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须菩提考*

2021-12-02薛克翘

关键词:金刚菩萨弟子

薛克翘

(中国社会科学院 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07)

一、《西游记》之须菩提

《西游记》第一回,美猴王欲摆脱轮回、逃避生死,“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①,他乘筏浮于海,经南赡部洲至西牛贺洲,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祖师为师。祖师给他起法名孙悟空。须菩提这一人物,虽然被描绘为在洞中修行的神仙,但又是具有“西方妙相”、“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也就是说,他似乎是一个佛道混合型人物。

第二回,须菩提能够教授弟子的学问不仅包括儒释道,还有阴阳家、墨家、医家等等,说明他不仅兼通三教,更全面掌握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但孙悟空除了长生不老法,其余一概不学。于是,师父在他头上打三下,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悟空明了师意:要在三更天从后门进入,去秘处传他道法。最后,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

据书中这两回对须菩提的描述,笔者以为,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西游记》之须菩提原型可以追溯至原始佛教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须菩提(Subhuti)。这在学术界已成共识。佛教史上,如同佛的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一样,须菩提的概念在原始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时期都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也反映在《西游记》中的须菩提身上。

第二,《西游记》之须菩提给美猴王起名“悟空”,突出了一个“空”字。同时,第一回说给美猴王开门的仙童“心与相俱空”,又说须菩提“空寂自然随变化”,都透露出大乘佛教对“空”的强调,暗示出小说中的须菩提与大乘佛教的关系。

第三,《西游记》之须菩提让孙悟空三更天从后门入,去“秘处”传法,突出的是一个“秘”字。“秘”即秘密,亦即密教的“密”。第二回祖师说了“显密圆通真妙诀”这样的话,其中的“显”指大乘佛教,“密”即密教,或称佛教密宗。而且,须菩提教授孙悟空神通变化以及口诀(书中又称口诀为咒语、真言),都是密教的要素。这些又透露出小说中之须菩提与密教相关。

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三点做具体考证。

二、原始佛教之须菩提

原始佛教中,佛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这是学界公认的。同样,他的十名大弟子也是实有其人,这也被学界所公认。也就是说,须菩提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前辈学者崔连仲先生说:

须菩提,舍卫城人,婆罗门(一说吠舍)种姓,以论证“诸法性空”著称,故被誉为“解空第一”。[1](P44)

佛陀的十大弟子各有所长,须菩提的长处主要是“解空第一”,如《增壹阿含经》卷三,就肯定并解释了他的这一长处:“恒乐空定,分别空义,所谓须菩提比丘是;志在空寂,微妙德业,亦是须菩提比丘。”[2](P558)这里的“空寂”二字成为常用的佛教语汇,因此《西游记》第一回说须菩提“空寂自然随变化”就看似巧合而实则必然了。

总之,《西游记》之须菩提来自原始佛教之须菩提,鲜有异议。

三、大乘佛教之须菩提

部派佛教阶段以后,大约公元1世纪渐渐生发出大乘佛教。在中国的两汉之交,佛教由西域向中原地区传播。在公元2世纪后期,属于大乘佛教“般若”类经典的《道行般若经》由月氏沙门支娄迦谶介绍到中国。此后,般若类经典《放光般若经》(西晋无罗叉译)、《光赞经》(西晋竺法护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姚秦鸠摩罗什译)等陆续于两晋时期译为汉文[3](P316)。而且,属于般若类的著名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鸠摩罗什译)也在此期间被译为汉文。“般若”意译为“智”(即智慧),“波罗蜜”意译为“度”(即到彼岸),“摩诃般若波罗蜜”意译为“大智慧到彼岸”,简译为“大智度”。相传为龙树菩萨所造的百卷《大智度论》即是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解说,此经亦被鸠摩罗什译出。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可以从般若类经典中发现,须菩提的名字密集出现于这类典籍。据中华电子佛典协会的《电子佛典》字符串统计,须菩提在《道行般若经》中出现607次,在《放光般若经》中出现1 769次,在《光赞经》中出现625次,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出现2 672次,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出现695次,等等。须菩提之所以在般若类大乘经典中出现得如此频密,就是因为他“解空第一”。般若类佛经在很大程度上要解决“空”的问题,所以其中要么由佛出面向须菩提解说“空”义,要么由须菩提出面向他人解说“空”义。

