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温季节猪场主要疫病防控要点

2021-12-01方景利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口蹄疫猪舍疫病

方景利

(山东省临朐县农业农村局城关畜牧兽医站 262600)

农村在养殖业还存在一些弊端,如管理不当、饲养储存等。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科学,不合理操作,高温季节应尤其注意疫病预防,并及时注意观察,在疫病发生时及时发现并处理。搭建猪舍应遵从科学指导,既要做到通风良好也要适度降温,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实现养殖业稳定持续的发展[1]。

1 疫病源头

1.1 养殖环境缺乏管理

农村普遍为大户养殖,环境相对粗糙。没有达到很好的通风效果。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易造成病毒滋生。高温季节会对生猪的生存和成长产生一定影响,如食欲不振,产量下降等。

1.2 饲料储存不当导致过期

夏天比较炎热和潮湿,许多饲料不易储藏。高温季节部分保质期会短于正常保质期。

1.3 高温季节温差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夏季日温差较大。忽冷忽热的气温导致部分个体无法适应。尤其应注意因气温骤变引起的生猪感冒,而病毒性感冒一旦发生会传播迅速,这也是夏季猪流感较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1.4 蚊蝇易传播病毒

夏季是蚊子等吸血昆虫最主要的活动季节。由于蚊子叮咬间接提供了血液传播的途径,与蚊子活动范围较广,不确定宿主是否携带病毒,所以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1.5 集中饲养易传播疫病

农村养殖户各自圈有猪舍。但部分牲畜还存在放养的情况,而多家的牛羊等牲畜长时间聚集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而各自放归回栏后,由于部分养殖户将所有牲畜集中饲养或相距太近,很容易把外来病毒传播给自家生猪。

1.6 食品检验程序不当

部分不良养殖户因免疫程序检测不当或盲目牟利,将带有疫病的猪肉流入市场,人体食用猪肉后引发大规模猪流感。

2 处理方案

2.1 科学管理养殖环境

应格外注意猪舍环境,常见方法是坐北朝南,另外可在高温季节安装散热棚,猪舍周围适量种植绿植以保证空气流通。在房顶安置洒水设施,可长时间使屋顶保持潮湿状态,以猪舍为原点洒水也可增加猪舍湿度。可在猪舍墙壁侧安装通风口。即可有效增加空气流动,也能阻止疫病细菌的产生[2]。

2.2 高温期间应减少储存饲料

养殖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格外注意因饲料变质产生不必要的浪费,生猪食用过期饲料会产生不良反应,轻者腹泻重者患病,应合理投放饲料,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2.3 合理通风

猪舍打造可通风的顶棚有效降温,也可以人工喷雾实现降温猪舍的并且在夜间铺垫茅草等保温措施防止仔猪因气温差变化而在夜间着凉感冒。

2.4 阻挡蚊虫

蚊虫叮咬易传播病毒,在猪舍猪棚的顶部贴加纱网,可有效阻挡蚊虫叮咬,从而减少血液传播引发疫病的可能性。

2.5 减少集中饲养

对各种类牲畜分栏,减少牲畜与牲畜之间的活动。

2.6 严禁将不符合食品安全许可的猪肉流入市场

不符合食品安全的猪肉流入市场会危害食品市场和人民安全,应坚决抵制,疫病不但对生猪养殖户造成直接影响,对生猪市场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各地免疫机关应严格把控免疫程序,不给携带病毒的生猪肉传播病毒提供便利条件。

3 常见问题及疫病种类

3.1 热应激反应

主要发生在夏季等高温季节。由于天气升温,部分生猪抵抗力不足,心脏压力过大,血流加快。一般会伴随呼吸急促和减少进食。并且活动量大不如从前,性欲削弱,导致整体产量减少。

3.2 传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在夏季严重滋生,易引起生猪在消化方面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并且对仔猪的危害更大,由于仔猪出生抵抗力不足,腹泻严重会造成死亡。在热应激反应下,母猪进食减少,产后体质不佳,乳汁营养下降,侧面加重了仔猪感染的风险。并且由于部分仔猪监护不当,着凉发病时有发生。

3.3 湿疹

气候的差异性导致某些物种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如某些北方人到南方短期生活居住后会发现身体长有湿疹。这是因为南方环境较北方相对潮湿。而发生在生猪体表的湿疹则称为猪湿度症,突发,多病,瘙痒抓破后易化脓并感染更多细菌,湿疹对生猪的危害显而易见,严重者体弱病死,对养殖户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尽可能减少因环境变化带来的生猪不适,是当前务必要解决的问题之一[3]。

