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炭疽病的流行、诊治和防治措施

2021-12-01李宪博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病料炭疽炭疽病

李宪博

(山东省临朐县农业农村局东城畜牧兽医工作站 262600)

猪炭疽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为炭疽杆菌,该致病菌可感染多种野生动物、家畜和人类,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猪炭疽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病猪体温升高,皮肤出现溃疡、坏死和焦痂等病灶,咽喉部和淋巴组织有炎症、水肿,病理剖检可发现脾脏明显肿大,皮下和浆膜组织有出血性胶样浸润,病猪血液凝固不良。炭疽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猪炭疽具有地方流行性和夏季流行性特点,虽然多数猪可以免疫,但仍有部分地区报道。

1 病原分析

猪炭疽病的致病菌为炭疽杆菌,该病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体型较大,呈杆状。在培养基内呈长链,似竹节样。感染动物后,并不能形成芽孢,但接种到血清培养基置于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内培养会产生芽孢,产生芽孢后的炭疽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温度15~44℃、氧气充足的环境中即可形成芽孢,芽孢呈圆形或卵圆,位于菌体中央或略偏一端,感染动物后变为繁殖体。炭疽病的生长条件不严格,温度14~44℃(最佳温度37℃)、pH6.0~8.5(最佳pH7.0~7.4)[1]。动物感染炭疽杆菌后主要的发病原因为炭疽毒素,该毒素在水肿因素、保护性抗原和致死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具有毒性,不仅可以造成动物和人的感染,还容易引发继发感染等症状。

2 流行病学

炭疽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大肠杆菌,在氧气充足和温度适宜条件下可以形成炭疽芽孢,含有芽孢后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强,可以在土壤、水源中存活较长时间。因此,如果病死猪或患炭疽病死动物的尸体没有进行严格、规范的无害化处理,土壤中存活的炭疽杆菌会形成芽孢,对该地区土壤进行大面积污染,食草动物一旦采食污染的青草,该地区可以作为疫源地进行炭疽病感染。带菌动物将粪便排泄到土壤、牧地,也一样会污染该区域的土壤环境。健康动物大多通过消化道进行炭疽杆菌感染,主要是采食污染的饲料或饮水。除消化道外,炭疽杆菌也能经呼吸道、皮肤黏膜、吸血昆虫叮咬进行病毒传播。生猪对炭疽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一般大量采食污染饲料后才会发病,呈散发,猪群中往往只有1~2 头发病。猪炭疽病具有季节流行性,主要发生在夏季,其余季节少见,干旱、洪涝灾害都会增加猪炭疽病的爆发概率。

3 临床症状

3.1 最急性型炭疽

病猪突然发病,呼吸严重困难,天然孔流血,眼结膜发绀,皮肤呈煤焦油样,出现症状不仅后会痉挛、倒地死亡,整个病程持续时间短,几分钟至几小时。

3.2 急性型炭疽

病猪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精神沉郁,眼结膜、鼻黏膜和口腔黏膜多处发绀,天然孔出血,病猪持续痉挛,最终死亡,发病到死亡整个过程需要1~2d。

3.3 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炭疽

炭疽杆菌经呼吸道进入生猪咽喉部,感染此处及周围组织和淋巴结,并在此处大量繁殖,引起局部炎症,随后肉眼病猪颈部、咽喉和胸前多位置有炭疽痈,病猪呼吸和吞咽不畅,伴有咽炎,随后体温升高,黏膜发绀,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病猪由于饮水和采食摩擦食管和咽喉部,造成病猪颈部、咽喉部明显肿胀,部分病猪颈部无法正常活动。

3.4 肠型炭疽

病猪消化紊乱容易出现腹泻或便秘,部分病猪粪便会夹杂血液,大多数病猪在发现后及时用药能痊愈,但肠型炭疽病情严重也会出现死亡。

4 诊断方法

4.1 细菌学检查

首先,病猪死后可在其下耳或四肢末梢采取静脉血或水肿液,也可取其血便、剖检后的病变淋巴结或脾脏,若剖析病料是在病猪死亡6h 内采取的新鲜病料,这样可以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病料用吉姆萨染色(或用碱性亚甲蓝、瑞氏染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致病菌。若致病菌有荚膜且呈竹节状,表明为革兰氏阳性大肠杆菌,结合病猪临床症状表现,可以初步判断菌株。其次,将采集到的新鲜检材接种到普通肉汤培养基中,放置于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h,若培养基内有絮状沉淀,菌落呈卷发状,且不溶血,可能为炭疽杆菌。也可以将检材接种到培养基中,37℃培养24h 后观察培养物状态,病料不新鲜时会形成特征性的“毛玻璃”样菌落,通过中等放大倍数观察菌落形态,菌落边缘的细菌无法运动[2]。

