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广播电视台在大宣传格局工作中发挥作用研究

2021-12-03贾旭丰郑洪涛

北方传媒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吉林格局广电

文/贾旭丰 郑洪涛 高 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诸多论述,深刻阐述了事关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2019年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大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力度,吉林省也实施了大宣传格局建设,对新时代广播电视转型升级赋予了新功能,提出了新要求。

一、构建大宣传格局的时代背景、意义及认识

(一)构建大宣传格局的时代背景、意义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出现万众参与、分众传播的趋势,在此情境下,以往宣传格局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宣传环境,各部门联合、全党参与的大宣传格局应运而生。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早在2013年即对此做出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当前宣传工作的实际提出的“大宣传”理念,是传播观念的创新。

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吉林省“不断加强实践探索,巩固发展大宣传工作格局,持续完善体系架构、健全制度机制、丰富基本内涵、突出着力重点、释放优势效能”。围绕打造大宣传工作格局的组织架构,吉林省成立了省委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省委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两个小组均由省委书记任组长。经省委批准,省文旅厅、省广电局、吉林广播电视台由省政府领导分管调整为省委领导分管、省政府领导负责联系,实现了对省直宣传文化单位的归口领导;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内各市(州)、县(市、区)调整工作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围绕大宣传工作格局的制度机制建设,制定实施《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归口领导和代管单位请示报告制度实施意见(暂行)》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省委宣传部着力强化宣传部署,强调“进一步增强科学化、系统化思维,全局着眼、全面关注、全心全意,既及时‘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又坚持长线跟进、长效服务,确保‘全程无忧’”。

在传统的宣传格局中,省级广电媒体始终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舆论宣传当中发挥着“定海神针”的关键作用,引领主流舆论的方向。进入大宣传时代,宣传主体、宣传对象和宣传手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省级广电媒体必将面临新挑战,并担负起新使命。一方面,媒介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省级广电媒体的主流传统优势在削弱,年轻一代作为网络原住民在拥抱互联网的同时,也逐渐远离传统意义上的广播和电视,公众的信息获取渠道日益分散化。多对多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以往一对多传播模式对把关权的垄断,通过对内容生产的严格把关引导舆论的方式难以为继,大量涌现的自媒体抢夺了公众的注意力,基于算法的推送和以用户为主导的信息扩散方式颠覆了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给省级广电媒体带来了重重考验。如何在大宣传时代,加强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提升舆论引导力,在网络舆论阵地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成为当前时期省级广电媒体的重要命题。另一方面,大宣传格局要求部门之间联动合作,以共同参与的模式最大化宣传效果,这也给省级广电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舆论宣传工作中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优势互补,实现舆论宣传的精准化和全覆盖。同时也给省级广电媒体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在大宣传格局中找准定位,整合资源和能力,充分发挥作用,与其他部门联合形成合力,实现资源共享,发展共赢。

(二)对构建大宣传格局的认识

1.要把大宣传格局建立在“两个巩固”基础之上

关于大宣传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了“两个巩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特别是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又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明确为根本制度。意识形态和大宣传格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要把大宣传格局和“解放思想再深入、全面振兴新突破”教育实践活动联系起来

宣传工作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一方面,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振兴,这就要从意识形态、从思想入手,发动大宣传格局来为活动助力加油,把大宣传格局的作用发挥出来,让大宣传格局为中心、为大局服务。另一方面,在构建大宣传格局过程中,要打破很多藩篱、很多障碍。部门之间要更加联合融合,这就需要解放思想再深入,让大宣传格局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3.要进一步理顺大宣传格局与文化建设的逻辑关系

一个国家真正实现强大,必须要做到文化自信。我们如何把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活化、传承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对省级广电媒体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在政治上提出的明确要求。

4.要积极融入大宣传格局,有力有效推进宣传文化发展

归口领导、归口管理是以制度的形式,凝聚形成宣传文化战线的整体合力,有利于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系统化、整体化、协同化发展,能够将体制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宣传优势和作战能力优势,进而有效地应对宣传工作中的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作为宣传文化系统的一份子,我们要积极融入到大宣传格局当中。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石玉钢在讲话中曾经提到,“大宣传格局绝不是对生产力的束缚,是对生产力潜能的一种释放,是激发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措施”。归口领导、归口管理使大宣传系统内的沟通渠道更加清晰、通畅,这对于省级广电媒体加快适应环境、加快全社会对省级广电媒体的认同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积极融入到大宣传格局,是当前省级广电媒体发展的一个大好机遇。在大宣传格局之下,平台、资源更加丰富,能够有效激发潜能、发挥传统优势。

