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砚古诗词艺术歌曲《凤求凰》的吟诵特征

2021-12-02郭博理

艺术品鉴 2021年33期
关键词:古体诗格律声调

郭博理

音乐在吟诵中极为重要,毕竟节奏性、韵律性、形象性是传统吟诵的三大音乐特征。但是,传统吟诵强化了语言的声音意义,其本质就是语言艺术。和语言相比,传统吟诵中的音乐始终居于语言之后,排在第二位。二者的关系一旦颠倒,将语言为主转化为以音乐为主,吟诵就变成了歌唱。

李砚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凤求凰》歌词出自《存见古琴曲谱辑览》收录的《文君操》——《风宣玄品》中,其琴谱的歌词是:“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那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这沦亡”。

此诗词作品用通体比兴的手法描写“凤求凰”,短短几句话却饱含男女间火热的爱恋、高雅的情趣,默契的思想。李砚采用现代作曲技术为同名诗进行谱曲并编配伴奏,他在遵循一定传统吟诵规则的基础上,采用D 羽雅乐七声调式去展现骚体诗的诗辞韵律,使音乐旋律的律动与诗词的句式结构完美融合,让歌曲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歌词文本的吟诵风格

《凤求凰》的歌词极富楚辞骚体的风格,其句式结构为:两句一组,在每一组第一句的末尾加一个“兮”字,具有“以声节之”的吟咏特征。但是,因为缺乏了《九歌》体每句中间的“兮”字,代之以“之”(有美人兮,见之不忘)、“那”(将琴代语兮,聊写那衷肠)、“这”(不得于飞兮,使我这沦亡)等虚词,读起来就少一些《九歌》体宛转悠扬的歌唱感。其实,古代诗词文赋的语音表达主要有四种形式:“唱”(有相对稳定的音乐旋律,语言韵律借助音乐律动来表现,强调音乐意境的展现)、“吟”(有简单的音乐旋律,音乐是语言的辅助,强调语言的声音意义)、“诵”(没有音乐旋律,注重语言韵律和情感抒发,强调咬字、吐字的准确性)、“念”(没有音乐旋律,节奏自由,比较口语化)。所以,如果说《九歌》体更适于“吟唱”,那么骚体就更方便“吟诵”。只是,这个“吟诵”更偏向于“诵”,虽然音乐韵律不如《九歌》体强烈,但是,它有其特定的语言声调韵律。

我们都知道,汉诗最基本的特征是押尾韵,押韵是诗词韵文最重要的事情,它不仅仅起到重复和结束的提示作用,还有助于理解诗文的情绪内涵。所谓“三十平声韵各有性格”,可见古人用韵不是乱用的。《凤求凰》歌词风格属于古体诗,虽然不像近体诗有严格的平仄格律,但其押韵十分讲究。这首词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十三辙归韵的话,压“江阳辙”,韵脚依次是“忘(去声)、狂(阳平)、凰(阳平)、墙(阳平)、肠(阳平)、徨(阳平)、将(阴平)、亡(阳平)”,而以上韵脚字虽韵头不同,但按照普通话吟诵押宽韵(韵腹相同)的规则,这个“江阳辙”的押韵可是极富韵律之美的。同时,按照诗文韵律平仄规律,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阴阳上去”四个声调中,阴平(一声)、阳平(二声)声调为平,上声(三声)、去声(四声)为仄。所以,纵观《凤求凰》全词,除了“忘”是仄声,其他韵尾字的声调都是平声,整首词的声调压平声韵。按照吟诵“平长仄短”的规则,整首词实在是太符合徐健顺在《吟诵的规则》一文中强调的“吟咏是‘长言之’,韵字拖的尤其长”这一吟诵特征了。

其实,古体诗的吟诵不是遵守平长仄短规则的典范吟咏。平长仄短的规则,只适用于格律诗词文。那么,如何吟诵古体诗呢?很重要的一个解决办法就是“格律”化,正如上面《凤求凰》的歌词,每一组第一句末尾加“兮”,使其产生“以声节之”的稳定律动感;同时,每句词尾采用音调统一的相近韵脚,依字行腔,进一步加强歌词的“格律”性。

