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政策下农旅文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2021-12-03王艳荣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康精准融合

王艳荣

(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3600)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其作为新时期农村改革开发发展的方向重点。在此背景下,如何让精准扶贫基本方略落实落地,如何才能实现精准扶贫工作更好的助推乡村振兴,这些问题既是实践问题,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学术问题。

1 乡村振兴的基础起点:精准扶贫

在新时期,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精准扶贫就是重要保障。“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将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因此,扶贫工作贵在“真”要秉持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求真务实,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为广大贫困人口做实事。杜绝形式主义,少搞一些“盆景”,少些“面子工程”。要真切做到为百姓谋福利,为社会谋发展。精准扶贫共四项机制,分别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精准化理念为其核心要义,要求将精准化理念作为扶贫工作的基本理念,即做到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贯穿于扶贫工作的始终。

2 乡村振兴的价值取向:全面小康社会

2.1 实现全面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此,我们要认识到,实现全面小康不仅要看经济总量,还要看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不仅要看平均数,而且要看大多数。这不仅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的“小康”,同时也是我们老百姓关心的真正“小康”。这是我们党对“小康社会”的深刻认识,牢牢把握住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2.2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对发展之间对矛盾”这一重大判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是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升级版,更是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的背景下,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的。农业必须强、农村必须美、农民必须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不正确的;立足于我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才是准确的现实之策。

3 乡村振兴的衔接模式:农旅文融合发展

农旅文融合,即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融合发展。融合,就是伴随着农业产业持续的良性发展使其外延不断扩大模糊并开始跨越传统农业产业范围,拓展业务,与其他产业相互交融从而达到改变产业链的过程,同时,其他产业的部分要素也延展其产业边界在农业产业上得以应用,对相应融合功能模块进行创新再发展的过程。以达到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产生1+1>2的效果。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传统农业的发展传承新模式助力乡村。

基于资源平台的条件下,为旅游产业的产业链中融入农业产业的新生功能,如休闲观光体验等要素,进而在此基础上诞生出农业旅游类项目,随之此类项目产业及其衍生农副产品的繁荣,也会对旅游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产生影响,随着产业融合的良性循环,继而以此正确导向开设出具有农村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农旅文产业链,并将旅游文化宣传消费等功能赋予农业产品中,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吸引力,满足地方与游客的双重需求。

3.1 资源禀赋

武乡县位于太行腹地,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县、国家生态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绿色名县、“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是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齐名的革命圣地,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以其蕴含的丰富历史资源,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在抗战时期,此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良好的群众基础,使得八路军总司令部在这里安营扎寨。从1939年到1942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曾在这里常驻,部署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留下了无数的遗物遗址,武乡人民、太行儿女与八路军一起,共同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

根据当地的文化旅游优势,武乡县充分发挥红色历史文化的资源优势,以弘扬太行精神和传承八路军文化为依托,目前,拥有总投资2.2亿元的八路军文化园和总投资1亿元的游击战体验园持续对外开放;投资1.5亿元的大型实景演出《太行山》已正式上演。同时,坚持文化旅游拉动农业发展,推动武乡当地优势农业资源的融合发展,使武乡的小米和花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并远销各地,农旅文融合发展,以文旅拉动农业需求的发展理念,为武乡小米的销售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形成“好大米在武昌,好小米在武乡”的良好口碑。

3.2 发展理念

3.2.1 依山傍水回归自然

武乡县依山傍水,自然资源优越,其乡村规划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如推进太行龙湖及周边板山、凤凰山、千佛塔石勒寨等,组成了绿色、古色资源开发。水库旅游是集水工建筑、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把太行龙湖建成优美的文化教育、山水景观、绿色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3.2.2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习近平强调:“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武乡县深厚的革命底蕴支持着老区人们的不断前进。其中最为瞩目的革命文化当属抗战时期我党在此作战形成的“太行精神”。具体内容包括: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同时还有在此留存的“八路军文化”广为传唱。武乡县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小米产业的资源禀赋结合当地八路军文化优势,打造出“小米加步枪,好米在武乡”的特色农业品牌。

3.2.3 践行绿色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新时期以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提出,以及国家产能转型战略调整后,武乡县从过去的全县经济以来煤炭产业为主,转型升级,积极开展从绿色生态领域拓展本县经济,努力学习和发展其他各种技能和产业来配合和完善武乡整体发展。例如,以李裕村为代表,全村人民按照“魔术”为核心,结合田园与红色文化的新模式。另有大河西的漂流活动,石壁的滑冰场也都有了较好的发展,引客无数。在八路军文化园中,游客在参游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到“当一天八路军”的活动中等。以上既节约了资源,又发展了经济,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3.3 助力乡村振兴模式与经验

3.3.1 精准脱贫筑牢乡村振兴基础

随着武乡县倾全县之力投资近 6 亿元实施了八路军文化园、游击战体验园、 《太行山》 大型实景剧“两园一剧”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投入和开展,文化旅游带动农业的不断发展,全县小米产业也红红火火。基层管理强化。村干部配备到位,严格实行为民服务全程办理。武乡县终于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这顶沉重的“帽子”,为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小康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3.3.2 思路清晰布局乡村振兴图景

乡村振兴的五个目标中,产业振兴是源头、是基础。山西长治市委积极相应十九大号召,提出“弘扬太行精神,让红色文化基因在上党大地代代相传”。革命历史型题材的大型真人实景剧《太行山》、集合历史遗迹教育与当地乡村特色文化体验于一身的八路军文化园、科技手段沉浸式再现历史的大型主题公园。

3.3.3 搭建平台支撑乡村振兴载体

坚持“立足山西、辐射周边、影响全国”三步走战略,充分发挥网络直播大众媒体等作用,完善平台构建,积极参加各地展销会,良性宣传,合理推广。同时与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的连续举办齐头并进,用农旅文融合再生乡村活力,营造品牌效应,打造优质武乡的美誉。

3.3.4 落实农旅文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牢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推进本地乡村农业与文化旅游良性融合。以“两园一剧”为依托,武乡县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快捷酒店,严格把控“农家乐”标准质量;提升景区服务模块,融合教育娱乐体验于一体,寓教于乐,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农村、红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宜居环境。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武乡人民用勤劳与智慧走出了一条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道路,让武乡绽放出闪耀的光彩!

猜你喜欢

小康精准融合
我家的小康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我家的小康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融合》
小康之路
精准的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