“空”这一概念“在原始佛教时期提出,在部派佛教时期被完善、充实,到大乘佛教时期进一步被丰富、创新”[4](P119)。般若类经典强调的“空”,正如《大智度论》卷十九所归纳和强调的:

佛告须菩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空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空。[5](P198)

其实,“色②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一命题在般若类佛经中相当常见,人们主要是通过《金刚经》而熟悉它的。《金刚经》在唐代曾因明皇亲注颁行天下而家喻户晓,其中曾五次强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总之,大乘佛教时期的须菩提更以“解空”为显著特征。至于《西游记》中的须菩提,笔者以为还有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他给美猴王取法名“悟空”,寓有深意。这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解空”。由“解空”到“悟空”,是一个认识和觉悟的过程,也是一个师徒传承的过程。《西游记》的作者给美猴王起的这个名字,是在有意无意间做出的巧妙安排,发人深思。

第二,他教授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也和“空”关系密切。所谓“变化”即佛教中常说的神通,有时又合称“神通变化”,简称“神变”。按照大乘佛教的观点,神通的本质也是空。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三所说:“神通空不名神通,离空亦无神通。神通即是空,空即是神通。”[6](P234-235)变化是幻,幻也是空。如《道行般若经》卷一,须菩提报佛言:“尔天中天!幻与色无异也,色是幻,幻是色,幻与痛痒、思想、生死识等无异。”[7](P224)

第三,他教孙悟空的“筋斗云”也与“空”有关。“筋斗”,又作觔斗,唐代即是百戏中的一种,即一种娱乐节目,崔令钦《教坊记》中就有“筋斗裴承恩”和“教坊一小儿,筋斗绝伦”[8](P15,P30)的记载。段安节《乐府杂录》则记“鼓架部”有“旋槃觔斗”[8](P123)。到宋代,筋斗更是成为百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记:“一人上蹴秋千,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上竿打筋斗”[9](P184,194)等百戏表演。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记有“百戏踢弄家”“能打筋斗”[10](P193)。由于宋金元时期杂剧的发达,百戏的筋斗自然也被杂剧采用,成为涉及武打杂剧的要素。对此,除了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有记载外,一些杂剧中也有直接反映[11](P230-231)。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筋斗”一词在两宋时期的中国佛教界成为热词,被常用于一些高僧的语录、诗词或偈颂当中。例子很多,今仅举一例。《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十二:“而今兄弟见恁么说,便道:‘只是虚空里打筋斗’。兄弟,只这虚空也难得。岂不见祖师传法偈云:‘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12](P7698)由此可见,这“筋斗云”也是作者们有意无意的神来之笔。

四、秘密佛教之须菩提

《西游记》与密教关系非常密切,有关考证可参见拙著《神魔小说与印度密教》[13](P60-118)。《西游记》中的须菩提和佛典中的须菩提都与密教关系密切。而密教典籍中的须菩提则逐步被神化,下面从五个方面予以考证。

(一)须菩提与神通变化

在原始佛教时期,释迦牟尼最初并不主张练习和显示神通变化。但后来、尤其是在大乘佛教时期的经典中,佛祖不仅赞同神通变化,而且还亲自展现神通力。如《观佛三昧海经》卷八,说舍卫城来了一些淫女(妓女),使富家子弟花费了大量钱财,国王为此请求佛祖出面教化这些淫女。于是佛祖命弟子们展现神通前往教化现场,须菩提等十大弟子都“作十八变,飞至试场。如是,千二百五十比丘各现异变,亦作十八种神通,飞至试场”[14](P684)。“千二百五十”是佛经中经常出现的数字,是佛陀释迦牟尼随行弟子的数目之一,此外尚有“五百弟子”和“十大弟子”等说法。这段经文宣扬的是佛陀的随行弟子们全部具有神通,这是大乘佛教的说法。