二、音乐旋律的吟诵特色

近体诗平仄相间的诗词格律基本原则,是为了追求诗词旋律的跌宕起伏,吟诵时只要跟着格律走,旋律自成。但是,古体诗没有特别规整的格律,即便适当进行“格律”化,诗词主旋律还是不如格律诗那么稳定,因为我们不清楚上下两句的平仄关系,这就可能造成每句的旋律各不相同。当然,我们可以遵循“依字行腔”的原则进行吟诵。不过,要凸显诗词作品的主题,在固定主旋律基础上,展开应该是更合适的选择。所以,古体诗吟诵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规则就是“多调回环”——同一旋律发展起来的几个高低不同的,有密切关系的曲调(数量上,2 至4、5 个调,以3 个调居多,按照音高从高到低,依次为上调、中调、下调)循环往复。我们都知道,重复、变奏、展开、对比、再现,是音乐主题旋律发展的五种手法,而古体诗文吟诵的“多调回环”实际上就是再现手法。具体到不同的古体诗吟诵中,主旋律的发展以展开手法中的“模进”和变奏手法居多。

歌曲《凤求凰》音乐主题旋律的发展,通过8 个乐句完成:

从1、2 乐句(图1)的旋律走向,可以看出,第2 乐句旋律线条的发展是第1 乐句旋律线条向下平移纯四度模进。

第3 乐句(图2)一开始,旋律音程直接往上,迅速爬升一个纯四度,以变奏的手法继续推进音乐主题,其音响不断抬升的感觉,完美地契合了歌词“凤飞翱翔”。接下来的第4 乐句(图2),“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满怀的惆怅伴随着旋律线条不断下行,跟第2 乐句形成往上大二度的模进关系。所以,从音高上看仿若是第2 乐句跟第3 乐句的关联乐句,就像古体诗吟诵时,在几个基本“调”(古体诗吟诵的主旋律)之间会有过渡性的钩连调。

图2 《凤求凰》3、4乐句

第5 乐句(图 3)从音高上看,就像是古体诗吟诵中的“上调”,因为它的旋律以第4 乐句尾音6 的高八度进入,并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下行,跟前4 个乐句呈变奏关系。

图3 《凤求凰》第5乐句

第6 乐句(图4)跟第4 乐句的作用一样,从音高上钩连第5 乐句和第7 乐句(图4)。5、7 乐句的后半句一样,3、7 乐句的前半句则基本是重复再现。

图4 《凤求凰》6、7乐句

第8 乐句(图5)前半部分旋律,音高上首先以吟诵的中调感觉进入,随即一个小6 度大跳直接爬上高音;节奏上则以8 分音符开始,然后转为4 拍延续长音放缓速度。该乐句的后半乐句,音高上来了一个从7 到5 的大十度音程跳进,最后结束在6 全音符上,“使我沦亡”的意境就在这个下行跳进跟缓慢绵长的节奏中吟诵了出来。

图5 《凤求凰》第8乐句

三、声乐演唱的吟诵技巧

李砚的《凤求凰》就是一首以音乐为主,极具吟诵风格的声乐作品。从对其诗辞文本与音乐旋律的分析可以看出,吟诵的艺术特征全然渗透到了整个作品中。所以,如何在演唱中借鉴与运用吟诵技巧,凸显诗辞的吟诵风格与音乐的吟诵特色尤为重要。

