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跃进主任从气机的角度探讨不寐的阳不入阴*

2021-12-01贾跃进吴秋玲陈燕清

光明中医 2021年19期
关键词:卫气通腑灵枢

王 艳 贾跃进△ 吴秋玲 陈燕清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的人越来越多。失眠,中医称为不寐,作为一种病症,已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谈到了不寐,并对其做了相关论述。

1 《黄帝内经》中关于不寐的论述

《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营卫之气皆源于水谷之气,水谷入胃,经胃之腐熟,脾之运化,清者为营,浊者为卫,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营行于脉中,卫行于脉外,随脉周流,疏布于全身,昼夜五十营而复大会于手太阴循环往复而没有休止。

《灵枢·卫气行》云:“卫气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 营卫安和,卫气昼行于体表,夜行于内脏,与营气相合,共助五脏之精,以养五脏之神,神安则寐。卫气的这种行阳入阴的规律,与自然界昼夜交替相呼应,从而决定了人的寤寐周期。

《灵枢·大惑论》:“黄帝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灵枢·邪客》曰:“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邪留脏腑,卫气不得入阴,留滞于阳则阳盛,在外表现阳盛之势,在内由于卫气不得入阴携营气周于五脏,五脏失养,心神不安而难眠。

2 营卫之气正常运行是人体气机的一部分

人体气机指人体中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提及:“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营卫之气属人体之气。卫气指运动着的,生长状态的卫阳之气。营气指营阴之气,是收藏状态的物质基础。张景岳《类经》云:“阴阳即营卫,营卫即气血……然营气者,犹天之有宿度,地之有经水,出入有期,运行有序者也,卫气者,犹天之有清阳,地之有郁蒸,阴阳昼夜,随时而变者也”。 清代医家黄元御称:“在脏腑曰气血,在经络曰营卫,营卫乃经络之气血也”。 以上论述说明营卫即是气血,气血运行失常则营卫运行失常。营气主内属阴而具荣升之性,故体阴用阳,卫主外属阳但含肃降之势,故体阳用阴[1]。营卫、气血互根互用、交感气化,同源于中焦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成分[2]。卫气顺应昼夜变化出阳入阴的过程是营卫之气气化的过程,是营卫之气相互为用的过程,也是气血相互转化的过程。卫气依赖于营气为其提供营养物质,营气依赖卫气的推动,运行于周身和五脏经脉。因此五脏及其经脉功能失常,常影响气血运行,营卫功能亦随之失常,而导致阳不入阴,造成不寐。

从营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规律分析,营卫运行失常的原因有二:一为营卫化生不足。《灵枢·营卫生会》言:“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老年人出现不寐是由于年高体衰,气血衰,肌肉不得气血濡养则枯,气道不得气血濡养则涩。营气衰少,卫气亦化生不足,气道涩加之卫气不足,使得卫气运行受阻,无力入阴携营气循行于经络和脏腑膜原之间,营血少不能涵敛神气,神气浮越,而夜不寐,或睡卧不宁,烦躁不安,梦多纷纭。可见,气血充足对营卫运行通畅、睡眠节律正常的重要意义[3]。二为病邪阻滞营卫运行。气的运行依赖气机的调畅,营卫运行同样也依赖气机,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机体气机失调都会影响营卫之气的升降出入。气机失调时气机阻滞是重要环节,随之气滞血瘀、气滞痰阻、气滞湿停等,最终产生瘀血、痰浊、湿热等病理产物阻滞营卫运行通道,使得卫气不得入阴而不寐。

3 从调理气机着手恢复营卫正常运行

关于不寐的治疗。《灵枢·邪客》:“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泻其邪,饮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得和也”。补其不足,补营卫生化之不足;泻其有余,泻经脉气血之壅塞;调虚实者,调内外之虚实,通其道路,大通经络,阴阳和病得愈[4]。寓意气机通畅便可调和营卫。