《分別功德论》卷五说,佛陀的五百弟子中,有两个须菩提:其一叫“天须菩提”,出生于释迦族(应即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他因一特殊机缘“思惟四谛,至于后夜,即得罗汉,便飞腾虚空”[15](P47)。这种飞腾虚空的本领是最普遍的神通变化,佛典中多有描述。这说明须菩提在大乘佛教中已经具有神通。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一也说,佛陀的千二百五十名弟子“皆阿罗汉”。而阿罗汉的特点即“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咸得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能入一切自在之地。其名曰慧命须菩提、慧命大迦叶、慧命舍利弗、慧命大目乾连。如是等大威德神通声闻,而为上首。”[16](P661)《大法炬陀罗尼经》属于密教文献,也就是说,在一些密教文献里,佛陀的全部随行弟子均为罗汉,而其大弟子则具有大威德、大神通、大自在,须菩提包括在内。

须菩提与神变相关的例子很多,下文还将提到,这里仅举三例。

(二)须菩提与咒语真言

佛典中,咒语或真言(梵文为mantra)又称陀罗尼(梵文为dharani)。咒语在印度起源甚早,至少可以追溯到吠陀时期,并很早就被引入佛教,且得以迅速发展。因此,秘教的早期阶段被学界称为“陀罗尼密教”。如中国学者吕建福先生所说:“陀罗尼在初期大乘佛教中的演变和发展直接导致了原始密教——陀罗尼密教的形成。”[17](P31-32)

佛典中的须菩提自然也与咒语真言紧密相连。《宝星陀罗尼经》卷三为我们提供了他念诵咒语的有力佐证:“尔时长老须菩提,为魔童子说此偈已,即说咒曰:‘多侄也他,苏文第,毗文第,文陀,阇醯,赐离,赐离,赐离,阿婆赐离,阿婆呵赐离,多他多婆赐离,步多俱胝赐离,娑婆呵。’尔时长老须菩提为此童子于歌声中说此偈辞及陀罗尼句,时彼五十童子,第一欢喜,生净信心。”[18](P549)经中,不仅说了须菩提用咒语教化五十童子,另外几位佛陀的大弟子们也分别出面念诵了陀罗尼咒语,施以教化。他们所用咒语各不相同,说明他们有各自专属的咒语。

再如,《陀罗尼集经》卷十一介绍了求雨的坛法:“五龙王前,龙别各安一大瓦瓶,瓶上各以白粉涂之。其瓶身上,以真牛黄各画四个须菩提像,结加趺坐。”此外,还要在坛的四角安置水罐、鲜花、杨柳枝等。同时,“其坛内外,多以泥作小龙子形,以为眷属。五龙王前,各以种种饼果饮食,一大牙盘盛而供养,其食日别换新好者。作是坛法乞雨之时,每日以煮五谷一石,散施地上鬼神等食。作法时共八弟子伴……如是八人更互入坛诵咒,不得令其坛内空虚。日夜诵咒,咒声莫绝。……又请有德有行精进众僧,及自清斋,香汤洗浴,着新净衣,入帏之内,转《大云经》《孔雀王经》《大云轮经》,六时绕坛行道礼拜,助祈雨人。若能如是作法乞雨,三日得雨。若不得者,一七日内必得大雨。”[19](P880)这里,须菩提以神的身份出现于祈雨坛场,他的画像与咒语、转经共同形成一股神秘力量,迫使龙王降雨。

须菩提与咒语真言相关的例子尚多,今仅举二例。

(三)须菩提与瑜伽三昧

三昧(梵文samadhi),又译为三摩地,意译为定,是瑜伽修行的一个高级境界,指心专注一处而不动的状态,进入这种状态称为入定。更重要的是,瑜伽修行在密教中得到进一步发挥,并成为密教的代称,故密教又称瑜伽教。如此,三昧的概念也在密教中有所发展。

