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树造林技术与养护措施

2021-12-03

广东蚕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植树造林管护树种

康 兴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吉安 343000)

近年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在林业工程中,如何应用科学的植树造林技术及抚育技术,有效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是目前行林业单位重点研究的问题。唯有结合地方林业工程实际,加强对植树造林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做好苗木的培育、管理、养护工作,并科学做好林业工程的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工作,确保植树造林的质量,才能从源头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型社会的建设。文章对植树造林的技术应用,以及植树造林过程中涉及的培育和养护措施的实施进行简要阐述。

1 植树造林技术

1.1 育苗地的选择与整理

植树造林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苗木的生长,所以,必须从全盘考虑,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管理上,每一个细节上都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做好苗木培育的第一步是要科学选择育苗地。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之前,首先要对即将植树造林的地块进行全面考察,然后结合考察情况采取科学的规划方式。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土壤特性、气候因素等,结合需要培育的苗木做出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如选择适合的树种种类、植树规模。要综合地势、水源、光照等条件选择育苗基地,只有好的育苗基地才能培育出壮实的苗木。育苗地选好之后便要着手整理苗床,首先要清除苗床中的杂物,为树种的发芽、生根创造好条件;其次要对土壤采取科学的灭菌措施,这样能有效防止和减轻后期的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为后期的抚育和管护打好基础。所以,灭菌措施尤为关键,通常播种前一周是最佳的土壤灭菌时间。此外,为了保证后期苗木的快速生长,苗床整理完成后,要结合土壤以及情况各类进行堆肥,以保证充足的养分支持。土壤的PH 也尤其要关注,因为它会对苗木的生长造成显性的影响,唯有将PH 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才能更好地促进苗木的快速生长。调节土壤的PH,一是可以通过利用碳酸钙、细石灰等来调节土壤酸性,二是可利用亚酸亚铁、有机肥等也能够有效地调节土壤的碱性。

1.2 苗木种子的选择与处理

种子是保证林业工程质量的关键,质量好的种子意味后期苗木的成活率与成长质量有一定的保障。所以,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好种子质量关,在选择树种时,要筛选有一定资质的树种供应商,确保树种的优质性。同时也要严格按照树种的检验标准进行来料检验,从源头上避免劣质的树种流入种苗培育基地。此外,也要禁止使用带有病虫的种子以及其他繁殖材料[1]。其次要对种子进行科学的催芽处理,比如用温水浸泡种子,可以有效地促进其出芽的同时,还能起到很好的杀毒除菌作用。通常在植树造林时也会需要一些特殊的树木品种来调整生态结构,所以对于这些特殊树种,比如休眠期长的种子,可采用机械破皮的方式或是去油、去蜡等手段来催生种子使其发芽。

1.3 苗木的播种

催芽妥当后便可根据天气情况来确定合适的播种时间,就我国多数地区的气候而言,通常春季更适合苗木的播种与生长,因为春天正是万物复苏和生长的重要时机,无论是温度,还是湿度等各方面的综合条件都更适合苗木发芽和生长。播种之后要随时监测苗床的水分,在雨水不够的情况下及时进行人工灌溉,如果春季气温过低要进行覆膜保护,一是锁住土壤水分,二是有效抵制杂草和虫害,提高种子的生长速度。

1.4 苗木的移植造林技术

苗林的移植造林首先要把握好移植的时机。春季温度逐日上升、万物复苏,正是移植造林的好时机,植树节定在每年3月也正是这个道理。苗木移植的方式直接影响成活率,传统的移植方法有穴植和沟植,随着现代林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移植机器能更好地保留苗木的完整度,有利于增强苗木移植后的光合作用[2]。移植完成后要及时浇水,帮助苗木更好地扎根成活,同时要视情况有针对性地实行施肥管理,以弱树要多施肥、壮树少施肥为原则,个别营养不良的树木可采取输液的方式助其恢复生机。