3.1 健脾气 充养营卫《灵枢·五味》曰:“谷始于胃,其精微者,先出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脾胃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也为营卫生化之源。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健运,气血充足,营卫充盈,脾升则肝肾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金火不滞,脾胃斡旋功能正常,才能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所以在治疗不寐的时候要注意保证脾胃枢机功能的正常。如脾胃虚弱,生化乏源,营卫衰少,营卫之气升降出入不利,卫气不得出阳入阴,营血不得周于五脏,五脏失养,气机失常,神不得安故昼不精,夜不寐。故而通过健脾气恢复脾胃枢机功能,充养营卫之气,使得营卫运行正常,便可安眠。如归脾汤之类,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3.2 祛邪气 调畅气血气机郁滞,会产生病理产物,如痰、火、湿、食、瘀,反过来痰、火、湿、食、瘀等病理产物作为邪气客于人体,也会阻碍气机流畅,防碍气血运行,导致营卫之气升降出入失调,卫气不得入阴,故而难眠。气机郁滞后气血郁滞,痰湿内阻、郁而化热,形成湿热、痰热,瘀热,热扰心神,更加夜寐难安。应分清病邪性质,分因论治以祛之,使气机通畅,恢复营卫正常运行,则夜寐安和。如食积化热应消食化积,健脾清热,用保和丸加减治疗;肝火上炎应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应化痰清热,用黄连温胆汤治疗;瘀热扰心应化瘀清热,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3.3 疏肝气 调节情志《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指出“悲”则上焦不通,营卫不散,“恐”则下焦胀,“思”则气留而不行,悲、恐、思可明显地导致气的运行受阻[5]。情志不遂,气机受阻,营卫之气运行不利,卫气不得入阴而不寐。肝的生理功能既有主疏泄的功能,又有调情志的功能,因此对于因情志因素影响气机调畅时,当从肝论治,疏肝理气,调节情志。这一类的方剂如: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丸、柴胡龙骨牡蛎汤等。

3.4 通腑气 推陈致新由于五脏藏精气而不泄,实而不满,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实。六腑不断受纳水谷,转化精微,滋养五脏和气血经络。张子和在《黄帝内经》一书气血和而为贵的思想下提出“陈莝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营卫昌”[6]。认为血气壅滞是许多疾病的主要病机,疏通气血则是治疗疾病的核心问题。六腑受纳水谷,化生气血津液,以助人体气机运转。六腑又为痰湿食浊所据之处,若转化异常,则水湿停聚,痰浊阻滞,容易出现腑气不通,进而影响气机流畅。譬如饮食不节导致肠胃受伤,积食停滞,腑气不降,气机受阻;外邪、情志内伤导致胆腑郁热,胆失疏泄,气机不利;下焦湿热导致膀胱失约,开合不利;都说明六腑通畅对气机调畅的重要性,六腑不通则气机不畅,营卫之气运行失常,卫气不得入阴而不寐。故而应当通腑利气,以养正气。这类方剂如: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汤、大承气汤等。贾跃进主任通腑气常用炒枳实和炒莱菔子这个药对,在治疗不寐的方药中也常常应用,并告诫学生,惟腑气不通者不论寒热虚实,都可用之,旨在邪去肠净,气机通畅,气血调和,则营卫畅利。

4 验案举例

王某,女,38岁,失眠5年,加重半年。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既怕冷又怕热,肩背冷,手脚热,情绪急躁,纳可,疲乏,小便正常,大便不畅,月经时痛经,有血块,舌尖红苔白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不寐(枢机不利);西医诊断:失眠。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0 g,黄芩10 g,清半夏9 g,党参10 g,龙骨30 g,牡蛎30 g,桂枝10 g,白芍15 g,合欢皮20 g,莪术10 g,炒枳实10 g,炒莱菔子30 g)。

按:患者失眠,总的病机为阳不入阴,阴虚阳亢,营卫运行失常。卫气属阳,营气属阴,卫气在外不得入阴,则阳亢兴奋,营阴在内不得养心,则阴虚难眠,故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营卫运行失常,气血运行失调,导致气机郁滞。气机郁滞则脾虚气滞,脾虚气血不得化生而疲乏,脾虚易痰湿阻滞而舌苔白腻。气机郁滞则肝气郁滞,情绪急躁,脉细弦。气机郁滞易郁而化热,卫气郁滞于四肢末端则手脚热。卫气不行,温分肉,充皮肤功能减退,则肩背冷,表现为气不足为寒,气有余为热,患者会既怕冷又怕热。气机郁滞则气血郁滞,形成瘀血痰浊易发痛经,并见血块。气机郁滞易腑气不通,故大便不畅。方中柴胡、黄芩疏肝气,清郁热;清半夏、党参健脾气,化痰浊;桂枝、白芍调和营卫;合欢皮疏肝理气,调节情志,祛郁滞,安五脏;莪术活血化瘀,理气疏肝,与清半夏配和共祛痰瘀;炒枳实、炒莱菔子通腑利气,以降而升,故浊气降,清气升,调节气机升降。全方可健脾,祛邪,疏肝,通腑,从而调畅气机,恢复营卫气血运行,治疗失眠。

总之,营卫运行失常,阳不入阴、阴虚阳亢是失眠的基本病机,营卫乃气血所化生,是人体气机运行的一部分。贾主任擅长通过健脾气、祛邪气、疏肝气、通腑气等方法调理气机,恢复营卫的正常运行而治疗失眠,并运用调理气机法治百病,其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和传承。

猜你喜欢

卫气通腑灵枢
基于“卫气稽留”论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卫气:保护人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采采卷耳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
通腑降气汤治疗腑气郁滞型便秘60例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