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夏季猪场科学养猪方法

2021-12-01常会艳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猪群猪舍猪场

常会艳

(吉林省集安市麻线乡畜牧兽医站 134200)

热应激是指在炎热高温条件下,动物机体生理生化指标会出现相应变化来对抗热应激源的一种防御反应,热应激对每种动物都有一定影响。由于猪没有汗腺,在夏季不能依靠出汗来散热调节体温,只能借助体表蒸发或辐射来进行体温调节,大猪的体型体重大、背膘厚,在没有汗腺的帮助下散热慢,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出现生产繁殖能力降低,机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因此,在夏季猪场必须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来降低热应激的不良反应。

1 夏季养猪常见病的发生病因

1.1 夏季温度变化

我国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降水量多,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且潮湿。因此,全国夏季温度整体偏高,猪群容易在夏季感染致病菌或出现流行性疾病。

1.2 饲养管理不合理

由于夏季环境温度高,湿度相对较大,这种外界温度很容易刺激猪群产生热应激反应。由于大多数猪场采用全封闭式管理,猪舍通风状况不佳,猪舍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容易超标,在湿气大的条件下容易滋生致病菌。因此,热应激不仅会影响猪群的正常新陈代谢,还会容易降低生猪抗病力,感染疾病。夏季饲料受潮后容易变质,猪群消化代谢机能还容易受到威胁。

2 热应激对不同猪群的影响

2.1 对种公猪的影响

当猪舍内温度超过33℃,种公猪在这种温度下超过3d,其性欲和精子活力会明显下降,精子中死精数明显增加。

2.2 对母猪的影响

夏季后备母猪受高温影响,采食量下降,后备母猪容易出现生长缓慢、发情延迟等问题,妊娠母猪的产程也会相应增加,容易出现产褥热,还容易引发乳房炎、子宫炎等疾病,母猪哺乳期泌乳量下降、失重大,即使断奶后也会影响母猪下次发情,排卵数也会减少,造成受胎率低、产仔数下降等问题。

2.3 对哺乳仔猪的影响

由于夏季母猪乳汁量不足,品质不佳,仔猪容易出现黄白痢,还会出现其他消化道疾病,因摄入的营养不足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抗病力下降。

3 夏季猪场科学养猪方法

3.1 减少太阳直射,降低温度和湿度

第一,建立开放式猪舍。猪场可以将公猪、妊娠母猪和育肥猪的猪舍设计为开放式猪舍,其屋顶、墙壁和地面都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质。第二,采用防晒装置减少阳光直射。猪舍屋顶夏季可以用防晒网遮住,减少热量吸收和阳光直射。第三,采用降温装置人工降低猪舍内温度。中小规模猪场可以用清水冲刷地面或冲洗大猪,也可以安装水帘装置,在温度降低的同时可以配合通风装置,这样会增加降温效果,若猪舍内湿气太大更不利于猪群降暑。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在种公猪和妊娠母猪舍内安装空调,但需要定时通风换气,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

3.2 调整饲喂时间,提高适口性

第一,饲喂清凉饲料或添加调味剂,提高饲料适口性。夏季温度过高时,猪群采食量下降,为满足猪群日常消耗,在提供均衡营养的基础上,可以在夏季饲喂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水分的青绿多汁饲料,也可以添加一些西瓜皮等清凉果皮,或者在饲料中加些食盐、香味剂等改善饲料适口性,激发猪群食欲,但在饲喂前一定要检查饲料是否发霉变质,避免饲喂变质饲料[1]。第二,夏季饲喂可以避开温度高的时段,可以选择在早上4 点、上午10 点、下午4 点和晚上9 点饲喂,每天饲喂4 次,若温度超过35℃时,还可以在水中加入0.5%的食盐,促进体温调节。

3.3 日粮搭配抗应激物质

夏季高温,仔猪消耗大,为满足日常营养所需,可以添加一些抗应激物质来增强猪群抗热能力。如添加5%豆油可以促进能力吸收,每吨饲料添加150g VC可以缓解热应激,提高猪群免疫力;每吨饲料添加60g VE可以提高猪群繁殖力;每吨饲料添加4g 0.1%碳酸氢钠也可以缓解热应激,还能促进增重。

