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湿寒条件下提高柴达木绒山羊生产性能的措施

2021-12-01王鸿忠

养殖与饲料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绒山羊柴达木羔羊

王鸿忠

青海省乌兰县农村经济经营服务站,青海乌兰 817199

青海柴达木地区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验示范区,生态经济发展将是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20多年来,柴达木绒山羊品种的改良和培育为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省存栏柴达木绒山羊220 万只,是全区60 多万农牧民赖以生存、生产和生活的保障。

1 柴达木地区生态地理环境及自然条件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一个,平均海拔在3 500~5 500 m,是典型的高寒大陆性荒漠气候区。太阳辐射强,平均日照数为3 000 h,年均降水量约为200 mm,年均蒸发量约为2 000 mm。无绝对无霜期,平原无霜期在70~215 d。该地区绝大部分气温在0 ℃以下,昼夜温差大,最高33 ℃,最低零下41 ℃,年均5.5 ℃左右。产区可利用土地面积3 279.8万hm2,其中天然草地面积696.9万hm2。近年来,人类掠夺式开发,全球气候升温和干旱等自然条件,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主要表现在冰川消融,雪线不断升高,每年后退2~6 m[1],水资源涵养量匮乏。柴达木地区草地依据中国草地类型可分为8 类(温湿草原类,高寒草原类,温性荒漠类,高寒荒漠类,低寒草地类,山地草甸类,高寒草地类及沼泽类),38个草地型。

2 柴达木绒山羊的生产现状

柴达木绒山羊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格尔木、德令哈市、茫崖市等地,主产区在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大柴旦行委等地区。2001年被青海省畜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青海省畜禽新品种,2000年被审定为省级绒山羊品种,2009年被原农业部审定为国家品种。柴达木绒山羊是毛乳肉兼用型山羊,羊毛品质良好,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较好的物理性能。抓绒季节体测绒线厚4 cm以上,平均产绒0.32 kg。绒毛细度在(14.27±2.67)μm,伸直长度(8.11±1.72)μm,强度平均为5.0~6.41 CN。柴达木绒山羊5月龄后开始性成熟,1.5 岁为初配年龄。母羊发情期17 d左右,成年母羊产羔率105%左右。2.5 岁成年羯羊产肉性能高,平均胴体重14.73 kg,屠宰率为44.3%。成年母羊平均胴体重13.43 kg,屠宰率为42.27%。屠宰率以2.5 岁羯羊最高。每天每只羊泌乳量为0.3~1.8 kg,挤奶天数不超过120 d。

3 柴达木绒山羊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特殊的气候条件制约着柴达木绒山羊的发展

柴达木地区草原气候恶劣,3年1小灾,5年1中灾,10年1 大灾。草原上羊的生活方式一直重复着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其高寒缺氧条件,极易对母羊生产和羔羊繁活率产生影响,而每年冬春季气候最为恶劣的时候,正是柴达木绒山羊生产羔羊的季节,出现母羊冻死、羔羊冻死或者由于天气、气温太低而造成的应激情况,导致羔羊生长缓慢,这些都是制约柴达木绒山羊发展的问题。特殊的高原湿寒条件,使草原农历八九月就处于枯草期,牧草质量低下导致羔羊孱弱、病死率高等[4]。产羔的母羊严重缺乳也会导致羔羊营养不良。研究表明,柴达木绒山羊的生产发育具有明显的季节节律性,季节的转变影响动物的采食量、养分吸收、新陈代谢等,进而对产绒率也有影响。采食量下降,新陈代谢减弱,对种群数量和个体生产都具有危害。

3.2 超载过牧严重,草原质量差,覆盖密度小

柴达木盆地自东至西植被覆盖率从东部的70%下降至西部茫崖、冷湖一带的10%左右。随着植被覆盖密度的降低,草原产草量也随之下降[3]。全区无优等草场,良等草场占4.23%,中等草场占20.2%,低等占74.47%,劣等占1.1%。中国高寒区目前整体处于超载状态,载畜量超负荷2 463.5×104只绵羊单位,超载率28.6%。草原生产力以柴达木地区为最低。青海地区2009年平均超载幅度达到87.81%,青海藏区2009年存栏各种草食畜2 586.54×104单位,超载率达80.46%。近年来,随着柴达木绒山羊种群的不断扩大,个体生产性能的下降,草畜矛盾越发严重,草原上的牧草生长率低、植被覆盖率低也是间接导致草畜矛盾的原因,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冬季饲草严重匮乏,绒山羊掉膘多,损失大。柴达木地区的牧草生长期只有4~5 个月,而枯燥期长达7~8 个月。夏秋季牧草繁茂,而冬春季牧草质量下降,严重不足,1个枯草期绒山羊掉标幅度达50%~60%。

3.3 缺乏疾病防控意识,管理方式粗放,饲养管理不到位

柴达木地区干旱少雨,气候寒冷,饲草结构单一,再加之饲养管理方式粗放,制约着柴达木绒山羊的发展。缺乏疾病防控意识,导致一些疾病如沙门氏菌、布鲁氏菌等的感染使母羊流产,从而影响母羊生产。管理方式粗放,畜群结构不合理,羊群圈舍饲养密度过大,饮水过于冰冷,圈舍设施条件差。饲喂的草料霉变,羊群营养缺乏,一些疾病直接或间接导致羊群生产性能降低。

4 提高柴达木绒山羊生产性能的措施

4.1 落实草畜平衡制度,以草定畜,合理利用草原资源

合理放牧,是利用草地资源、保护草地、防止草原进一步退化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过去几十年,柴达木地区存在着严重的超载过牧现象,造成柴达木地区草原“三化”加剧。草原生态的重建要依赖草原确权,让牧民自发地组织起来保护草地资源,按照柴达木地区草地实际载畜量,合理利用草原资源,采用季节性轮牧放牧加补饲的方式缓解草原压力,让草原得到休养生息,同时优化畜禽结构,淘汰生产能力低下的母羊。在此基础上,要健全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使草原生态形成良性发展势头。强化草原生态主体地位,切实推行草畜平衡制度,以草定畜合理利用草地资源。

4.2 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柴达木绒山羊的生产性能

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收益远不及现代畜牧业带来的收益高。要依托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战略布局,使以家庭为单位的副业向产业化过渡,利用先进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高频繁殖、营养调控、疾病综合防治等手段,有效干预柴达木绒山羊的生产方式;国家要加大对柴达木绒山羊各种研究的投入,利用省内各科研院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加大产学研深度融合,将科技与柴达木绒山羊的发展联合起来,促进柴达木绒山羊发展。

4.3 提高疾病防控意识,加强饲养管理

加大对牧民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基本的疫病防控措施,通过培训建立治未病的意识,引导牧民通过疫苗、驱虫药的使用来预防各种可能造成生产损失的疾病。要严格接种口蹄疫疫苗,要注重圈舍的消毒,提高绒山羊抗病能力。高原湿寒条件下,要进一步加强圈舍的管理,适时通风,加强羊群的锻炼。

猜你喜欢

绒山羊柴达木羔羊
新华指数 新增岢岚绒山羊
羔羊早期如何诱食
我国绒山羊种质资源、产绒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柴达木映画
柴达木映画
柴达木映画
辽宁绒山羊养殖方法研究
柴达木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