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应县绿美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02冯桂林华增剑赵彩梅胡明辉

乡村科技 2021年28期
关键词:宝应县美化绿化

冯桂林 华增剑 赵彩梅 胡明辉

(宝应县氾水镇综合服务中心,江苏 宝应 225819)

绿美村庄建设,是近年来党和国家关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2019年3月印发的《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中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全面保护乡村绿化成果,持续增加乡村绿化总量,着力提升乡村绿化美化质量,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努力建设“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2]。结合相关文件和当地实际情况,江苏省林业局印发了用于指导江苏省全域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建设的专门性文件——《江苏省绿美村庄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对绿美村庄建设提出了更为精准的要求。宝应县地处里下河平原,是国家卫生县城和江苏省文明城市。近年来,宝应县结合绿美村庄建设的相关要求,结合当地村庄绿化工作开展实际,对制约绿美村庄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集中性研究和解决,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其中一些实践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参考和借鉴。

1 宝应县绿美村庄建设的要求

《江苏省绿美村庄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对江苏省绿美村庄建设的相关指标和要求进行了明确,这也是宝应县开展绿美村庄建设的重要依据。具体来说,绿美村庄建设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村庄整体绿化要求

绿美村庄建设中,村庄内栽有乔木树种不少于3 000株或人均不少于10株,有空间条件的村民家前屋后人均常年保有15株以上树木;村庄绿化覆盖率在35%以上,域内宜林地绿化率在95%以上;村内环境整洁,无脏乱差现象,整体景观视觉效果良好。

1.2 道路水系绿化要求

关于村庄道路水系的绿化,相关标准明确:进村道路两侧、周边水系沿岸应绿则绿,水网绿化率在95%以上,Ⅰ、Ⅱ级农田林网控制率95%以上,且无明显缺株断带。

1.3 “三化”树种比例

关于珍贵化、彩色化、效益化“三化”树种,相关标准明确:村庄内珍贵树种、乡土树种占乔木树种的比例不低于50%,其中新造林中珍贵树种、乡土树种的比例不低于60%,绿化色彩配置合理,综合效益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果明显。

1.4 其他绿化建设

对于村庄或临近村庄范围内建有防护林、风景林、休闲林等片林或环村林带,要以乔木树种为主,面积不得低于1.33 hm2[3]。防护林带建设应因地制宜、宜宽则宽,原则上不少于2行。有条件的村庄还应积极开展公共绿地建设。

2 宝应县绿美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宝应县按照《江苏省绿美村庄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试行)》中明确的相关指标和要求,积极推进绿美村庄建设工作。虽然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绿美村庄建设的雏形已经初现,但当前的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不足,影响了绿美村庄建设的质量和效果。综合来看,目前在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绿美村庄建设目标划分不清晰

通常情况下,镇政府及林业站相关人员仅是组织各村的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开会,确定年度绿美村庄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对各村庄应该完成的绿化美化指标缺乏明确的细化[4]。这就导致村民对本村的年度绿美村庄建设目标不清楚,进而影响相关建设要求和目标的正常实现。

2.2 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目前,绿美村庄建设主要由村“两委”主导,村“两委”对村庄的绿化工作加以明确和落实,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绿美村庄建设工作。这种以村“两委”为领导的绿美村庄建设虽然保证了建设工作规范化、集中化开展,但却弱化了村民在绿美村庄建设中的主动性,从而导致部分村民参与村庄绿化美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进而影响了绿美村庄建设的进度和效果[5]。同时,绿美村庄建设成果主要集中在进村道路、村办公区域、村文化广场等公共区域,占村庄面积绝大多数的村民庭院等区域则缺乏基本的绿化美化配置,导致绿美村庄建设成果不均衡[6]。

2.3 问题解决不及时

绿美村庄建设是对村庄现存绿化美化问题的发现和解决[7]。虽然多数村庄的村“两委”能够按照上级政府明确绿化美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开展绿美村庄建设活动,但其对突出问题的解决往往存在明显的选择性,即上级政府和领导检查出来的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村民反馈的问题则多在短时间内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有些问题甚至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形成了“痼疾”。显然,这种解决不及时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绿美村庄建设的进度和效果[8]。

3 优化宝应县绿美村庄建设的策略

绿美村庄建设是一项以质量为导向、以持续性优化开展为策略的乡村振兴策略。受客观因素影响,宝应县绿美村庄建设工作开展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对于相关主体来说,更多地要以绿美村庄建设中暴露出的典型问题为导向,持续优化、完善原有的绿美村庄建设方案,促进绿美村庄建设工作质量和效果不断提高。结合宝应县绿美村庄存在的问题,相关主体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细化绿美村庄建设目标任务

绿美村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建设工程,并且其建设的主体是村民。因此,要通过明确的目标来驱动村民积极落实绿美村庄建设各项工作。考虑到宝应县在绿美村庄建设方面的要求相对比较明确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应细化绿美村庄建设的目标任务[9]。

