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规划 着力发展柠檬特色产业

2021-12-01王少华

云南农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澜沧柠檬基地

王少华

(澜沧县经济作物工作站,云南澜沧 665600)

澜沧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也是全国最后一批脱贫摘帽县之一。全县辖20个乡(镇)165个村(居)委会。截至2020年末,全县总人口50.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67万人,占总人口的79.76%。2013年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45 680户164 510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巩固扶贫成效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澜沧县的柠檬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截至2020年末,全县以“尤力克”品种为主的柠檬种植面积已达到870.47 hm2,产量1.3万t,实现农业产值6524万元,为糯福、东回、文东、上允、酒井5个乡(镇)的脱贫攻坚工作发挥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一、促进产业发展的条件

(一)自然条件优越

澜沧县土地总面积8807 km2。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8.8%,海拔700~1400 m的面积占总面积的44%,耕地总面积21.2万hm2,森林覆盖率65%,年均降雨量1624 mm、年均日照3000 h以上,县境内大小河流纵横、山间溪流不断,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自北向南穿流而过。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的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最适宜热带亚热带作物的生长,立体气候明显、昼夜温差较大的半山区具有发展亚热带水果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二)交通条件便利

澜沧县是普洱市的交通枢纽和旅游胜地,同时也是景洪市至临沧市、保山市、德宏州、大理州等地的必经之路。2016年通航的澜沧景迈机场航班在逐步加密,方便快捷的思澜高速公路以及德宏州至景洪市的沿边高速公路也在动工修建中,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产品对接大市场,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三)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支持力度

一是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围绕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县委、县政府出台一系列产业扶贫的政策,为种植、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全县上下按照“以村为中心、以户为核心”的扶贫工作要求,所有村小组都制定完成了“一户一方案”的帮扶措施及脱贫成效巩固措施,为通过发展产业防止返贫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惠企便民措施逐一落实,政府的高效服务积极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技术支撑加政府引导促进产业发展

中国工程院2016年开始定点帮扶澜沧以来,先后有院士、专家技术团队近300人次深入企业和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为乡村培养了大批的乡土人才。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立足当地实际,结合产业扶贫,在科学编制《澜沧县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澜沧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为加快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为产业的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种植规划不到位,标准化水平较低

大部分企业和种植大户在发展过程中没能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虽然做到种植区域相对合理,但基于土地租金方面的考虑,大多选择坡度较大、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段进行开发种植,未能认真进行园地规划,起点不高、种植标准较低,难以推广果园机械化作业,劳动力成本较高,很难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要求。

(二)专业化组织程度低,企业带动力不强

由于受市场因素以及林产业政策的影响,一些企业及种植大户逐步进入糯福、东回、上允等乡(镇)开发种植柠檬,糯福乡由2012年的试种6.67 hm2发展到了2020年的467.53 hm2,占全县种植面积的53.71%。种植管理模式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主,部分为种植大户和农户自行种植。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涉及农户实现了增收,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专业合作社运行不尽理想、管理不够规范、资金投入不足、专业化管理水平较低等诸多问题,参与产业发展的企业由于资本积累不足,导致基地资金投入不足、生产管理不规范、科技化水平较低、带动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

(三)基地规模较小、市场开拓乏力

全县柠檬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化种植,目前还没有一个达到66.67 hm2规模种植的基地,“小、散、弱”的基地现状难以做到科学化管理,也很难与大市场对接,更难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模式。由于基地生产经营以销售柠檬鲜果为主,以至小规模种植经营主体市场开拓能力弱,发展举步维艰,造成柠檬产业未能发挥出特色优势。

三、发展柠檬产业的对策及建议

(一)科学谋划,制定发展目标

柠檬产业优势区的乡(镇)党委、政府应结合《澜沧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扶贫政策、科学谋划柠檬产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合理规划产业目标、打造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制定发展目标,实行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经营,构建产供销一条龙的柠檬产业发展新格局,助推乡村振兴。

(二)引导农户合理流转土地,实现产业规模化经营

结合相关产业扶贫政策,柠檬产业优势区的当地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户合理流转土地,鼓励和支持经营主体发展柠檬产业,通过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或强强联合、以强带弱的经济联合体等多种经营管理模式积极推动柠檬产业的科学发展,实现柠檬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发展壮大产业经营主体,为当地群众实现增收,不断为巩固脱贫成效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三)做好园地规划,合理布局园区功能