3.4 提供充足干净的饮水

夏季温度高,猪群体表蒸发快,猪的体温也容易受到环境和自我蒸发的影响,必须为猪群提供充足干净的饮水,减少猪因急促呼吸将肺部的水气排出体外,若猪在夏季出现缺水,不仅会中暑还会继发其他疾病。饲养员也可以在水中加入食盐至终浓度为0.5%,缓解热应激带来的不良反应。

3.5 定期消毒,消灭鼠虫

第一,及时清扫猪舍地面,更换垫料,消除猪舍外杂草。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清理舍内猪粪和尿液,每天更换垫草或垫料,对这些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丢弃或焚烧,许多杂物、废弃物、积水和杂草都是蚊虫栖息繁衍的地方,因此,夏季雨水过后还要清扫雨水,消除猪舍外杂草,减少蚊虫叮咬的同时传播致病菌[2]。第二,每周开展1 次杀灭蚊蝇工作,尤其是在猪场排污口、集雨坑等有雨水集聚的地方需要使用专业杀虫剂,也可以在饲料贮存区域使用蚊香或粘贴粘蝇纸消灭蚊虫,猪舍可以用蚊香,并在出入口喷洒敌百虫。第三,建立规范严格的猪场防疫管理体系。在猪场场区入口建立地槽式消毒池对进出场车辆进行消毒,下雨由于雨水较多,每天都要更换消毒液。划分生产区、生活区和工作区,进入生产区前进出人员必须严格消毒,防止人带菌。第四,选择适合的消毒剂,定期消毒。氯制剂适用范围广,现用现配,消毒剂需要定期更换以防耐药性,至少2 个月更换一次消毒剂。定期对猪舍、场区进行消毒,尤其是高温高湿条件下更容易滋生细菌。工作人员还需要进行灭鼠,尤其是饲料贮存区域可以使用捕鼠器或化学灭鼠。

3.6 建立科学的猪场免疫程序,提高猪群抗体水平

第一,猪场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养殖原则和免疫程序,坚持自繁自养,若需要引种,需要对引种区域的流行病学进行仔细调查,引种猪来后需要至少隔离一个月,并观察和记录猪群健康状况。对于猪细小病、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常见的病毒性疾病,猪场需要根据自己场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3]。第二,按照猪群生理特点进行免疫,并监测猪群抗体水平。由于夏季温度较高,可以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疫苗免疫,免疫前饲喂到5 成饱即可。免疫前需要了解猪群整体健康状况,若有慢性病、妊娠、体弱等猪可以推迟免疫。免疫过后根据疫苗产生抗体的时效进行猪群抗体监测,对于免疫不成功的可以再次免疫。若猪的抗体水平过低还会出现感染,可以补充免疫,提高抗体水平。第三,合理使用疫苗。常规疫苗使用前都是低温存储,使用时按照说明书,疫苗打开后要尽快用完,配置好的疫苗需要在2h 内用完,杜绝使用过期失效的疫苗。疫苗注射前后不能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等药物,饲料中也禁止添加相应药物。

3.7 保持猪舍安静,减少环境应激

猪场要加强对转栏母猪和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增加人员巡视次数,避免刚刚并栏的母猪出现打闹,保持环境安全,减少妊娠母猪受到外界突发声音的刺激而出现流产等症状。

4 结语

夏季高温会影响猪群生长和生产,降低养猪效益,因此,各个猪场(户)必须在夏季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才能降低热应激对猪群的危害。夏季猪场首先要减少太阳直射,降低猪舍内温度和湿度,在日粮中添加抗应激物质,提高饲料适口性,选择在凉爽时间段饲喂,提供充足的水源,猪场建立规范、科学的免疫程序,定期消毒和消灭鼠虫,减少环境和温度刺激,最大限度地为猪群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

猜你喜欢

猪群猪舍猪场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江苏楼房猪舍臭气处理模式
夏季环境湿度对生猪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