二、吉林广播电视台在大宣传格局工作中的功能定位及作用实践

吉林广播电视台能够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大宣传格局中认清功能定位,积极发挥功能作用。

(一)吉林广播电视台在大宣传格局中的功能定位

1.宣传思想战线的主力军

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吉林广播电视台始终一丝不苟,是宣传思想战线的主力军,是坚定主心骨、集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的主阵地,是吉林省对外形象和影响力宣传的主渠道。在大宣传格局构建中,吉林广播电视台主动担当,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2.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广播电视始终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广播电视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

3.主流平台的建构者

202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再次强调全媒体时代“占领新兴传播阵地”的紧迫性、重要性。吉林广播电视台作为吉林省宣传思想战线的主力军,加快融合步伐,全面挺进主战场,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建构群众离不开的全渠道、主平台。

4.全方位服务的保障者

作为宣传工作的“专业队”,省级广电媒体在大宣传格局中的职责担当将进一步明确,作用将更加彰显。构建大宣传格局,吉林广播电视台在省委宣传部统一领导下,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做好引领、推动、补位工作,为大宣传格局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吉林广播电视台在大宣传格局工作中的作用实践

1.强化内容创新,打好大宣传的“战略主动战”

(1)理论宣传紧跟时代,在解放思想中引领实践

伟大时代孕育出的伟大思想内涵在实践中不断拓展,理论学习、宣传工作处于最好的时期。吉林广播电视台放大格局、精准谋划,多角度多形式报道,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喜闻乐见、生动活泼。吉林卫视、吉林新闻综合广播、交通广播等26档自办节目整体登陆学习强国App;《好好学习》栏目播出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脱贫攻坚”“解放思想再深入、全面振兴新突破”主题教育活动等多个系列专题节目,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呈现新思想引领下的吉林作为。典型事迹片 《信仰的力量——郑德荣》、纪录片《黄大年》分别获得第十五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三等奖和优秀作品奖;纪录片《扫黑除恶吉林亮剑》、微视频《好好学习》分别获得第十三届吉林省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一等奖和二等奖。

(2)舆论引导提振信心,有效集聚吉林振兴发展正能量

吉林广播电视台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出色完成省两会、全国两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宣传等重大报道及一系列重大主题宣传。坚持大宣传理念,通过与全省电视新闻联盟台共同打造“头条工程”等多种方式,宣传记录伟大时代,凝聚奋进力量。

在2019、2020年两届全国两会宣传报道中,共受到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表扬8次,2020年邀请代表委员作为特约记者的创新做法分别得到中宣部和广电总局肯定,同时,也为吉林广播电视台之后宣传工作形式创新提供了有益探索。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宣传报道中,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体现了浓浓爱国情怀,起到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宣传作用。吉林广播网通过微博积极参与省网信办组织的网评活动,贡献阅读量和点击量超过230万。

面对突发疫情,在吉林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吉林广播电视台迅速、全面、高效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整体呈现出“早集结、大视野、广布局、抓重点、求贯通”的良好局面。全媒体播发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稿件173636篇,点击阅读量超过28.48亿次,单条新闻最高点击量突破4000万,有效营造烘托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舆论氛围,为打赢疫情防控宣传阻击战凝聚强大合力。

(3)文化综艺遍地开花,坚守广播电视文艺生命线

吉林广播电视台创作的广播剧《大国工匠》、歌曲《时代号子》获得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电视纪录片《海兰江畔稻花香》获得第26届“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电视综艺《我爱你中国——吉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获综艺节目提名奖;电视专题片《见证70年·寻找市中心》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广播评论《“黑土地癌症”就该这么治》、短视频新闻《超燃!新型主力战机亮相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航空开放活动》、新闻论文《把握好“流向”和“流量”,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等3件作品获得三等奖;联合摄制的电视剧《绝境铸剑》获第32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电视剧《黄大年》获优秀电视剧提名奖。纪录片《海兰江畔稻花香》《燕归巢·过年》《稻米的故事》登陆央视纪录频道广受赞誉。

