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时期河南省推进农村现代化的优势、短板及对策

2021-12-02方旖旎

乡村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十四五河南省

李 萍 方旖旎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并对此做了详细的战略部署。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对于“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

1 农村现代化的内涵

众所周知,“农业现代化”这一概念提出较早,对其研究也相对比较成熟。而“农村现代化”是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2018年做出进一步的系统性部署。因此,学术界对于农村现代化的研究相对较少,迄今也没有正式的文件来阐释“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相关专家从不同的方向解释了农村现代化这一概念。从农村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的角度出发,有些学者认为农村现代化内涵应包括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5个方面的基本内容[1]。也有学者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认为如果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就业难、收入低以及农村基础建设匮乏问题,就意味着实现了农村现代化[2]。还有学者从“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概念出发,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既不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对前者的简单延伸,而是涵盖农村产业、农村生态、农村文化、乡村治理和农民生活5个方面现代化的“五位一体”有机整体[3]。

综上所述,不同学者从不同侧面在某种程度上阐释了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但尚未形成一种统一的概念和认识。基于此,笔者认真梳理了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农村现代化应是与传统农村相对而言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即农村现代化是指农村经济发展、社会面貌、管理制度、居民生活等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转化和变迁的动态过程。在推进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从硬件方面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目标,同时要改善乡村的软件设施,达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最终实现生活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

2 “十四五”时期河南省推进农村现代化的优势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深受中共中央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就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又依据不同历史时期农业发展的需要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并实施了指导农村振兴发展的战略决策,在继续推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础上,从更深层次提出加快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举措,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截至2018年末,全省总人口为10 90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 267万人,占总人口的48%。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化率由2008年的36.03%上升至2018年的51.71%,其中2018年河南省城镇化率增幅居于全国第一。河南省农村落后状况得以显著改善,农村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

2.1 农业产业发展稳定

作为粮食大省和农业大省,近年来河南省农业发展迅速。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河南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粮食产量从2014年的6 133.6万t增加至2018年的6 648.9万t,位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小麦、花生总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2018年,河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7 759.9亿元,其中十大优势特色农业产值为4 343.3亿元,占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的56%。2018年1月,河南省政府将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调整为254家;2019年1月,河南省的公布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为794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及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农村产业融合,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提升了农产品价值,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2.2 农村居民幸福感大大提升

近些年,农村居民就业渠道增多,特别是农闲外出务工人员大幅增加,工资性收入成为他们重要的收入来源。2014年,河南省农村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为9 966元,2018年增长至13 830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0%。同时,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此外,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大大改善了农村居民的住房、出行等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居民在医疗报销、弱势群体及贫困户救助以及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都享受了很多优惠。这些都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2.3 农村基础设施有所改善

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等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河南省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步伐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在农村电网、公路、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交通方面,农村道路硬化面积在84%以上,主干道基本安装了安全防护栏及路灯。住房方面,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农村贫困户的危房基本得到改造或重建,大大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电力、网络方面,“十三五”以来,河南省电力公司累计投资607亿元用以升级改造农网,大大改善了农村用电高峰期电压不稳定的情况,使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曾经遥不可及的互联网也逐渐覆盖农村,宽带网络已普遍进入农村居民家庭,网络覆盖面积越来越广,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居民与外界的联系,为农产品网络销售创造了便利条件。

3 “十四五”时期河南省推进农村现代化的短板

解决“三农”问题关乎农村社会稳定与繁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一步。实现农村现代化就是要在产业兴旺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生态绿色发展,建立起“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同时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当前,河南省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还存在很多短板。

3.1 农产品质量和产业融合度“双低”

河南省农产品产量持续提升,但仍以传统品种居多,高质量农产品比例较小。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重视不够,缺少对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开发,也未能结合自身优势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农产品品牌效应不明显,影响了农产品的价值提升。目前,河南省农产品的开发距离实现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农业产业发展单一、产业融合度低、产业链延伸不足,导致农业价值链短。产业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趋势,第二、第三产业是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但目前河南省农业生产仍以传统的小农户经营为主,小农户在规模、资金及管理能力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导致其产业融合能力极其有限。农村各产业融合的主体结构比较单一,且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盈利能力严重不足。此外,农村产业融合的相关制度体系尚未建立完善,管理体制僵化,统筹规划不合理,执行效率低,这些都是农村产业融合度低的影响因素[4]。