2 养护措施

2.1 采用科学的抚育措施

经过前期的播种、移植成林后,植树造林进入重要的养护环节。在森林的养护上,第一要结合树木的特点,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第二要调整林木结构,比如,苗木生长过密的地带,要采取间伐的方式增加通风和透光率,因为林木过密很容易因卫生状态不好而产生病虫害,而对于林木过疏的地带,要及时补植,否则容易滋生杂草、藤蔓等,影响树木的生长;第三是要在恰当的时机科学调整树种结构,以保证森林结构的总体平衡;第四,在幼苗期还要视情况进行除草、施肥等操作,这样可以及时了解树木的生长情况,对不足的地方早干预,以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第五是要及时清理病死、枯萎、长势差、无生长前景的林木等,以提高森林的通风率和透光率;第六是要结合树木的特点来改善其生长环境,比如通过喷洒有效的药物来防病虫害,帮助树林在健康的环境下快速生长。[3]

2.2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2.2.1 应用现代化防治手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来临,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对林业工程进行病虫害防治已经成为当前林木管护中的重要手段。现代化防治手段具有直接、高效、全面、智能等优势,而且现代智能化的防护设备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首先,在预防上,先进的智能化设备能够对大面积的森林进行巡查,起到很好的早发现、早干预作用。其次,在防治效率上,如飞机喷洒灭虫药是传统人工防治效率的数百倍,显著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病虫害起到很好的扼制作用,防止病虫害的进一步蔓延。所以说,现代化防治手段对于林业工程的建设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2.2.3 生态防治手段

植树造林的初衷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在病虫害的防治上也要积极落实生态理念,采用生态化的防治措施巩固生态工程成果。一是从药物上落实生态理念,比如采取动物或植物性的无公害农药,采用飞机防治,以减轻化学农药对生态的破坏[4];二是利用生物系统进行防治,如发挥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用,采用人工结网等方式,还可以释放害虫天敌等;三是采取物理防治的方式,主要从种子上着手,对树种进行有效的灭菌处理。使树木具有较强的病虫抵抗能力,或是以化学药剂涂抹树干预虫卵;四是要采取封山育林的方法,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森林环境的影响,更好地完善生物种群,增强树木抵抗病虫害能力。

2.3 落实管护机制

林业工程建设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为了确保林业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安排足够的专项经费,落实林业工程管护机制,协调解决林业工程建设和病虫害防治中所产生的矛盾与问题[5]。因为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必须持续关注与管理,才能实现林业工程最终的生态效益。首先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职责。比如,以片区为单位,指定管护人员与责任人,为了更好提高管护人员的工作热情与责任心,要结合管护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将薪资待遇与管护质量相挂钩。除此之外,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也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监管管护过程,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林业工程建设的管理作用。

2.4 强化宣传,提高森林的防火能力

一直以来,火灾都是严重威胁植树造林成果的最重要原因。山火对森林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我们常在新闻媒体中看到或听到此类火灾新闻,比如之前的澳洲山火,我国20世纪的大小兴安岭山火,这些火灾事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巨大,同时还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以及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严防森林火灾一直是林业工程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而火灾的发生除了极少数的自然因素外,多半是由人为的疏忽引起,一个烟头就能够让成千上万亩的森林毁于一旦。火灾重在预防,预防的前提是意识的提高,所以,唯有采取不同的方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或途径来加强宣传,强化人们的火灾预防意识,才能有效避免火灾的发生。要深入群众,全面宣传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火灾的危害、预防火灾的有效方法、发现火灾时的处理措施,等等,为了提高群众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可以通过有奖竞答的方式来增强群众的学习主动性。除此之外,还要增强群众的实践操作机会,比如手把手教会群众使用灭火器,掌握逃生的方法等,通过意识、理论、实践等方面切实提升群众的预防意识。[6]

3 结束语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对植树造林技术与养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植树造林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与时俱进,转变和完善管理方式,通过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实施科技推广以及创新等手段,实现林业工程建设主体多元化,使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推动我国林业工程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管护树种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不同地理尺度下中国城市绿化树种多样性的均质化特征
植树造林 保护家园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谈如何做好海伦市天然商品林管护工作
植树造林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