(4)对外宣传量多质优,吉林元素频现央视荧屏声频

吉林广播电视台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大局出色完成一系列重大宣传任务。重点加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稿力度,坚持把“高质量”作为上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生命线,根据总台需求积极拓宽发稿渠道、调整选题方向,重要新闻宣传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2020年全年协调推播广播电视报道1658篇,比2019年增长了55%。其中央视《新闻联播》播发稿件141篇,央广《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发稿超过220篇次,央视央广发稿均位居全国上游,将吉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有效举措和积极行动反映到位。

2.积极打造全媒体平台,拓展大宣传主流舆论阵地

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吉林广播电视台合理分配使用资金,努力提升全台技术硬件水平,并积极争取将“吉林广播电视台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等5个项目列入新基建761工程项目,将“吉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和“吉林省广播电视台超高清智慧融媒体综合平台建设项目”补充申报2020—2022年东北振兴重点项目,有效补强吉林省广播电视事业建设上的短板。

持续推进“天池云”平台扩容项目,努力打造“智慧云平台”。力争尽早实现对内,全台传统媒体、新媒体间各生产、制播系统互联互通;对外,全台各频道频率和全省49个县融中心融合生产发布。有效提供全台节目制播后端技术支撑的同时,也为县级电视台提供多元化、多样化云端生产工具,实现编辑区域的外延。县融总端仅2020年上半年即累计采纳各地推荐报道约9500篇,省内新闻即时触达、重要报道一键置顶、主题报道联动宣推。

吉林广播电视台各广播频率新媒体多次入围中国广告协会广播电视分会公布的中国广播收听市场风云榜前十名。吉林广播网在疫情期间推出了一系列“百万+”短视频,实现了特殊时期舆论传播的共情效果。其中,《元宵节|抗击疫情 我在》被评为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2020年第一季度主题报道传播力提升工程“具有较高传播力的作品”。

3.健全工作机制流程,筑牢大宣传制作体系保障

制度建设是发展事业的依据和遵循,是确保全台各项工作在平稳有序环境下向前推进的重要抓手,是融入大宣传、服务大宣传的重要保障。吉林广播电视台以制度体系、流程体系、监督体系建设为抓手,规范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建设,鞭策激励员工干事创业,指导监督各项工作流程运转高效。制定了《吉林广播电视台2020年重点工作纲要》,并先后出台了《吉林广播电视台信息工作管理办法》《吉林广播电视台法律事务管理规定》管理及流程文件40多个。通过建章立制,行政管理水平、综合保障能力和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节目生产管理有秩序、讲规矩,导向把关严格,宣传节奏得到全面统筹,为构建全省大宣传格局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服务保障。

三、吉林广播电视台在构建大宣传格局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提升路径

(一)吉林广播电视台在构建大宣传格局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1.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2020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再次强调“深化主流媒体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一体化组织架构”。广播电视行业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对前进发展的影响程度要大于自身的周期性增长。这是省级广电媒体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省级广电媒体能够把系统性落后调整好,就能够弥补甚至超过周期性增长,起到抵消、对冲直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效果。

2.资金、人才、技术、节目创新有待加强

近年来,传统省级广电媒体经营和生存面临严峻挑战。系统性落后以及高额的节目生产成本、卫星频道落地、电视剧采购、技术改造等基础性问题较为突出。资金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也制约了技术创新升级,传统省级广电媒体技术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成为向新媒体进军的一大障碍,大大影响了传统省级广电媒体的传播力发挥。

3.融合理念、发展观念有待提升

作为“党的喉舌”,省级广电媒体始终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但受传统管理体制影响,传统省级广电媒体也不同程度存在着思想保守、市场观念和用户思维意识淡薄等问题,对传播方式、受众需求变化“把脉”不准,对新技术、新传播手段应用不重视,还有部分处于传统粗犷式内容生产、传播阶段。系统内资源占有、频道化竞争的惯性思维也制约着事业发展。

(二)吉林广播电视台在大宣传格局工作中作用提升路径

1.立足本职,发挥主力军作用

在大宣传格局构建中,吉林广播电视台在省委宣传部领导下,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努力打造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机制为保障的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1)打造精品力作,提升主流价值引领力和影响力

提高舆论引导力、服务大众审美、多出精品力作是省级广电媒体的职责,同时也是实现媒体价值、提升媒体影响力的有效手段。吉林广播电视台要求每个频率、频道都要在形成品牌效应节目、品牌效应活动、品牌效应主持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有品牌效应的全网互动服务平台。

