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垃圾分类示范学校建设“五步走”模式探索

2021-12-01杨清军向守万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分类垃圾师生

杨清军 向守万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垃圾的数量也逐年攀升,而传统的填埋、焚烧处理,都需付出极高的经济和环境代价,从源头管控垃圾已经刻不容缓。作为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垃圾分类是我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举措。我们在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学校的过程中,探索出“五步走”模式。

一、了解对垃圾分类的认知

我们提前了解教师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情况,制订计划,开展思想动员和氛围营造。通过会议、宣传展板、师生活动等多样化形式,加深师生对垃圾分类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一是开好两个会。访谈会,通过组织师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情况,提高宣传引导、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动员会,召开行政班子、全体教师和全体学生三个层级的座谈会,把垃圾分类作为学校落实国家要求、环保教育的必修课,作为培养“讲卫生、讲整洁、不乱丢乱扔、拒绝零食进校园等良好习惯”的手段,作为“提升师生精神面貌、提振师生的精气神”的契机。

二是用好一个阵地。宣传标语上墙,营造垃圾分类的氛围;利用校园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介绍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及分类标准,引导师生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做法。

三是搞好一项活动。搞好学校的垃圾分类教育启动仪式,通过宣读垃圾分类倡议书、集体宣誓、垃圾分类志愿监督员聘任等环节,进行宣传动员,启动垃圾分类活动。

二、夯实垃圾分类的知识

引导师生学会垃圾分类的原理和相关知识,掌握垃圾分类的标准和常见生活废弃物的归类。

一是通过《分类投放指南》学。在教室、楼道、卫生间的垃圾桶置放处,设置《分类投放指南》标牌,引导学生根据常见代表性物品进行分类投放。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又增设了医疗垃圾桶,收纳废弃口罩。

二是通过教材学。我们编写了《垃圾分类读本》,作为普及垃圾分类的材料。学生通过自读或与家人共读的方式,系统掌握“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什么要垃圾分类,怎样进行垃圾分类”等方面的知识。

三是通过网络学。垃圾分类的相关网络资源较为丰富,引导学生上网学习垃圾分类的国家标准,了解全国各地垃圾分类的做法,借鉴其他地区、学校的先进经验。

四是通过课堂学。学校把垃圾分类课时落实进地方课程中,由科学教师定期上好垃圾分类专题课。開展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课,学生通过系列活动来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与交流。

五是通过儿歌学。学校安排教师将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编写成儿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定稿发布,要求各班进行传唱。

六是通过模拟学。利用垃圾分类扑克牌进行模拟游戏,在早上进教室时,每名学生抽取一张扑克牌,正确投放进“垃圾分类引导员”佩戴的四个小垃圾桶中,引导学生熟悉垃圾分类。

七是通过竞赛学。学校鼓励各班级开展个人抢答赛、小组积分赛等,促进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

三、学会运用有效分类垃圾的方法

学校把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到全校师生的生活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是创造“用”的条件。要在全校推行垃圾分类,首先要设置适合分类要求的垃圾桶。在教室,我们设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个桶;在楼层,我们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医疗废物”四个桶,以便师生投放。

二是营造“用”的氛围。在全校开展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小论文、绘画、手抄报、废物利用作品竞赛;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室装扮”评比活动,要求各班用垃圾分类绘画、手抄报、黑板报等进行教室装扮,营造垃圾分类良好氛围;组织学生参观厨余垃圾处理厂、塑料再生颗粒加工厂、垃圾发电厂、垃圾填埋场等,引导学生看见分类效果。

三是落实“用”的行为。通过“垃圾也有家,扔前帮帮它”“想一想、议一议,我的垃圾不落地”两句口诀,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分类,并按照分类标准投放垃圾。对于不明白归属的垃圾,要求学生在扔之前与同学、老师讨论,让每一片垃圾都找到正确归属。

四是督导“用”的结果。每天早中晚,学校对各班垃圾桶进行检查,了解学生是否正确分类,并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五是解答“用”的疑难。对“什么样的废纸不能回收,属于其他垃圾”“成分复杂的废弃物该怎样分类”等问题,为学生集体答疑解惑。

四、将垃圾分类纳入评价体系

学校开展班级、年级、学校三级监督,将垃圾分类纳入师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体系,常抓不懈。

一是班内监督。每班选聘两名“垃圾分类监督员”,在课间对本班学生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监督,并将正确分类纳入班级评优推荐的考核范畴。

二是年级巡查。每个年级设两名“垃圾分类巡视员”,对本年级各班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巡查,对未按要求进行正确分类的班级进行督促、整改。

三是学校评比。将垃圾分类作为“环境卫生”中的一项,纳入学校“流动红旗”评价体系,由值周学生在每天早中晚进行检查,确保落实。

四是持续考评。把对垃圾分类的监督评比作为学校常规管理手段,帮助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五、推广垃圾分类的经验

垃圾分类示范学校,要及时把本校在创建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其他学校。在学生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后,还要及时将垃圾分类知识扩展到学生所在的家庭及社区,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最终实现全民参与。

一是做好宣传推广工作。示范学校主动担起垃圾分类的宣传责任,积极向社会宣传垃圾分类的益处与做法,既要利用教育部门的通知或简报,将本校垃圾分类情况传递到其它学校;又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将本校垃圾分类的做法传递给本地居民;还要通过“告家长书”“告社区书”积极宣传垃圾分类。

二是教会家长,带会邻居。学生在校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并养成分类习惯后,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要求学生先教会家人进行垃圾分类,并发动邻居,一起来参与垃圾分类。通过学生所在家庭的示范、影响和带动,最终实现全民参与垃圾分类。

按“五步走”的建设路径,经过一年的实践运用,我们顺利通过了区级垃圾分类示范学校的评估验收。实施垃圾分类一年来,学生逐渐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惜物减废,严格分类”“正餐吃饱,拒绝零食和饮料”等良好习惯,“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清运量明显减少,校园变得更加整洁、靓丽,班风、学风、校风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分类垃圾师生
垃圾去哪了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倒垃圾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麻辣师生
给塑料分分类吧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