(一)吟诵节奏的把握

吟诵的时候,为了追求动静、长短的对称美和旋律的起伏有致,我们需要把平长仄短的差异放大,这是吟诵诗词基本的平仄相间格律原则。《凤求凰》的歌词属于古体诗,但使用了骚体诗的创作风格,每一组第一句末尾加“兮”,产生“以声节之”的律动感。同时,每句词尾采用音调统一的平声韵脚,对其进行“律”化,形成相对稳定的“格律”。这样,“兮”虽然只是一个感叹词,但是因为居于节奏点的位置,需在吟诵时适当延长。李砚的旋律写作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全曲所有的“兮”都采用了一字多音的创作手法。所以,演唱“兮”时,每个相对应的音都要清晰地唱出来,不能太重(毕竟是语气词),似吟似唱。至于“江阳辙”韵尾字,作曲家采用了2 拍或4 拍的长音,进一步契合了“吟咏是‘长言之’,韵字拖的尤其长”这一吟诵特征。所以,韵尾字的演唱一定要拖足时值,并且力求稳定的音高跟归韵,不能倒字。

(二)吟诵声调的运用

“声母、韵母、声调”是汉语语音的三要素,声调不同意思也就不同,如“巴、拔、把、罢”四个汉字的普通话读音,声母韵母完全一样,其区别仅仅是声调的不同。所以,“声调”是汉语吟诵中最关键的要素。所谓“声依咏”(出自《尚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就是说咏唱之声依据语言的音调进行高低起伏的变化。在声调与音程的关系上,字音声调与旋律的相对音高和音程走向相符合。不同声调的字音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旋律高低起伏的吟诵腔调。李砚的《凤求凰》是结合字音“声调”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在“依字行腔”上,需要特别注意字音的音高走向,牢牢把握住诗词的吟诵腔调。比如,按照普通话四声调五度标记法(表1),“狂(35)、凰(35)、墙(35)、肠(35)、徨(35)”,都是阳平,按字音走向,在演唱时需根据旋律走向,适当增加短促的前倚音(类比于阳平声调“35”)做润腔处理,使歌词字义清晰明了,诗词吟诵意蕴悠长。更有意思的是,“忘”按照普通话四声音调应该读去声(51),但作曲家在这个字上却使用了一个大二度前倚音(见图1 第2 小节),使“忘”字有了阳平声调“35”的感觉。这样,整首歌曲演唱起来就更具诗词吟诵的格律感了。

表1 五度标记法

(三)吟诵“腔音唱法”的借鉴

上面我们强调了“声调”在汉语吟诵中的关键作用,实际上,依据语言声调进行咏唱,也是中国传统音乐里“腔音”的主要生成背景。“腔音”是在音高上具有变化的单独的一个“音”,不同于西方专业创作音乐中“音高不变的音”,这个变化的“音”,在整体上具有“腔”的空间感。一个“腔音”内部,音高的时值长短、力度强弱、音色层次都可能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次数不一,形态多样;变化的方式多为渐进式、滑进式,“倚音” “滑音” “颤音”等装饰音就生动描述了“腔音”的音高变化方式。

吟诵的时候,使用“腔音唱法”,才能“字正腔圆”,真正凸显传统吟诵的韵味。比如《凤求凰》的韵尾字“凰”,在歌曲中有两拍,按照“腔音唱法“中的”橄榄型吐音”法,要发成“h-u-a-ng”四个部分,声母h(咬住)、韵头u(嘴型做出来)、韵腹a(嘴型保持住)、韵尾ng(留出时值归韵,不能吃音)依次发出,最强音在韵腹a,其余部分时长相对平均,唯有这样“一唱三叹”的诗辞意境才能出来。至于全曲大量使用的上下倚音、颤音等装饰音,更是有助于演唱者把握住吟诵的“腔音唱法”,调动语音的所有要素来准确表达诗辞含义,抒发情感。当然,每个装饰音的使用都要十分考究,需要在反复吟诵中,去感受诗辞的意境和情感,这样才可能对某些字、词的音乐进行“二度创作”,最终自然顺畅地将词、曲、声揉在一起。

猜你喜欢

古体诗格律声调
論詞樂“均拍”對詞體格律之投影
天台山观景(古体诗)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坐着轿车学声调
格律诗词中散文化句式小议
单韵母扛声调
“大美罗平”全国古体诗词大赛获奖作品
宫毯:所谓礼仪尽在脚下方寸格律间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