(2)强化技术创新应用,发挥技术支撑和引导作用

根据当前媒体发展趋势和节目创新需要,技术人员要融入节目创新团队,根据实际需要,提供节目生产技术方案并及时增设必要技术设备,做好新设备的应用管理,最大限度用好用活技术功能。与高校、企业加强交流合作,加强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同时,要做好针对新设备应用、新媒体理念等方面的人员培训,重视人员技术储备,努力做到技术能力和思想意识的双提升。

(3)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积极落实头条常态策划机制,实行周策划、月策划和季度策划制度,探索推出重大主题报道“项目制”。“天天见核心、条条见精神”已成为吉林广播电视台新闻宣传的鲜明特色。深化媒体融合,推动“中央厨房”机制和效果上档升级,健全全媒体报道和应急报道体系。加强融媒早会沟通协调机制建设,实现集中部署、协同采集、多层多键分发的宣传机制,形成新闻宣传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同频共振。同时,进一步完善应急报道工作流程、指挥体系和队伍建设,构建行之有效、快速反应、高效畅通的应急宣传体系。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让新闻宣传报道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同频共振。

2.搭好平台,拓展主阵地优势

(1)推进卫视频道信号全网落地传播和各广播频率节目到达率

2020年吉林卫视保持覆盖人口10.61亿人,覆盖区域稳步增加;IPTV信号传输实现标清100%覆盖并逐步增加高清覆盖;以收听率相关数据为参考,吉林广播电视台对各频率重点节目受众定位进行重新划分,有针对性地对节目内容进行优化升级,提升节目收听到达率。

(2)强化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

吉林广播电视台以视听新媒体中心现有平台为基础,集纳IPTV、“天池云”平台、沐耳App等资源,启动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相关工作,丰富完善组织架构,明确运营流程,打造全网宣传推介互动服务平台。借助吉视通、吉林融媒等优质新媒体平台,汇聚全台采编力量,协调调度大宣传格局中各条战线的宣传员进行融合生产,探索新技术在产品创新中的应用,打造资源共享、协同高效的大宣传平台。

(3)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力度

积极做好国际文化项目推选。以“丝绸之路影视桥”项目为依托,升级对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FM的合作传播。着力打造宣传吉林“千百十”项目:“千”即全年在央视和央广对吉林正面宣传报道上稿合计达到1000篇,“百”即全年在央视和央广的主要新闻节目(央视为《新闻联播》,央广为《新闻和报纸摘要》和《全国新闻联播》)当中上稿分别达到100篇,“十”即全年在央视和央广的主要新闻节目(具体同上)当中分别播发总和达到20条的头条、单条或上提要报道。

3.做好服务,打好战略主动仗

(1)强化“交流提升服务、服务创造价值”的理念

吉林广播电视台把媒体的服务职能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合理区间内为节目平台搭建更多服务窗口,把为民服务、为基层服务作为平台建设的核心,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在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统一领导协调下,尝试建立我省大宣传格局下的“投稿网”,各级宣传主体、宣传员共同参与,让信息资源互动在大宣传格局构建中起到“粘合剂”的作用,打破区块分割,打造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省域宣传大格局。

(2)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着力点,做好技术支撑和服务

吉林广播电视台着力打造“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新媒体大数据中心及覆盖全省、功能完备、互联互通、运行顺畅的一套网络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形成良性发展的新媒体生态圈,实现全省“一盘棋、一张网、一键通”运行模式,打通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最后一公里”,为大宣传格局在宣传渠道建设、宣传手段创新方面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3)发挥专业优势,做好人才培训

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的重中之重是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吉林广播电视台在内部人才队伍强化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强与业界和学界的联合交流和业务研讨,推动理论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发挥专业优势,面向各级宣传员、宣传干事举办意识形态、理论宣传、舆论引导、技术应用等专题培训。同时,在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统筹指挥下,对各级宣传主体在宣传推介、技术引导、成果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扶持。

结语

面对信息化发展新趋势和意识形态领域新态势、新要求,作为大宣传格局建设主力军,省级广电媒体要坚决守好主战场、打好主动仗。在当地省委宣传部门的统一领导下,以系统化思维、一盘棋思想,对内坚持系统谋划,守正创新,激发内生动力,解放生产力;对外强化引领,主动担当,做好技术支撑和政务服务。

猜你喜欢

吉林格局广电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大有作为
“秦岭之巅”真的高不可攀?——不,关键在于思维融入“大格局”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于潮流 问格局——FCTA的2019雕镌时尚
吉林卷
广电新媒体发展需要“融合”什么样的人才
广电媒体跨界经营的三种模式
吉林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