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种子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21-12-03王广松

广东蚕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虫害农作物作物

王广松

(河南省唐河县种子技术服务站 河南南阳 473400)

由于我国地域广博,不同的地区会存在气候差异,地理环境有所不同,土壤成分也各有区别,这对种子的种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高产农作物是指在保证种子高质量的基础上,很大程度提升农作物产出的数量。由于我国的耕地面积较大,城市人口众多,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粮食需求,国家推出高产栽培的技术。本文探讨的就是将高产的栽培技术应用于农业种子,使农作物得到丰收。

1 农作物种子栽培前期的准备工作

1.1 根据地理因素选择适宜的作物种子

因为我国的地理环境较复杂,种植区域较多,气候条件差异都较大,所以在一些农作物的栽培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地理因素,选择合适的种子。不同的土壤中存在着不同的化学物质,不同的化学物质对作物种子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根据不同的土壤因素合理地选择作物种子,能够使农作物得到高产。由于南方比较温暖,没有极寒极热的天气,土壤的酸碱度也偏中性,所以大部分的种子只要是在肥沃的土壤中,作物都能够高产[1]。而北方季节气温差异较大,所以技术人员应该对作物种子使用高产栽培技术,不仅要多施肥、多浇水,还要让种子多吸收阳光,这样才能取得高产。

1.2 做好前期的种子甄选处理工作

在播种前,要对作物种子进行选择,选择优良的种子,摒弃营养不良的种子进行栽培。对种子的挑选直接影响到种子发芽和幼苗自身的生长情况,最后会决定农作物的长势,这些也是能够决定农作物高产的重要因素。在挑选完种子,还要考虑农作物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遭受虫害的问题,所以在种植之前可以对种子进行拌药,将种子与一些农药掺杂在一起放置一天,使农药能够完全融进种子里[2]。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种子未来遇到虫害的概率,使种子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保证作物产量。

1.3 精耕土壤,调节肥力

要想让农作物高产,不仅要注重种子自身的品质,还要对农作物生长的土壤进行调整和培育,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供农作物生长。在对土壤进行培育时,应该保证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对农作物起到优化的作用。农业人员可以不定期地给土壤进行修整、浇水和施肥,这样可以改善土壤性质,使农作物生长发育得更好,从而提高农作物生长的质量。还有一种做法,在土壤中混入一些草木灰、尿素,以增加土壤的营养,也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最终可以使产量大大地提高。

2 种子播种后的管理措施

2.1 合理搭配,合理种植

要根据不同的农作物生长习性进行科学的种植,比如在土壤中种植红薯的时候,可以先将土壤进行分行,每行都要凸起,在凸起的部位种入红薯,这样可以让红薯全方位地接收到阳光的照射。种植大蒜的时节一般都是入冬前期,将蒜瓣插入土壤后对土壤进行浇灌,浇灌几天后再对土壤进行盖膜,盖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蒜瓣能够在冬天抵御严寒。为了让大蒜能够有一个温暖适宜的生长环境,还要在膜上撒一些土,避免大风将膜吹走。农业人员在种植时一定要深度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为了减少土壤种植面积,可以同时种植两种习性相差不大的农作物,这样可以对土壤进行有效利用,还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农作物的产量[3]。

2.2 对播种后的种子进行保护

播种后,还要对土壤中的种子实施合适的保护措施。由于北方冬天温度比较低,所以农业人员在入冬前期对种入的农作物都会进行盖膜处理。有一些地区会种一些蔬菜水果之类,但是由于冬天比较寒冷,如果直接反季节的种在露天的土壤中将会使这些蔬菜和水果长不大,致使它们的产量较低。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业人员就会为这些蔬菜和水果建造一个能提供适宜的温度的大棚,并定期地给大棚中的农作物进行施肥灌溉,照给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会很大程度上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还有一些海拔较高的高原地带,由于日常的阳光较强烈,所以农业人员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也会给农作物建筑大棚,大棚的作用就是遮挡部分阳光,避免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遭受到强光的干扰,也能促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3 对农作物进行科学施肥

农作物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离不开土壤提供的营养,只有确保土壤提供足够的营养,才能够使农作物最终达到高产。由于我国耕地面积较大,土壤性质也有所差异,各个地区的土地肥力指标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农业人员无法根据这些问题来制定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各区应该根据本区域土地肥力指标来对土壤进行施肥和灌溉,对那些肥力不足的土壤,在后期进行合理的施加肥料,以此提高土壤的营养,让农作物在一个舒适、营养充足的土壤中成长发育,这样才可以使农作物取得高产。

3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3.1 前期田间管理

在农作物种植前期,农业人员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种类和当地的天气情况对田间进行合适的修整和管理,为农作物提供一个营养充足的生长环境。如果要在土壤中种植小麦的话,可以进行提前补苗,避免后期因为缺苗而影响小麦最终的产量。根据要求对土壤进行合理的调整,对土地进行翻修,对那些结块的土地进行敲碎和铺平。然后就是对土地进行追肥,补充营养,保证种植农作物的每一块土地都有充足的肥力和水分,避免某些农作物由于营养不一样导致生长不规则。在种植小麦的时候,还要对土地进行提前的除草工作,调查那些杂草丛茂的土地的化学性质,运用合适的除草剂进行除草,保证不对土壤造成伤害。农业人员只有根据此制定合适的方案方针,才能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一个科学的环境,为将来农作物高产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2 中后期田间管理

在农作物种植的中后期,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对农作物进行施肥和灌溉。如果作物生长情况不乐观,出现枝叶发黄、苗小等情况,大部分都是由于农作物的营养跟不上,农业人员应该根据农作物自身的性质去选择合适的化肥。在农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比如开花时期,就要对其进行大量灌溉,是为了让农作物健康生长状态能够更持久。农作物结果之后就会需要大量的营养和水分,这时农业人员就要关注防旱,一定要给农作物足够的营养并灌溉大量的水分。农业人员也要根据当时的地理环境和天气因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时所需要的营养和水分进行及时调整。

3.3 重视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在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因为地区的土壤肥力较好,农作物种植的密度较高,会面临病虫害的严重问题。若农业人员忽视了对农作物的抗虫抗病处理,没有定期地为农作物打虫药,就会导致农作物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抗击虫害,会使一些害虫变多,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给农作物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农业专家在前几年根据农作物的虫害问题提出了一个专业方案:对害虫要进行“一喷三防”的做法。“一喷”指的是害虫首次出现时,农业人员要对害虫进行打药,用农药去杀死害虫;“三防”指的是打过农药之后,还要对农作物注射某些抗虫药物,使农作物本身能够预防虫害的危害。在春天的时候虫害发生概率较高,所以农业人员要加大对虫害的处理力度,为农作物最终能够达到高产奠定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又是农业大国,耕地面积较大,农业粮食会输送世界各地。为了让人们能够放心去使用粮食产品,保证人们的健康安全,所以我国农业有关部门一直非常重视农作物产品的质量问题。还提高了对农作物的高产问题的重视度。要想农作物取得高产,就要对农业种子采取高产栽培技术。

猜你喜欢

虫害农作物作物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覆盖作物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专题性作物博物馆的兴起与发展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