早在般若类经典中,须菩提便因得“无诤三昧”而对三昧有深刻理解,并得到佛祖的赞扬。事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三:

舍利弗问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是诸三昧已,从过去佛受记耶?”须菩提报言:“不也,舍利弗,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异诸三昧,诸三昧不异般若波罗蜜。菩萨不异般若波罗蜜及三昧,般若波罗蜜及三昧不异菩萨。般若波罗蜜即是三昧,三昧即是般若波罗蜜。菩萨即是般若波罗蜜及三昧,般若波罗蜜及三昧即是菩萨。”舍利弗语须菩提:“若三昧不异菩萨,菩萨不异三昧,三昧即是菩萨,菩萨即是三昧。菩萨云何知一切诸法等三昧?”须菩提言:“若菩萨入是三昧,是时不作是念,我以是法入是三昧。以是因缘故,舍利弗,是菩萨于诸三昧,不知不念。”舍利弗言:“何以故不知不念?”须菩提言:“诸三昧无所有故,是菩萨不知不念。”尔时佛赞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我说汝行无诤三昧第一,与此义相应。”[6](P238)

关于无诤三昧,《大智度论》卷十一说:“须菩提于弟子中得无诤三昧最第一。无诤三昧相,常观众生,不令心恼,多行怜悯。”[5](P136-137)这里说须菩提得到“无诤三昧”,其意思是指一种消除了烦恼、悟到空的实质、对众生心怀怜悯的高超境界。

大乘佛教认为,要想达到三昧的境界,就要学习和掌握通过智慧到达彼岸世界的知识,即学习“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作为佛祖门下获得“无诤三昧第一”头衔的大弟子,在获得真传之后,又向佛祖讲述他自己的心得,如《大智度论》卷四十一所说: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欲知十善道,欲知四禅,欲知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入觉意三昧,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入六神通九次第定超越三昧,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师子游戏三昧,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师子奋迅三昧,欲得一切陀罗尼门,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得首楞严三昧、宝印三昧、妙月三昧、月幢相三昧、一切法印三昧、观印三昧、毕法性三昧、毕住相三昧、如金刚三昧、入一切法门三昧、三昧王三昧、王印三昧、净力三昧、高出三昧、毕入一切辩才三昧、入诸法名三昧、观十方三昧、诸陀罗尼门印三昧、一切法不忘三昧、摄一切法聚印三昧、虚空住三昧、三分清净三昧、不退神通三昧、出钵三昧、诸三昧幢相三昧,欲得如是等诸三昧门,当学般若波罗蜜。[5](P360-361)

如今,人们很难辨析这段话中的所有概念,但大意是清楚的,即修炼各种三昧,都离不开学习般若波罗蜜。这就是须菩提反复强调的主旨。

关于须菩提修炼三昧所获得的神通力,释迦牟尼师徒之间、弟子之间有过讨论,如《菩萨念佛三昧经》卷二所说:

尔时阿难心生念言,此须菩提阿兰若行最为第一,而无等双。今是大德在此会中。世尊常说此须菩提,能作种种无量神通。阿难即问须菩提言:“如是变化将非汝耶?”答言:“长老,非我所为,我能常乐,不舍闲处。如彼定心入此三昧,以是三千大千世界,置一毛端极微之分,周回旋转,如陶家轮。其中众生,无觉知者。长老阿难,我于佛前,能师子吼,正说无畏。吾以一气吹此三千大千世界,悉令烧尽,不使众生有热恼想。我曾示现如此神变,能在佛前说师子吼,以此大千世界众生,置一指端上升虚空,彼此寂然,无诸音声,不相触碍,及觉知者。[20](P803)

至此,须菩提三昧修行的神通力已经被无限夸大。又如密教典籍《大威德陀罗尼经》卷十四所说:

