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猪痢疾传染病的发生及防治

2021-12-01邱波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螺旋体白痢痢疾

邱波

(吉林省通化县富江乡综合服务中心 134121)

猪痢疾是猪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由一种厌氧螺旋体-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由于本病以下痢为主,其下痢便类似于人的痢疾,故称为猪痢疾。下面对猪痢疾传染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介绍。

1 猪痢疾病的发生历程和对猪群的影响

猪痢疾最早在1918 年美国发生,1972 年美国将该病病原体定为猪痢疾密螺旋体,并在1976 年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公认。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可将本病病原研究大致分为3 个阶段。

1.1 病原未明阶段(1921~1944 年)

本病自1921 年首次报道以来至1944 年的23 年期间,未明确是由何种病原所引起。因此,在此期间,也有的曾将本病怀疑为猪瘟、猪副伤寒及大肠杆菌病。

1.2 大肠弧菌病原阶段(1944~1971 年)

1944 年,从病猪大肠肠段病变部分分离出一种弧菌,并定名为大肠弧菌,经其纯培养经口感染健康猪成功,但以后各国学者进行追试却难以成功,从而被怀疑,经过继续研究,终于在1971 年被确认。

1.3 病原明确阶段(1971~1976 年)

1971 年英国Taylor 和Alexander,从病猪大肠内分离出一种螺旋体,将其纯培养物经口感染健康猪发病。同时提出此螺旋体就是本病的病原体,且命名为甲I 型螺旋体或大螺旋体。1972 年美国Harris 进行了追试取得了成功。以后在斯拉夫、加拿大、荷兰、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学者也先后追试成功。

目前猪痢疾已遍及五大洲的5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欧洲的美国、加拿大、罗马尼亚、希腊、苏联、爱尔兰、法国、荷兰、英国、瑞典、波兰、丹麦、挪威等国家;非洲的南非、尼日利亚、几内亚、墨洛哥等国家;在拉丁美洲有古巴、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家;在大洋洲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在亚洲有日本、朝鲜、马来西亚、老挝等国家。在中国1978 年10 月进口的美国猪种发病确诊为猪痢疾,并在1979 年对本病进行了正式报道。

猪痢疾一旦侵入猪群会引起猪的大批死亡,并且很难根治,特别是幼仔猪发病率会高达90%以上,致死率也会达到50%。此外,该病也会导致猪的生长率大幅度降低,同时,饲料耗能也大大增加,约为健康猪的两倍,加上治疗的相关费用,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 猪痢疾的主要症状

猪痢疾分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本病的主要症状是潜伏期的猪,多数在3~2 个月以上,自然感染10d 左右,人工感染3~21d。感染病猪以下痢为主要特征,流行初期的发病猪以急性出血性下痢为主,粪便中含有黏液和血液或血块。流行中后期以亚急性和慢性黏液性下痢为主,粪便多黑色。所以猪痢疾还有血痢(Bloody scours)、赤痢(Dysentery)、黑痢(Black scours)、肠黏膜出血性腹泻(Mucohemorrhagia diarrhea)等别名。多数猪体温正常,少数病猪体温可能升至41℃左右,但后期会迅速降为常温。多数病猪精神沉郁,猪体生长发育停滞,消瘦,贫血。急性型病猪食欲废绝。病猪因腹痛而呻吟、踢腹等。少数病猪康复后时常复发。在剖检上,病变常局限于大肠(特别是结肠),小肠及肠系膜淋巴结,其他脏器无明显变化。最急性型病例为卡他性出血性肠炎,亚急性和慢性型以卡他性及坏死性肠炎为主要特征。

3 猪痢疾与其他下痢性传染病的鉴别

由于仔猪副伤寒、仔猪白痢、仔猪黄痢、仔猪红痢、猪传染性胃肠炎等病都以下痢为主,让养殖户很难区分,为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特将这几种下痢性传染病的不同点介绍如下。

3.1 病原体

仔猪副伤寒的病原体是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猪伤寒沙门氏杆菌;仔猪白痢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仔猪黄痢的病原体是溶血性大肠杆菌;仔猪红痢的病原体是C 型魏氏梭菌;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体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3.2 流行病学

