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2021-12-01刀明清

云南农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盘活集体经济集体

刀明清

(宁洱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云南宁洱 665100)

一、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义

(一)整合集体资源,带动农民增收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要重视农村各项产业的发展,推动各项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和运用农村集体经济,根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不同,将农村目前拥有的资源优化配置,并在发展中持续找到新的突破口和发展潜力,为农村产业组织化、科技现代化、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并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资源进行整合,促进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再将产业发展的成果回馈农民,带动农民集体增收致富。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二、集体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按照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州(市)、县(市、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宁洱县以富民强村为目标,以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为重点,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坚持政策扶持与内生动力相结合,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素,盘活、用好、管好集体资产资源,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宁洱县辖85个村1176个村民小组。2020年村集体经济(含村民小组)总收入1055.27万元。其中,经营收入309.05万元、发包收入56.73万元、投资收益116.80万元、补助收入326.49万元、其他收入246.20万元;村集体经济(含村民小组)2020年收益总额482.58万元,村委会(不含村民小组)2020年收益分组情况为:5万~10万元的村84个、10万~50万元的村1个。目前宁洱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主要有2种方法,一是村委会与专业合作社、县外企业合作发展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基地,依托特色产业优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二是通过盘活集体土地、山林、水气矿产、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等集体存量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一)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勐先镇谦乐村以土地和资金入股方式成立了谦乐村安乐寨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无筋豆40 hm2,年增收200万元以上,合作社获利15万元,村委会获利7.5万元。磨黑镇团结村组建了宁洱磨黑团结冬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甜脆杧果种植面积353.33 hm2,产值130万元,村委会获利20.58万元。

发展特点:一是优选领头人,打造优秀领导班子,通过选择高素质的领头人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二是领头人对市场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准确预测市场发展前景,准确选择可发展的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三是领头人要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技术,能够向种植户传授种植技术,及时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四是领头人能够有效对接市场,销售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销售市场健康稳定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种得出还要卖得动才能真正带动集体经济获得收益。目前最为稳定的就是订单种植,在种植前就要与收购企业达成收购协议,确保销售畅通。

(二)盘活农村固定资产,壮大集体经济

德安乡文化村盘活土地资源,建设乡村集市并建盖商铺出租,年增加集体经济收益3.8万元。勐先镇宣德村扩建集贸市场并建盖商铺出租,年获利4万元。

发展特点:一是廉洁为本,选举清廉有担当的致富领头人,在敦促领头人拥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决心和热情的同时,做好廉洁教育,规避出现以公谋私现象。二是政府部门给予前期投入,由于固定资产转化为集体经济收入中基础设施建设占比较重,农村财政基础薄弱难以凑齐前期投入资金,政府给予资金扶持能够更快实现资产优化,带来经济收入。三是准确把握自身发展优势,利用村委会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带动作用从而实现集体经济增长。

三、下一步发展设想和措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破解乡村振兴制约因素的有效举措;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启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农村改革事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实现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所在,都离不开集体经济的发展。

(一)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

县级制定成员身份确认指导意见,明确必要的程序和基本政策,各村组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确认办法。在发展过程中要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监督工作,通过成立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审核集体财务,查清财务管理中的问题;通过召开民主会议,向成员公开集体资产运营、财务收支、集体决定事项完成情况,接受民主评议;通过设立公开栏,将成员最关心的财务收支、资产运营、工程建设、资源发包等情况及时公布。依法罢免不称职的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实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

(二)“四个转变”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把资源转化成特色产品,特色产品再逐渐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再转化成经济效益。“四个转变”拓展壮大集体经济路径,即资源变资本、产品变商品、村民变股民、人力变人才。

1.资源变资本。盘活乡村土地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以及农村集体性资产等,以村集体、合作社为组织载体引入农业企业、旅游企业、文创企业,通过吸引投资、合作开发、租售开发等模式,将闲置资源转化为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本。宁洱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7.15%,是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城之一,在丰富的森林资源里孕育了天然的矿泉水资源,很多水源被开发生产桶装水,由于这些矿泉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口感好且价格低廉,在宁洱县本地以及普洱市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整个宁洱县本地桶装水品牌超过6个,但是没有一个品牌能够对接到普洱市以外的市场,拥有水资源的村委会也没有对水资源利用进行合理规划和群众利益共享,所以盘活水资源,以集体经济形式对接拥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团队,创建自己的品牌,将是合理化、健康化利用水资源的有效方法。

2.产品变商品。整合大型农业企业、旅游资源、电商平台资源等,将乡村特色农副产品、传统手工艺品等进行品牌设计、包装,转化为市场商品、旅游商品、文创礼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目前宁洱县的茶叶、咖啡都是成为商品化最重要和最有特色的产业资源。以冰岛茶为例,因有机种植模式的卖点,为茶农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500 g茶最高价能卖到上万元。宁洱县本身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茶叶的种植面积达到2.2万hm2,历史与产业的交汇是承载宁洱茶叶能够走上更高端市场的台阶,创建地域特色品牌,能够使商品价值大幅度提高,是为种植户带来更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3.村民变股民。将村集体资产及财政投入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量化为村民持有的股金,集中投入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中形成股权,鼓励村民将个人的资源、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到经营主体,按股份比例分享收益,形成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4.人力变人才。实施大学生回归、在外能人回归、机关干部回归、大企业家回归的“四回”工程,吸引新农村人、树立新乡贤、培训新农民,形成“头雁领路、群雁齐飞”的格局,壮大“一懂两爱”人才队伍,提高农业人才素质,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三)多模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产业

1.延伸产业链。在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地方,已经发展出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的地区,完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规模,通过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带动产业向纵深发展。

2.有效开发农村集体资源。鼓励引导村集体及村内经济能人牵头,农户以土地经营权、林权入股组建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或者以委托代理、土地托管等方式开展土地整合整治,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自营或入股经营方式,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效益,增加集体和农户收入。

3.盘活农村集体经济。对村集体闲置的会堂、厂房、仓库和废弃学校等设施,通过公开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增加村集体收入。

4.资本运营模式。将村集体历年积累的资金、土地补偿费等货币资产,通过参股经营等方式转为经营资本,获取股金、利息和资产增值等资本运营收入。

猜你喜欢

盘活集体经济集体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
我为集体献一计
盘活越秀区存量老旧物业的对策研究
旧厂区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思考——论团山钢厂土地盘活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镇平县审计局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380.05万元
“五侨联动”盘活 社区侨务出新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警犬集体过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