3.4 猪链球菌病

春夏为猪链球菌病多发季节,创伤或咬伤感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30kg 内的仔猪常见病症为败血症和脑膜炎症,化脓淋巴结炎是中猪的主要症状,食欲不振,体质削弱,常在感冒发烧后病发。急性病猪会产生结膜发红,部分会产生神经失调,无法站立,皮肤充血。而慢性病会在皮肤内侧产生圆形丘疹,并伴随褐色结痂产生。混合感染猪瘟会出现积尿,便秘,呼吸乏力,严重会引发死亡。

3.5 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偶蹄动物引起的一类动物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患口蹄疫的动物出现高热、跛行,并在皮肤与皮肤黏膜上出现疱状斑疹等症状,恶性口蹄疫会导致病畜心脏麻痹并迅速死亡。本病以牛最易感,羊感染率低。口蹄疫在亚洲、非洲和中东及南美均有流行,在非流行区也有散发病例。口蹄疫发病后一般不致死,但会使病兽的口、蹄部出现大量水疱,高烧不退,使实际畜产量锐减。并且个别口蹄疫病毒会传播给人。由于口蹄疫传播迅速、难于防治、补救措施少,危害极大。

4 解决方案

4.1 增加凉棚和通风口

饲料中添加少量维生素也是对抗热应激反应比较有效的手段,另外可加入牛磺酸,参考比例为2/5。另外在食槽中添加蔗糖也可有效抵抗热应激,提高生长水平。

4.2 注意通风和避暑

注意生产仔猪前后的饲养管理,在产后加强消毒,减少细菌对仔猪的影响。饲料增减应符合生猪目前的情况,如在产后添加定量高蛋白和抗生素,既可以保证营养充分,也可以提高母猪抵抗力,减少腹泻状况的发生。

4.3 提早发现

避免生猪患有湿疹后病情加重。高温季节猪舍应保持干燥,雨季频发应及时查看顶棚是否漏雨,垫草既可以有效吸收水分,白天充分晾干后铺置可以在夜间实现保温效果。急性患病可通过注射15ml 的CaCl2,并加之维生素2ml。出现红疹的部位应混合Zn2O 软膏30g,水杨酸1g 涂抹使用。感染可加上红花、茯苓、丹参等各10g 左右煎水外服,并对生猪体表进行定时清洁和护理。如化脓感染,可用高锰酸钾0.2%进行清洗,发现生猪患病部位有结痂现象时可用双氧水洗净后加上外涂软膏。

4.4 针对猪链球菌病

由于已产生一定抗体,所以对治疗稍有难度。注射阿莫西林15ml/kg,每日1 次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还要坚持记录生猪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尽早群体免疫。

每次爆发后只能屠宰和集体焚毁染病牲畜以绝后患,但由此带来的经济影响太大,现阶段我国已有一定措施缓解口蹄疫,首要是清洗伤口,一般使用双氧水溶液,同时保证足够的饮水,生猪患口蹄疫后食欲会逐渐减少。其次可注射清开灵稀释头孢,可达到一定的退烧和止疼效果。喷上碘酊可加快伤口愈合。猪圈里应彻底消毒,同时应注意病猪由于体质衰弱,不可随意打退烧针。应重视观察口蹄疫水泡,防止扩散。待水泡消散后会自然退烧。

5 科学指导

5.1 保持猪舍清洁干燥

加强日常活动,保证饲料营养充足。针对不同个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对母猪及时引产,高温季节及时通风避免中暑。

5.2 对猪舍进行严格的免疫管理

生猪养殖工作人员应穿戴专业的装备对猪舍进行日常消毒和清洁,对人员和用具要做到登记在册。减少工具外借,并在使用后及时清洁。对常见疫病做好相应的防疫计划,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病、口蹄疫病等。定期为生猪接种疫苗,可有效提高生猪抵抗力,减少疫病的产生。

5.3 重视观察

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定期对生猪进行观察和管理,防患于未然。

6 结束语

虽然高温季节疫病发生频率,但只要勤打扫、常通风,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就能大大减少疫病危害,及时适时接种相应疫苗,科学用药,注意剂量的使用。高温季节疫病防控还是要做到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实现现代化养殖。

猜你喜欢

口蹄疫猪舍疫病
江苏楼房猪舍臭气处理模式
夏季环境湿度对生猪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医药防控生猪疫病取得突破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
口蹄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