猪痢疾一年四季都可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小猪均可感染,以7~12 周龄的仔猪多发,发病率可达75%,死亡率可达25%;仔猪副伤寒多在阴雨连绵季节多发,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为特点,流行缓慢,2~4 个月龄的猪最易发病,发病率低,死亡率却很高;仔猪白痢发病季节不明显,呈散发或部分猪成窝发生,流行期长,以1~2 周龄猪易感,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较低;仔猪黄痢多在夏季多发,以1 周龄以内的猪易感染,多为成窝发生,流行期长,死亡率和致死率都很高;仔猪红痢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以3 日龄以内猪多发,部分猪成窝发生,流行期长,发病率时高时低,死亡率很高;猪传染性胃肠炎多在寒冷季节多发,大小猪均可感染,传播迅速,多呈地方流行性,流行期短,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3.3 临床症状

猪痢疾以黏液性下痢为主,病猪弓背、踢腹;仔猪副伤寒初便秘后下痢,呈持续和断续下痢,濒死期耳部及胸腹部皮肤呈蓝紫色;仔猪白痢的病猪排白色糨糊样稀粪并带有腥臭味。体温不高,病程急性。仔猪黄痢排黄色水样稀粪,病程为最急性和急性;仔猪红痢排红色粘粪,偶有呕吐,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猪传染性胃肠炎排水样稀粪,呕吐,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

3.4 部检变化

猪痢疾的变化主要局限在大肠,呈卡他性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黏膜表面见有点状坏死和伪膜,坏死常局限于表层;仔猪副伤寒的皮肤呈蓝紫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可见黄色或灰色小点状坏死,大肠淋巴结肿大呈筛孔状或呈弥漫性伪膜;仔猪白痢和仔猪黄痢均为小肠卡他性炎症;仔猪红痢体现在小肠出血、坏死、肠内容物呈红色,坏死肠段浆膜下有小气泡;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表现在胃肠卡他性炎症,空肠绒毛萎缩明显。

4 治疗

比较好的治疗药物有以下几种,这些药物不仅对猪痢疾密螺旋体有作用,对大肠杆菌病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还能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

(1)硫酸小檗碱注射液,每头猪每次5~10ml(按硫酸小碱计算0.05~0.1g)。

(2)复方磺胺甲噁唑,每1kg 体重20~25mg,每天1~2次,对于重症腹泻病猪,可配伍毒痢奇效混合注射。

(3)苦参注射液,每1kg 体重注射0.2ml,连用4d,对重症腹泻可配伍蓝毒血清或御毒至尊分点注射。

5 防疫措施

因猪痢疾病没有特效菌可以预防,虽然猪痢疾的密螺旋体在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而且消毒药也能杀死,或者在饲料中添加药物也可以控制该病的发生,但只能起到短期作用,病猪即使病愈后也可带菌很长时间,不易彻底消灭,造成疫情缠绵不断,因此,防疫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1)不从疫区引进种猪,提倡自繁自养,若必须从外地引进种猪时,要严格执行隔离制度,至少隔离一个月,有效杜绝传染源。

(2)搞好圈舍卫生防疫工作。保证圈舍清洁、干燥(圈净、槽净、食净、水净、垫草净),防止外来人员自由出入,设置好圈舍内外的消毒防疫设备,在门口要设置消毒槽,对圈舍定期用消毒液消毒。

(3)建立完善的生活制度,提高猪只免疫力。根据猪的生活习性,妥善安排饲喂、饮水、运动、休息等日程,使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加强饲养管理,使猪更好的生长发育,提高猪的免疫力。

(4)为了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发病猪最好采取淘汰措施,防止病猪转为慢性,造成该病连续不断地发生,引起更大的经济损失。若不能全群淘汰,应严密隔离,及时治疗,彻底消毒,以及对无病猪进行药物预防,严格控制该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螺旋体白痢痢疾
福建省北部地区鼠类钩端螺旋体感染状况及分离株分子特征研究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猪痢疾的诊断和防治
TP-ELISA和CLIA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作用及准确性分析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鸡白痢对鸡生产性能影响的调查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猪痢疾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