3.2 城乡差距依然较大

随着城乡二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的一些差距明显有所缩减,但总体差距依然较大。从农村居民收入来看,目前一些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已接近城镇居民收入,而201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43%。要想实现农村现代化,就必须加快农民增收步伐,从收入上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消除城乡收入的二元状态。从农村公共服务来看,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及社会保障等方面,河南省农村与城镇的差距依然较大。医疗卫生方面,虽然目前每个村均已建成村医疗卫生室,但医生业务水平普遍较低、药物品种少、医疗器械匮乏等依然是农村居民的困扰之一。教育方面,农村学校的教学楼及教师临时住宿房等硬件设施得到了改善,但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教学手段缺乏灵活性,严重阻碍了河南省乃至我国实现现代化教育的进程。虽然国家对城乡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进行了改革,但农村居民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城市看病仍无法享受到城镇居民的等同优惠,实现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统一仍然任重道远。

3.3 农村人才匮乏,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

随着城乡人口流动的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到城市务工。农村出身但在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壮年不愿回到农村就业,更愿意选择在城市工作,极力融入城市生活。因此,农村出现了严重的“空巢”现象,留守农村的基本上都是受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和留守儿童。《河南省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农村居民中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82.9%,高中学历人口占比12.5%,大专以上学历人口仅占4.6%。这表明农村劳动力结构严重不合理。同时,农村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缺乏,教育投入不足,农民得不到再学习的机会,其文化水平和从业技能均无法得到提高,导致其依然只能生产、销售简单的未经加工的农产品,无法提升农产品价值。此外,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及农村网络设施不健全,农民无法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导致农产品的生产不能适应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

4 “十四五”时期河南省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建议

4.1 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促进产业融合,推进建设宜业乡村

首先,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拓展农业生产的多功能性。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生产活动的功能性也在变化,除了为社会提供粮食和原料等基础功能,其文化、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功能越来越突出,且越来越受重视。河南省农业发展也应顺应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以农业为基础,深入挖掘农业的多功能性,着力开发农业的文化休闲、观光旅游等功能,推动农业与观光旅游、休闲疗养、文化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通过农业的功能延伸,延长农业产业链,既能让农民获取更多产业增值利益,也有助于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其次,推进农业生产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既是打破农产品低价值率的根本途径和长效措施,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必然要求。破除农业生产与加工、销售之间的割裂状态,可通过“生产+加工”“生产+销售”“生产+加工+销售”等不同形式,延伸农业生产的价值链,进而提升农产品价值。在“生产+加工”模式中,通过兴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一方面能提高初级农产品的价值,提高各类农产品的利润率;另一方面能解决农闲时农村劳动力闲置问题。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使用,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也在很大程度上从繁忙的农活中解放出来,导致农村现在基本是一半农忙一半农闲的状态。推进三产融合,兴办农业企业,有助于解决农民的就地就业问题,完善农村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化繁荣乡村。

4.2 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高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均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没有人才振兴,乡村振兴就没有了支撑;没有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农村就没有了灵魂。首先,政府应完善农民教育培训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保障农民教育培训所需的各种资源。其次,政府需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采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兴办农村职业教育,引导企业及大专院校等社会各界开展针对农民的专业化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政府更要注重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扎实做好人才引进、培育、扎根基层的一系列工作。这是解除乡村振兴人才之渴、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创造农村高品质生活的有力支撑。最后,充分发挥网络远程服务平台作用,为农民提供在线学习的机会,让农民能在信息化时代提高获取网络信息、利用网络进行产品销售的能力。通过教育培训,把农民打造成跟得上时代步伐的“现代化农民”,把农村建设成以高素质农民为支撑的“现代化农村”。

4.3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和谐稳定乡村

保障农民安居乐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是新时代农村现代化的根本目标。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想实现“治理有效”目标,需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首先,应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政治引领功能、服务群众功能及组织功能等,切实带动广大人民群众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其次,应提升广大乡村居民的自治能力。自治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应增强村民在管理村庄事务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参与度[5]。再次,应加强法制宣传,发挥法律法规的行为规范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及农耕文明,推动农村文化共同体的构建,增强农村居民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加强道德约束,进而提升乡村的德治水平。最后,应充分发挥农村各种治理主体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紧密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共同推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现代化农村提供保障。

4.4 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绿色、健康、安全等高品质生活方式成为广大农村居民的追求。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应加强绿色理念的宣传,使村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通过乡村干部及乡村能人等有影响力人士向村民讲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政府应结合各村组特点,统筹规划村庄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问题,以美化村容。为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可增建图书馆、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农业科技博物馆等。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有助于增强居民的凝聚力,而且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向农村地区回流,加快河南省农村现代化进程,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十四五河南省
送伞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