4.2 动物接种

采集新鲜病料(或培养物)用10 倍体积的生理盐水混匀,制成溶剂,在小鼠腹部皮下注射0.2ml(豚鼠0.5ml,家兔1.0ml),正常饲养,一般12h 后可以在注射部位观察到有凸起或局部水肿,继续饲养,24~72h 内接种动物出现败血性死亡,剖检,取其血液、脾脏等病料制成涂片,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有荚膜的炭疽杆菌存在。

4.3 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的试验原理主要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包括乳胶凝集试验和间接炭粉凝集试验等方法。乳胶凝集试验以聚苯乙烯颗粒为载体,将抗原或抗体吸附到载体上,以此检测待检样品中抗体或抗原。间接炭粉凝集试验的载体不同,为炭粉颗粒,当炭粉致敏血清和相应的抗原在电解质作用下,致敏血清内的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肉眼可见炭微粒凝集块,而其反应液体变得清澈,可判定为阳性带菌,若致敏血清内的抗体和抗原没有结合,炭粉堆积于液滴中央,形成一个摇而不散的黑炭团,可判定为阴性结果。

5 防治措施

5.1 药物治疗

(1)青霉素治疗:病猪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200U 青霉素即可。(2)磺胺类药物治疗:准备10~30ml 10%磺胺嘧啶,然后用1/2 体积蒸馏水混匀,一次性肌肉注射到病猪体内,每天2 次。青霉素是最常用的猪炭疽病治疗药物,药效强弱分别为青霉素箖磺胺类箖四环素箖土霉素,一般将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联合用药,效果更佳。

5.2 疫情处理

(1)一旦发现疫情,需要对猪场进行封锁、隔离,将病猪和健康猪分群饲养管理,并进行细菌学诊断。其次,在疫区的交通要道设置动物检疫站,对来往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2)疫情期间,禁止猪场生猪运输、屠宰和交易,对发生疫情的猪场进行检测,对病猪污染的猪舍和过道进行全面消毒;猪舍墙壁和地面用20%漂白水每间隔1h 喷洒1 次,至少连续3 次[3]。(3)确诊为阳性炭疽病的生猪必须进行焚烧和掩埋,确诊后不允许再进行解剖。病死猪掩埋严格参照无害化处理规定进行。同时,病猪污染过饲料和垫草需要全部焚烧并深埋,严禁再饲喂给其他生猪。

5.3 免疫接种

疫情发生过的地区每年都要进行疫苗接种,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生猪特异性免疫力。对猪炭疽病常用菌苗有2 种,第1 种为无毒炭疽芽孢苗,每头猪皮下注射0.5ml,注射后14d 即可产生免疫力,有效期1 年;第2 种为Ⅱ号炭疽芽孢苗,每头猪皮下注射1.0ml,注射后14d 即可产生免疫力,有效期1 年。

6 结语

综上所述,猪炭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急性、热性、败血性疾病,家畜和人都可以感染患病,其中牛、马和绵羊等草食动物更易感,由于该病发展迅速、剧烈,大多呈败血症状,因此病程短、死亡快。猪作为杂食动物,大多隐形感染,但发病后也有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肠型等4 种类型的炭疽,一般死亡率较低。猪炭疽病具有季节流行性和散发性,可以通过强化饲喂管理,免疫接种,消毒隔离和药物治疗等方式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

猜你喜欢

病料炭疽炭疽病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2020年贵阳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情况调查
炭疽是什么?如何预防?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基层兽医猪病料常用采集操作技术
猪圆环病毒2 型与3 型混合感染的PCR 检测
辣椒炭疽病究竟该如何防治?
临床病料采集、保存、送检及安全防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