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21-12-03李书华王振丽

广东蚕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耕地环境保护农民

李书华 王振丽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切实保障各项生产、生活顺利开展和实施的重要基础性条件,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利于实现生态平衡,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本身是一个农业大国,为了实现农业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进一步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也要针对生态结构进行合理调节和配置,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优化,同时促进农业现代化以及科学化发展[1]。

1 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1.1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在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要针对农业生态环境采取合理及科学的措施,进一步加强保护工作,其中,一大关键性任务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所需要的粮食产品。此外,畜牧行业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具备丰富的粮食。我国一些地势相对较高山区或者是草原地区对于土地资源缺乏合理及科学利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甚至还造成了一部分区域出现了土地盐碱化问题。城市周边区域也会进行养殖场建设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会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此外,发展农业经济过程中还忽略了对于资源以及环境的保护,对于地下水进行无节制开采以及利用,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2]。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日益发展,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然而,我国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另外有一部分农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在发展农业过程中一味为了利润过度使用各种农药以及化肥,等等,造成了土地盐碱化问题。为了促使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加需要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但是当前依然存在一部分区域过度开采森林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的平衡性,不仅仅造成地表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同时也很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3]。

1.2 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为了进一步强化农业生态保护工作,实现农业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需要工作人员对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进一步加强研究。最近几年,我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现象以及问题,生态环境遭受恶意破坏和影响。一部分地区虽然在农业产品数量上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生态系统却出现了失衡。从长远来看,也会导致农民经济收入逐渐下滑。另外,城市和乡村之间差距没有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利于提高农业发展的整体效益[4]。

2 保护生态环境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1 进一步强化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目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属于生产的主力军,只有农民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够实现农业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当地政府以及农业部门,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广大农民群众具备环保意识,同时促使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开展宣传工作过程中,为了提升宣传效果以及宣传质量,需要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力度,可以通过广播电视进行宣传,同时也需要充分利用好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让宣传工作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5]。最近几年,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工具。通过移动网络方式进行宣传,不仅具有较高的效率,而且其成本相对较低廉,性价比较高。尤其是在目前,短视频软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火山小视频、快手小视频以及抖音视频都有着大量粉丝,通过短视频软件可以宣传生态环保知识,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结合当前农业实际发展状况,也需要制定合理以及科学的培训计划。我国大多数地区都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环保培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广大农民群众农业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与此同时,对于当前的政府来讲,还需要构建专门性以及专业化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小组,在培训工作中还要渗透农业环境保护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广大农民群众打心里了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价值和重要意义,让每一个人都具备农业环保责任感以及使命感[6]。

2.2 构建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促使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和优化,需要强化绿色生产工作以及城乡企业清洁工作,这是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的一大重要途径。要在环境没有受到污染之前采取合理及科学措施加以预防,不要等到环境被严重破坏与污染之后才采取措施进行补救。要求统筹规划城乡企业结构,并且要促使农业环境被严重破坏局面得到有效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农业实现可持续以及绿色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另外,也需要在我国范围内广泛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和推广垃圾分类政策,不管是对农村地区还是对城市地区来讲,都需要贯彻以及落实垃圾分类政策,不仅仅只是局限在垃圾分类方面,还更加需要做好垃圾处理工作,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我国农村地区需要进一步增强沼气的利用率,避免农村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和空气受到污染,也避免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目前要在基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经济收入水平。此外,要充分考虑农业用水方面问题,逐步建立起水资源循环利用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自身节水意识,避免浪费任何一滴水。同时,要保证水资源保护工作能够严格地落到实处。

2.3 不断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和污染,整体不容乐观,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不仅仅需要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同时,还需要结合现实状况逐步完善和建立相关法律和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改良和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环境的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2.4 进一步加强农业耕地资源妥善保护

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一项基础性的资源就是耕地资源,但是,如今的耕地资源正在日益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导致了农产品收成大幅度缩减,农民收入降低,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造成了恶劣影响。因此,当前就需要针对耕地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以及开发利用,避免出现耕地退化或资源浪费问题。要求从保护耕地资源的角度出发,不断采取合理及科学措施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当地政府来讲,也需要严格管理农村用地,坚持底线,农村耕地坚决不能被占用,切实做好农村农田建设开发工作。另外,也需要进一步做好农村用水管理和规划工作,促使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避免出现水资源过度浪费问题。同时在实际灌溉用水过程中,也需要加强高科技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广泛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在灌溉过程中水资源的过度流失。实际灌溉过程中也可以采取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技术,它能够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作物健康、稳定的成长。

3 结语

在当前我国农业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农业实现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都是国家日益关注的问题,需要各区域相互配合,采取合理及科学化的措施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开展强化保护工作。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必要条件。发展农业经济过程中,需要农民具备较强的生态环保意识,并且需要相关部门切实做好各项宣传工作,逐步构建起相对良好以及完善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要针对农业耕地资源进行合理及科学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规避资源过度浪费问题,避免对环境造成重大的压力。对于有关部门来讲,更加需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和领导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农业生态环保管理效率不断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耕地环境保护农民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环境保护
耕牛和农民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