首先,落实绿美村庄建设目标任务的分解。绿美村庄建设是一项上级规划、下级落实的实践活动。结合宝应县绿美村庄建设中存在的目标划分不清晰的问题,各级主体之间要进行明确的划分。一方面,县级政府、县林业局要根据县域范围内的绿美村庄建设要求,向各镇政府下达准确的绿美村庄建设目标和任务,并说明目标任务制定的依据;另一方面,镇政府及镇林业站要根据各村庄的绿化美化现状,明确各绿美村庄建设方面的短板,并根据上级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联合村“两委”合理制定各个绿美村庄建设的实施方案,并用数字、文字和景观图的形式呈现,使村民对绿美村庄建设任务有清晰的认识[10]。同时,也可以通过签订绿美村庄建设责任书的方式来明确绿美村庄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确保任务在各个层面得到准确的细化和量化。

其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调整绿美村庄建设目标任务。考虑到各村庄在实际情况方面以及绿美村庄建设资源要素的差异,镇政府及镇林业站在绿美村庄建设目标任务分配方面要避免“一刀切”,应采取“一村一策”的方式,根据各村庄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绿美村庄建设目标和任务,并指导各村的“两委”按照阶段性的策略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在实际的绿美村庄建设过程中,村“两委”也要根据各阶段的实践情况,灵活调整目标任务,确保目标任务落实有现实条件的支持。

3.2 激发村民参与绿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

村民既是绿美村庄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也是绿美村庄建设成果的享有者。考虑到以村“两委”为主导的绿美村庄建设活动存在的弊端,村“两委”应重视村民在绿美村庄建设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调动全体村民参与绿美村庄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首先,突出村民绿美村庄建设的主体作用。相较于村“两委”有限的力量而言,村民是绿美村庄建设方案中各项措施真正落地的主体和关键性力量[11]。因此,只有让村民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体作用,才能够使其在村“两委”的安排和引导下,积极参与绿美村庄建设。在建设方案制订中,村“两委”要通过组织村民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调查交流等方式,广泛且积极地听取村民对绿美村庄建设的想法和建议,对村民反映比较激烈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直至村民满意。例如,在村道路两旁的绿化树种选择上,村“两委”可组织村民代表参观其他绿化景观好的路段,借鉴他人的经验,再结合本村的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供村民集体讨论,并根据讨论情况对原有方案进行调整,最终确定村民满意的绿化方案[12]。同时,在绿美村庄建设方案落实过程中,村“两委”也要动态地与村民进行交流,了解其对绿美村庄建设的一些新想法,将那些创新度比较好、实施可行性比较高的内容纳入绿美村庄建设实践中,将村民的智慧和经验转化为绿美村庄建设的行为规范,真正发挥村民在绿美村庄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

其次,注重行为激励,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在绿美村庄方案实施过程中,村“两委”不能只顾任务的布置,还要注意激发村民参与各项绿美村庄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设立一些活动奖项对村民的良好行为予以肯定和表扬,为其他村民树立学习的标杆。例如,各村可以每年开展一次绿化美化建设标兵、最美绿化景观评选活动,对于获奖的村民或者家庭给予相应的奖励,使村民充分参与绿美村庄建设活动[13]。

3.3 强化问题解决意识和能力

真正解决绿美村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推进和落实绿美村庄建设目标实现的内在要求[14]。考虑到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村“两委”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将及时、有效解决问题作为绿美村庄建设中的重要工作。

首先,广泛搜集绿美村庄建设问题。在绿美村庄建设中,村“两委”要安排专门的人员深入绿化、美化工作一线,与村民一同进行绿美村庄建设实践,在实践中了解建设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同时,村“两委”要设立绿美村庄建设意见箱,让那些在绿美村庄建设中遇到现实性问题和困难的村民能够有机会进行反馈。当然,也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网络沟通交流渠道,让村民能够随时随地地反馈绿美村庄建设方面的相关情况,拓展建设中的问题搜集路径。

其次,优化绿美村庄建设问题解决机制。为确保村民或者村“两委”成员反馈的问题能够及时被注意到并有效地推进解决,村“两委”要成立专门的问题解决小组,制定专门的问题处理机制,负责对接提出的绿美村庄建设问题,并完善“一事一办”“特事特办”问题解决机制,将解决问题的责任明确至“两委”班子每个成员身上,确保有专门的人员能够跟踪、协调解决相应的问题,保证绿美村庄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同时,为督促相关人员认真、正确处理自身负责协调解决的问题,村“两委”应将是否解决问题、问题反馈者对问题的解决结果是否满意等纳入成员工作考核中,确保出现和发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15]。对于依靠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棘手问题,村“两委”要及时成立专门的问题解决小组,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那些依靠现有能力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村“两委”要及时向问题反馈者或者全体村民进行解释和澄清,避免村民产生误解。

4 结语

绿美村庄建设是基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目标和要求部署的优化乡村居住环境的任务。宝应县在按照上级政府要求开展绿美村庄建设的过程中,虽然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织,制定了专门的绿美村庄实施方案,并开展了相应的实施工作,但是面对绿美村庄建设工作的复杂性,当前的建设工作开展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基于绿美村庄建设目标实现的需要,有必要在接下来的绿美村庄建设中,做到因地制宜,并结合各自然村庄特色细化绿美村庄建设实施方案,激发村民参与绿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强化问题解决意识和能力,以促进绿美村庄建设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宝应县美化绿化
宝应县推行“加减乘除”工作法
《静物》(速写)
迷彩色在通信基站天线美化中的应用探析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朱屺瞻《绿化都市》
美化語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美化語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美化生活
我爱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