阿难问言:“世尊,何故如来所说,上座须菩提,最上第一具足福田?”佛告阿难:“有三昧名‘无有上’,尊者须菩提具是三昧,以是故,如来说为第一福田。”阿难复问言:“世尊,其上座舍利弗,岂不具足彼三昧耶?”佛告阿难:“其上座舍利弗,亦不具足彼之三昧。”阿难复问言:“世尊,自余声闻颇有具足,彼之三昧如上座须菩提不?”……佛告阿难:“……其须菩提,于一切法中不缚不着,其上座舍利弗不能量度。上座须菩提亦不能思如是等想。得禅比丘有是果报……是名精进三昧。言精进三昧者,此是证道。”[21](P812-813)

这里是说须菩提的“无有上”三昧又称“精进三昧”,已经是高得不能再高的境界了,得到佛的肯定,就连号称“神通第一”的大弟子舍利弗也比不上。由此可见,密教典籍中的须菩提已不再停留于大乘佛教经典中所说的“无诤三昧”的水平上了。

(四)须菩提与金刚

当密教发展到七八世纪,即进入真言乘和金刚乘阶段后,须菩提也被进一步神化,并且获得了金刚的名号。

例如,《胎藏金刚教法名号》中所说:

门北,第一如来烁乞底(众行金刚),第二旃檀香辟支佛(清凉金刚),第三多摩罗香辟支佛(氛氲金刚),第四大目乾连(妙用金刚),第五须菩提(无相金刚),第六迦叶波(离尘金刚),第七舍利弗(般若金刚,亦名巧智,亦名善巧),第八如来喜(称法金刚),第九如来舍(号平等金刚)。[22](P205)

这里所说的金刚,指手执金刚杵的护法者。这里提到了佛祖的四大弟子,除了须菩提,还有目连(即目犍连、目乾连)、迦叶波(即迦叶、大迦叶)和舍利弗,他们本来被称为“声闻弟子”,即亲自聆听释迦牟尼教诲并获得证悟者,现在都被密教列为护法金刚了。

再看《佛说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卷二:

尔时,尊者须菩提与自众俱来,在会坐,从座而起,白佛言:“世尊,云何受持此大力明王心陀罗尼而得解脱?”佛言:“须菩提,汝问金刚手秘密主。”故时须菩提即白金刚手言:“秘密主,云何受持此大力明王心所得何果?”金刚手言:“得仓库盈满,名衣上服,金银珍宝,象马牛羊,所求施与。”须菩提言:“有如是等广大果报?”金刚手言:“须菩提,如是,如是,乃至尽众生烦恼果报故,为住功德果故,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功德道故。”须菩提言:“善哉,善哉。”[23](P212)

此经简称《大力明王经》,属于密教金刚乘典籍。其中所说“金刚手”又叫“持金刚”或“执金刚”,梵文Vajrapani,意思是手执金刚杵的护法者,但在加上“秘密主”头衔以后,他就变成了金刚乘中护法金刚们的首领,常在佛(此处指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左右。上面的这段引文说明须菩提与金刚手的关系很近。结合此前《胎藏金刚教法名号》中所说的须菩提为“无相金刚”,可知其从属于金刚手秘密主,并接受其教诲。

(五)须菩提在曼荼罗中的位置

曼荼罗,梵文mandala,又意译为坛、坛场、坛城等,是密教高僧(通常是具有阿阇梨名号,即导师资格者)为修行、作法、传法、为施主祈福等而建立的特殊场所。曼荼罗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目的而被画成方、圆、三角等形状,且大小不一。其中要根据神位座次画佛、菩萨、金刚等图像。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曼荼罗又是密教万神殿的缩影。

需要说明的是,密教中广泛使用曼荼罗是持明密教时期的事。所谓持明密教,是4、5世纪时在陀罗尼密教基础上形成的早期密教,而其晚期在6、7世纪,其特点是在念诵咒语的同时又增加了手印、供养法、像法和曼荼罗等[17](P36)。

