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2021-12-01周青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胃肠炎泌乳病猪

周青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横泾动物防疫站 215000)

日常养猪生产过程中,各种疾病的发生成为养殖户最大的困扰。春冬季节猪传染性胃肠炎最为严重[1]。此病只能传染猪,仔猪发病率为100%,致死率高,且传播迅速,只需3~5d,即急性爆发,给养猪行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 发病情况

2020 年3 月苏州一家小型养猪场发现仔猪突然大批死亡,死亡率90%以上。病猪出现拉稀、呕吐现象,发生严重脱水,几天后便死去,损失严重。

2 流行病学特点

(1)猪传染性胃肠炎可使所有阶段的猪发病,死亡率以10日龄以内仔猪最高;大日龄的猪只死亡率较低,甚至不会出现死亡[2]。但会影响其生长,导致发育不良、生长缓慢。较大的猪,如育肥猪、后备母猪、公猪常症状轻微,可自然康复,很少死亡,可耐过。

(2)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猪及康复猪。病毒主要分布于猪体内器官、小肠、排泄物及其分泌物中,所以很容易接触,且易污染食料及其饮用水,据此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但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3)在新疫区流行时,病毒会感染整个群体,尤其是10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基本能达到100%;大猪发病几天或几周后便痊愈,但仍有约50%的康复猪可继续排毒15~55d。老疫区带病毒猪与病毒一直存在,而且大部分猪都具抗体。新生仔猪的抗体可从母乳中获取;而断奶仔猪无法继续补充母源抗体,重新成为带毒病猪,本病因此在疫病区持续存在。本病在产仔高峰期发生较多,猪群饲养密度大也易引发。季节性明显,本病大多流行在寒冷的冬春季节。

3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严重脱水,还会出现呕吐与拉稀现象。猪传染性胃肠炎潜伏期比较短,仔猪正常最多为1d,成猪最多4d。传播迅速,短短数日即可蔓延至整个群体。

3.1 仔猪发病症状

新生仔猪一般发病突然,发生呕吐,而后严重腹泻。其粪便腥臭,黄绿或乳白色,含有没有完全消化的乳凝块。初期病猪体温上升,腹泻后减退。病猪精神委顿,被毛无光,消瘦,脱水明显,出现厌食、口渴、甚至昏睡情况,经2~5d 死去。病猪日龄与死亡率成反比,日龄越大死亡率越低,病愈仔猪体重上升缓慢,发育受到限制,严重的成为僵猪。

3.2 育肥猪发病症状

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严重的出现水样腹泻,粪便为灰色或褐色,一般混有气泡。病猪常出现短时间发热,几日后便好转,极少发生死亡。

3.3 泌乳猪

泌乳猪常与仔猪同时发病,临床表现为严重腹泻,泌乳减少或停止泌乳,体温上升,食欲下降,经3~7d 病情有所好转,很少发生死亡。

3.4 受孕母猪和成年公猪

染病后无明显临床变化,少数有轻微腹泻,3~10d 即可痊愈。

4 剖检变化

病死猪呈现急性肠炎变化。胃肠以十二指肠的炎症最为严重,属卡他性炎。

胃部鼓胀,内容物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胃黏膜充血、潮红,底部黏膜点状及弥散性出血且覆盖有黏液;胃大弯淤血,黏膜脱落,出现溃疡,黄豆至鸡蛋大小。

小肠肠壁半透明状,薄而缺乏弹性。肠内满是黄绿色液体、气泡与乳凝块。肠系膜血管充血、扩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大肠无明显变化;病猪偶尔出现肾淤血,发生脂肪变性,有尿酸盐沉积。

5 诊断

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发现,猪传染性胃肠炎表现为骤然发病,且发生在春冬季节,扩散速度快。所有猪均易感染,主要以呕吐、拉稀及严重的脱水为主要症状;以胃肠的卡他性炎,小肠绒毛变短萎缩为特征性病变[3]。据此可初步诊断,但还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分离鉴定病毒:取病猪一段空肠作为病料,制作成悬液接种在猪肾细胞内,观测细胞的病理变化,需盲传2~4 代,用直接荧光法鉴定,进一步的鉴定可以用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标准血清来做中和试验,鉴定出正确的结果。

鉴别诊断:与其他腹泻性疾病做鉴别诊断,如流行性腹泻及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等。

6 综合防治

6.1 预防

(1)避免从疫区或其他已流行的猪场引进猪只,减少将本病引入的可能性[4]。寒冷季节要做好保温,降低环境对猪产生的应激。定期打扫,做好环境卫生;工作人员做好自我防护,定期对猪舍消毒,做好个人卫生,遵守制度,不串岗,串舍,串场。

(2)做好平时饲养工作,增强猪的抵抗能力。及时发现病猪,及时隔离、封锁、限制人员往来,防止本病迅速蔓延。

(3)最好的方法是做好免疫工作,仔猪可以通过吃初乳得到母源抗体来保护自己。免疫怀孕母猪程序是在母猪分娩前6周与2 周左右,各注射一次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肌肉注射1ml 便可,也可鼻内注射。对仔猪有非常良好的预防作用。对于已经发过病的猪场,要在寒冷季节对刚断奶的仔猪进行免疫接种。出生1~2 日龄仔猪口服疫苗4~5d 可以产生免疫。

(4)若已有猪患病需迅速进行隔离处理,做好其他猪舍的消毒工作。对大日龄猪进行人工感染,使其早些染病且痊愈;减少病毒持续存在的时间。

6.2 对症治疗

现今对本病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能保守治疗。及时对病猪补充体液,可以有效减缓脱水,防止发生酸中毒,起到治疗作用。常灌服口服补液盐,同时在其饮用水中加入维生素,增强病猪体质。肌注青霉素,同时口服链霉素。抗菌消炎,避免继发感染。用止泻药物缓解腹泻。如碱式碳酸铋、鞣酸等。可以选择肌注硫酸阿托品,起到止泻作用,还可以减缓脱水症状。

7 小结与讨论

仔猪存活率直接反映了猪场的生产能力[5],是猪场产生效益的大前提。本病主要侵害10 日龄以内的仔猪,所以我们要保持猪舍空气通畅,春冬季做好保温,及时发现病猪并进行隔离、诊断、治疗、无害化管理病死猪,避免仔猪发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任何疾病都可以预防,做好相关措施,杜绝本病流行是每个猪场都应做到的义务。

猜你喜欢

胃肠炎泌乳病猪
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应激、抗氧化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叙事护理在母婴分离住院产妇保持正常泌乳状态的效果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浅析小儿急性胃肠炎的优质护理
牛胃肠炎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母猪泌乳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泌乳量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