选择最适宜的种植区域,根据不同海拔的柠檬成熟期梯度,选择最适合的种植品种,产出最佳的成熟期产品,以最优质的果品实现错峰上市。结合基地目标产能,并根据地形地势、区位交通、水利设施等立地条件,合理布局园区道路、灌溉系统、采后分级加工系统以及果品保鲜仓储系统等园区功能,为柠檬种植基地的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示范样板,推动产业发展

选择立地条件好、交通便利、种植标准较好的基地建立柠檬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着力建设核心示范片区。争取在功能较为完备的基地建立产业技术体系“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田间教学和课题研究,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展示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成果,让基层科技人员及群众实地看到并掌握柠檬标准化生产的操作规程,提高推广效率、推动产业发展。

(五)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建立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根据柠檬的生长特性以及澜沧县的自然资源,应在以“尤力克”为主要种植品种的基础上选择引入1~2个优势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实现种植品种上的优势互补。

良种良法是规模化基地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标准化生产的关键所在,防止检疫性病害种苗进入生产区域关系到产业的成败,建立柠檬良种繁育基地,推行种苗脱毒处理是基地种苗生长良好的保证,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园地理想的地点建立2~3个良种繁育基地已势在必行。以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县为契机,充分利用院士专家团队的技术资源,加大良种良法集成技术的应用推广,培养一批懂技术、能操作、会管理的良种繁育实用技术人才,为产业的规模化种植提供健康的种苗保证。

(六)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多年来,通过国家实施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县、乡(镇)两级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本着面对群众、服务产业的技术需求,柠檬产业优势区的村组应配备2~3名技术辅导员。通过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技术团队的“传帮带”作用,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及柠檬产业重点乡(镇)培养一大批技术人才,不断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产业技术服务体系,为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上的保证。

(七)注重提升果园观赏性,开发边地风情旅游业

澜沧县是普洱市的4个边境县之一,边境线长80.5 km。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芦笙恋歌》唱响的地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和芦笙舞,有全世界种植年代最久远、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有最古老的邦崴过渡型千年古茶树。

随着自驾游的兴起,到澜沧县的游客不断增多,澜沧景迈机场航班的逐步加密、思澜高速公路的即将建成、正在修建的景洪至德宏沿边高速公路必将有力地推动澜沧旅游业的发展。澜沧县应紧紧抓住云南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的发展机遇,借助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边地风情旅游业。充分利用糯福边境乡柠檬优势区紧连景迈机场和沿边高速公路的有利条件,发挥糯福拉祜“神鼓之乡”的独特魅力,选择交通较为便利、种植标准较高的基地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以现代农业庄园的建设标准全力提升柠檬果园的观赏价值,培育集民族文化与果园观光相融合的边地风情特色旅游,以此促进柠檬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八)增强经营主体带动力,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

按照“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产业发展目标,重点扶持“企业+合作社+农户”和“企业+党支部+农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变“小、散、乱”的落后产业发展方式,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切实提高群众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获得感,形成“龙头带动产业兴、企业围绕市场走、农户跟着企业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提高产业的组织化水平。

(九)加强组织领导,做强做优产业

小、散、弱的产业格局已很难适应以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为做强做优柠檬产业,县、乡(镇)两级应成立柠檬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乡(镇)主要领导应作为第一责任人主抓柠檬产业,并加强对产业发展的督导工作,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认真负责、热情服务的作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良种繁育、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等费用,做到产业有人抓、经费有保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发展柠檬产业创造良好的工作机制。

四、结 语

综上所述,澜沧县发展柠檬产业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只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精准施策、规范管理,真正把柠檬产业培育成澜沧县兴边富民的特色优势产业,必将为巩固边疆山区脱贫成效、助推乡村振兴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澜沧柠檬基地
《寻美澜沧之拉祜老妪》《美丽孟连之盛装》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澜沧号”动车组运抵老挝万象 即将投入中老铁路动态检测
小柠檬
旧柠檬
自制柠檬汽水
忠实的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