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微知著话资源
——以“野豌豆”为例的课程资源建设初探

2021-12-01陈小娟

好家长 2021年4期
关键词:豆荚资源库豆豆

文 陈小娟

一、野豌豆引发的“亲密互动”

春天到了,幼儿园草坪上长出了一种不知名的植物。从植物开花到结果,幼儿们好奇地关注着、猜测着,并与之产生了一系列亲密互动。

(一)小班——“你好,野豌豆”

小班幼儿在散步时发现了豆荚:“这是什么啊?”“像是豆豆。”“是什么豆豆呢?”为了寻找答案,他们采摘了一些豆豆回到教室并进行自主探索:看一看——豆荚细细长长的,绿绿的;摸一摸——有的光滑,有的毛毛的;闻一闻——有清香味;剥一剥——里面藏着豆宝宝。这到底是什么豆呢?幼儿们带着疑问与猜测回去向家人求证,最后得知原来是野豌豆。在之后的分享过程中,有的幼儿说野豌豆可以吃,于是,大家又进行了一次采摘活动,当满满一篮子豌豆经过清洗、水煮之后,幼儿们一边品尝美味,一边讨论野豌豆还可以做什么……

(二) 中班——“野豌豆,趣多多”

中班幼儿一眼就认出这是一种豆豆,但到底是什么豆豆呢?大家在讨论后剥开豆荚观察,还是没有确定的答案。于是,教师建议大家回去收集一些豆豆进行比对。通过比较,幼儿们有了很多发现:野豌豆和绿豆、红豆等有相同之处——都有豆荚、表面光滑、颜色与绿豆相似。接着,他们又比较出各种豆类与野豌豆之间的不同之处: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颜色也不完全相同等。他们还在很多地方找到野豌豆,并将采摘的野豌豆带回班级进行研究。当发现野豌豆的“肚子”里藏了好多豆宝宝时,他们通过分组数数的形式选出了“豆豆王”。野豌豆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他们又拿起图书开始寻找答案……

(三)大班——“会唱歌的野豌豆”

野豌豆刚开花时,大班幼儿就对这些紫色的小花会结什么颜色的果子充满了好奇。当发现小豆荚时,幼儿们热闹起来。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了充足的准备,利用皮尺、卷尺、天平、放大镜等工具对野豌豆苗和采摘的豆子进行观察、测量、称重。

“五一”假期后,几名幼儿发现草地上绿色的野豌豆荚已经变成黑色的了,经过探究他们了解到,原来野豌豆老了豆荚就会变成黑色。几天后,他们又观察到黑色的豆荚爆裂了,经过探究他们了解到,这是野豌豆在播种。开花、结果、播种,原来这就是野豌豆的一生,幼儿们兴奋地记录下整个观察过程……

二、构建幼儿园三级资源库

我园在收集资源时,会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安全性原则、生活性原则及发展性原则。基于以上原则,我园建构了幼儿园三级资源库。下面以“野豌豆”为例,具体谈谈我园是如何构建三级资源库的。

首先,通过对幼儿园周边可利用资源的调查和梳理,分别从自然资源、社区资源、地方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四个方面建立一级资源表,同时将每一种资源又分为常用资源和备用资源两类。野豌豆就是自然资源中园内自然资源菜单下“常用资源”中的一种。

其次,以年级组为单位,从《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出发,梳理出可供实现幼儿发展目标的具体资源有哪些,并制定二级资源表,细化各种资源的教育作用。如《指南》 科学探究目标2中要求“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利用野豌豆等自然资源就能促进小、中、大班各年龄段幼儿在此方面的发展。

最后,我们针对具体的资源梳理了三级资源表,如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如何利用野豌豆开展活动,对接《指南》又能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

为了让资源建设发挥更大的效益,我们在资源管理方面分了两条路径:建设两个资源室(自然资源室、废旧物品资源室);建立内部资源共享FTP平台,将所有的文本化资源建档管理。两方面的资源由不同人员专门负责,幼儿园定期组织资源建设小组成员对资源进行审议,对不同类别的资源进行充实与调整,以保证资源的丰富性与时效性。

资源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的动态过程。资源库建设能够支持教师和幼儿开展活动,而教师又能通过实践与反思充实资源内涵。没有资源就没有课程,我们将在构建园本资源库的过程中继续践行课程游戏化理念。

猜你喜欢

豆荚资源库豆豆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五女拜寿》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唐豆豆的意外惊喜
豆荚螟的无公害防治
豆荚儿青青豆荚儿黄
我是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