《苏悉地羯罗经》卷三介绍了一种可以获得圆满成就的曼荼罗:“其曼荼罗,方,四角安四门,如前所说,分布界道。东面置佛……左边置须菩提,右边置阿难,于西南角置钵,于西北角置锡杖。”[24](P627)经中还有多处记载类似的曼荼罗中安置有须菩提和阿难的图像,而原始佛教中的其余八大弟子均不在列。《苏悉地羯罗经》属于持明密教晚期的经典。这说明在真言乘和金刚乘形成前夕,须菩提已经彻底被神化了,也被彻底偶像化了,在曼荼罗中留有一席之地,成为密教万神殿之一员。

在以《大日经》编成为标志的真言乘和以《金刚顶经》编成为标志的金刚乘确立以后,便出现了胎藏界和金刚界两大类曼荼罗。8世纪被介绍到中国的胎藏界曼荼罗中有一种,即如《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卷二偈颂所述的:“持真言行者,次往第三院。东方初门中,释迦师子坛……旃檀香辟支,多摩罗香等,目连、须菩提,迦叶、舍利弗,如来并喜舍,伞上如来牙,轮辐辟支佛,宝辐辟支佛,拘希罗、阿难,迦旃、忧波离,智供养云海。”[25](P137-138)通常,此类曼荼罗有一个中胎(又称中台),状似八瓣莲花,即一个中心,向外开放为八个方位,称“中台八叶”,其中心画大日如来,八方画四佛和四菩萨,其外围为方形,有二重、三重、四重不等。此引文中所说的第三院,指此曼荼罗的第三重,被称为释迦院。释迦院的主尊为释迦牟尼佛。问题是释迦牟尼佛怎么变成了外围的神明?原来,在密教中,最受崇拜的是大日如来(即大毗卢遮那佛,又简称卢舍那佛),认为他才是宇宙的本体、核心,释迦牟尼只是他在某个时期的一个化身。目连、须菩提、迦叶、舍利弗、阿难等弟子也是菩萨在那个时期的化身。

日本前辈学者栂尾祥云先生曾在其专著《曼荼罗之研究》中给出多种曼荼罗的繁、简图形,并给出释迦牟尼及诸大弟子图像,须菩提自在其中[26](P90,196,199)。

除了胎藏界曼荼罗,别的曼荼罗中也出现过须菩提的身影。如前文提到的《陀罗尼集经》卷十一的祈雨曼荼罗,此外还有《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其坛三重,当中内院画八叶莲华,于华胎上置窣覩波塔。于其塔中,画释迦牟尼如来、多宝如来,同座而坐。塔门西开,于莲华八叶上,从东北隅为首,右旋布列,安置八大菩萨:初弥勒菩萨,次文殊师利菩萨,药王菩萨,妙音菩萨,常精进菩萨,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于此院四隅角内,初东北隅,置摩诃迦叶。次东南,须菩提。西南,舍利弗。西北,大目犍连。次于第二重院,于其东门,置金刚锁菩萨。南门,置金刚铃菩萨。当塔前门,金刚钩菩萨。北门,金刚索菩萨。”[27](P212)《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所记与此大同。对此,栂尾祥云先生称之为“法华曼荼罗”,并给出一幅图[26](P563)。而且,本经中称须菩提、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为“四大声闻”,所谓四大声闻,各经说法不一,至于其在曼荼罗中的地位则相当于菩萨。

总地来看,作为历史上实有其人的释迦牟尼及须菩提等弟子,在密教曼荼罗中已被边缘化,而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五佛四菩萨,以及众多的佛母、菩萨、金刚、明王、天王、龙王等,其实他们均为想象中的神明。

注释

① 以下凡引《西游记》文,均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并只标回数,不注页码。

② 色,梵文rupa,指肉眼所能看到的景物和物质世界。

猜你喜欢

金刚菩萨弟子
追影记
弟子规
古文字中“口”部件的作用研究
弟子规
风华绝代的大唐音乐剧:菩萨蛮与破阵子
佛像面前的菩萨
生气的狼
扫净心尘
社会意识与菩萨造像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