点着手,注重实训课与思政内容融合,使本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不落窠臼。

5.3 因势利导

课程思政的内容应当与时俱进,不能脱离社会存在。如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各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中国在抗疫战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作为临床专业,可以更加直观地引导学生科学看待社会各层次在抗疫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行业价值观、坚定民族自信、学习英雄精神等,使课程思政教学做到言之有物。

5.4 方式多维

课程思政本质是课程的一部分,课程设计行云流水,杜绝生搬硬套,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纳吸收,避免产生抵触心理。案例分析法可以贯穿应用于针灸治疗学的治疗篇,如治疗过程中注重医患沟通,穴位的选择要考虑病人舒适耐受等体现人文关怀的细节,讲解针灸对于某些病种具有治疗优势以加强学生的专业自信等。授课中结合时事热点,针灸急救的新闻、国外掀起的"针灸热"等相关报道屡见不鲜,授课过程融入时事热点,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针灸的历史发展长河里,涌现了大批优秀的针灸先贤,他们潜心向学,不惧艰辛,创造、守护经典宝藏。可以通过讲述经典,传播历代医家的传承精神、医德医风。针灸学魅力无穷,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教学中善于启发,鼓励学生在新时代拓展新思路,勇于质疑、勇于创新,推动针灸学发展。在疫情影响下,注重线上与线下结合教学,充分发挥智能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5.5 实事求是

专业课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夸大、不弄虚作假,开展思政教育的契合点要恰当自如,不强求所有的教学内容、每一节课都必须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避免背离开展课程的初衷。

5.6 实验实训课有机融入课程思政

实验实训内容在针灸学专业占比较重,因此实验实训课融入思政教育不容忽视。针灸学实训内容包括画经点穴,常见技能如针法灸法、拔罐法、刮痧法等实操,其中涵盖了非常多的注意事项。实训前发布教学任务,通过观摩视频教学演示实训内容,此阶段要求学生细致、耐心;实训中体现职业素养,以岗位为驱动完成相应教学任务,从体位的选择、针具的使用、手法的操作,到结束工作的安排,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既要医者仁心,同时兢兢业业、树立安全意识;实训后通过教师的点评、作业的批改,及时修正错误,诊断改进。学生在医院实习阶段,附属医院的带教老师既要教授临床技能,也要融入思政内容,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

6 结语

针灸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瑰宝,针灸的传承和发展依赖于任何一个中医学者、医师的不断学习。针灸学融入思政教育,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针灸学乃至中医各学科的未解之谜,对发展和传播中医药文化意义深远。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融合,使思政教育更有说服力,通过润物无声的教育,使学生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职业道德,广大师生共同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有益社会的奉献者。

猜你喜欢

专业课针灸实训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针灸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