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1-12-01李丹浓邹瑜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工科高校图书馆

李丹浓 邹瑜

关键词:新工科;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

摘要:文章根据我国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内部及外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营造数据素养教育大环境、创新构建数据素养教育整体模式框架、开展多方合作、加强师资力量等促进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发展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10-0099-03

1背景

2017年,“新工科”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充分展现了工程教育领域为了满足国家产业与科技领域等发展需求的突破性变革[1]。新工科的“新”指的是创新,主要体现在工程教育理念、结构布局、交叉融合、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创新,需要工科人才培养工作者做到创新实践、学科交叉、产学结合,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课程,以培养出集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于一身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科类人才[2]。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工科领域的研究项目对数据累积和高质量数据的依赖程度增加,新工科专业人才应不断提升对研究数据的获取能力、管理能力、保存能力及运用操作能力。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发挥信息组织管理方面的专业优势和加大数据素养教育力度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开展通识教育的趋势。

2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

2.1数据素养教育的意义

数据素养主要指人们在科学数据的采集、组织、管理、处理、分析、共享和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人们在数据生产、管理和发布过程中的道德与行为规范[3]。《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一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的确立,明确要求科研流程必须具有坚实的数据基础。目前,提升科研人员的数据素养已经是我国增强科研创新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地开展数据素养教育,更好地服务高校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2.2新工科建设对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新工科专业涵盖了多个传统学科,拥有多产业跨界整合的显著特征。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培养的交叉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不仅要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理论体系及专业基础,在掌握交叉复合问题专业化处理能力的同时,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4]。

2.2.1面向新工科的建设特征。消除传统的学科局限与学科分化,更加重视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学科,是新工科的建设特征之一。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数据素养教育时应专注于交叉学科领域,制订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教育培训计划,逐步构建通用的、分类式的教学内容框架,规划更加符合高校师生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方案,使数据素养教育更具靶向性。

2.2.2面向新工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新工科背景下,拥有过硬的创新创业能力、良好的跨界整合能力、合格的职业素养与伦理道德,是评判新工科专业人才达标的判定依据与衡量标准[5]。高校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高校的信息素质、数据素养教育职能,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对相关教育内容的有效整合与科学调整,为高校培养新工科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2.2.3面向新工科的教学实践需求。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数据素养教学实践,尝试开设实践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6]。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拥有一定的数据基础,并搭建大数据平台,以更好地开展数据素养能力实践教育。

3现阶段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态势分析笔者运用经济学领域中的SWOT分析法对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职能实现过程中的内、外部环境与条件进行了分析,厘清了内部及外部的优势和劣势,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持续开展提供对策及建议。

3.1外部优势

3.1.1政策优势。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指出,图书馆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的《北京大学图书馆2018年行动计划》强调,应积极扩大高校素质教育范畴,不断提升师生数据素养,并在现有的信息素养体系中补充数据素养[7]。

3.1.2新工科人才需要接受数据素养教育。新工科环境下的科学研究依赖大量高質量的数据,因此,高校的新工科专业人才亟须接受数据素养教育。

3.2外部劣势

虽然高校图书馆拥有种类多样的文献资源及专业数据库,但开放、便捷的互联网学习资料与课程资源更容易吸引用户的眼球。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使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的高校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84.4%。

3.3内部优势

3.3.1长期积累的信息素养教育经验。自教育部1984年2月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以来,高校图书馆积极发挥教育职能,根据学校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了覆盖各层次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8]。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馆员已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够积极掌握信息组织、检索、分析与利用的技术方法,拥有能够将信息素养教育转换成数据素养教育的技能与知识,奠定了高校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基础。

3.3.2信息资源和数据的集散地。高校图书馆除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外,还拥有设备、技术、环境、人才等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校图书馆基本实现了系统化、自动化和集成化管理,并稳步开展馆藏文献资料数字化工作。高校图书馆可利用知识发现等手段,为用户提供能够满足他们实际需要的数据资源,以最大化地利用馆藏资源。因此,高校图书馆理应承担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重任。

3.4内部劣势

3.4.1高校图书馆无权制定教育科研管理政策。政府或有关部门应制定与实施宏观政策,以规范和引导高校正确开展数据素养教育。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服务部门,无权制定教育科研管理政策,其应站在用户需求的角度向政府或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以更好地开展数据素养教育。

3.4.2馆员的新工科专业知识不足。新工科专业具有多学科的特点,专业知识跨度较大、差异性较强,馆员难以全面掌握,而数据的生成、描述、分析及实际利用都必须建立在馆员熟练掌握特定领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4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对策4.1营造数据素养教育大环境

目前,虽然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数据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但仍有很多高校没有明确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不利于数据素养教育大环境的形成。高校图书馆应重视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主动地协助高校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在充分了解并深入探寻新工科建设对学生数据能力要求的同时,营造更加科学和谐的数据素养教育环境。另外,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倡导高校各有关部门和院系教师参与数据素养教育工作。

4.2创新构建数据素养教育整体模式框架

目前,已经有部分高校开设了数据素养教育主题的实践课程,但多以专题培训为主,具有碎片化、孤立化的特点,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教育框架。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新工科专业特点及数据素养教育目标,创新构建数据素养教育整体框架,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馆员设计课程内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将数据素养教育落到实处。另外,高校图书馆应不断探索创新数据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根据不同学科学生的需求开设不同的数据素养课程,促进高校数据素养教育的持续开展。

4.3开展多方合作

高校图书馆应与高校内部机构、专业教师、图书情报界协作,集合优势资源共同建设规范完整的数据素养教育教学体系。

4.4加强自身师资力量

为了提升数据素养教育的质量,高校图书馆应提高馆员的数据素养,强化他们的数据管理分析能力,组建稳定的数据素养教育队伍。高校图书馆应加强馆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研讨培训班和相关的学术会议,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及服务能力,确保数据素养教育的高质量和常态化。

5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数据素养教育的开展相对迟滞。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数据素养教育的施教者,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新的数据素养教育教学模式,以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促进新工科专业人才数据素养的提升,履行自身职责,实现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晓坤,朱泓,李志义.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2):17-24,103.

[2]仝月荣,陈江平,李翠超.面向新工科的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以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56-61,122.

[3]张晨.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与数据素养教育[J].图书与情报,2014(4):117-119.

[4]張静波.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素养教育[J].科学,2013(4):29-32.

[5]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2):26-35.

[6]盖江南,赵自强,姜广峰.“大化工”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95-98.

[7]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2018年行动计划[J].图书情报研究,2016(3):36-45,55.

[8]黄如花,李白杨.数据素养教育:大数据时代信息素养教育的拓展[J].图书情报知识,2016(1):21-29.

(编校:冯耕)

作者简介:李丹浓(1985—),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馆员;

邹瑜(1982—),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馆长。

本文系2021年度信息工程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资助项目“面向一流大学建设的图书馆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XYJ2021C082。

猜你喜欢

新工科高校图书馆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技术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