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艰苦卓绝的城市攻坚战
——太原解放纪念馆观感

2021-12-01阎文水

支部建设 2021年28期
关键词:徐向前野战军阎锡山

○ 本刊记者 阎文水

1948 年7 月下旬,在取得晋中战役胜利后,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辖第八纵队、第十三纵队、第十五纵队)、华北军区炮兵第一旅、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晋中军区3 个独立旅及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警备第二旅等部共计11.5 万余人,兵临太原,准备于10 月中旬发起进攻。

退缩于太原及其外围地区的国民党晋绥军共计10 万余人,他们以城区为中心,在城外东西南北建立了4 个守备区(后来东又分为东北、东南,成为5 个守备区),形成了北起黄寨、周家山,南至武宿、小店,东起罕山,西至石千峰的所谓百里防线,防区内各式堡垒与壕沟、暗道互为依托,构成了多层次、大纵深的环形防御体系,仅各种钢骨水泥大碉堡就有5000 多座,其密度之大、工事之坚固,在全国敌占城市中首屈一指。

徐向前,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不时眺望这座多年以前曾经在此就读的华北历史名城。1919 年春,18 岁的他考入山西国民师范速成班。国师坐落于小北门街,是阎锡山创办的一所新式学校。1921 年毕业后在阳曲县太原第四小学与五台县河边村川至中学附小任教。河边是阎锡山的故乡,朝着东北过了滹沱河不远便是徐向前的故乡永安。徐向前1924 年4 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从此投身革命洪流,成长为我军高级指挥员。

10 月2 日,阎军7 个师气势汹汹向南扑来。我军决定抓住阎军脱离防御阵地的有利时机,提前发起太原战役,在强攻中歼灭敌有生力量。经过11 天激战,毙伤俘敌军1.2 万余人,逼近并部分突破太原南北守军第一道防线。

明末农民起义军与抗战初期的日军,都是越过东山进入太原城的。作为太原屏障,东山战略位置之重要由此可见。从北到南,阎锡山早在东山上精心构筑有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和山头四大要塞,明碉、暗堡、壕沟、防线星罗棋布。其中牛驼寨布防方案是由阎锡山审定的,有些碉堡墙壁厚达几米。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写:“任何人到了太原,都会为数不清的碉堡吃惊:高的、低的、长的、圆的、三角形的,甚至藏在地下的,构成了不可思议的严密火网。”10 月16 日,我军由南北两面向东山要塞发起猛攻。至19 日,我军夺取了一些阵地,其中牛驼寨由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攻占。阎锡山集中第三十军和已收编的日本人为骨干组成的暂编第十总队多次向牛驼寨反扑,不到300 平方米的阵地上,每天倾泻炮弹数千上万发。激战三天后,我军被迫撤出阵地。10 月26 日,我军再次向四大要塞发起全线攻击。小窑头、淖马、山头分别由第八纵队、第十五纵队、第十三纵队主攻,夺取牛驼寨仍由第七纵队完成。在敌4 号碉堡前受阻后,一个个爆破手倒在山梁上,最后请来爆破能手张玉山与他的爆破小组,150 公斤炸药轰开一个洞,再请来一个爆破组,两组运上425 公斤炸药,将其摧毁。经过19 个昼夜反复争夺,11 月13 日,全部攻占东山四大要塞,毙伤敌军2.2 万余人,俘虏1.2 万余人,我军共计伤亡8500 余人。

为了缅怀英雄,1959 年太原市委、市政府在主战场之一牛驼寨修建烈士陵园。1989 年4 月24 日,太原解放40 周年之际,在牛驼寨烈士陵园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太原解放纪念馆落成。碑区之内,主碑西南侧是一座副碑,形似被炸开的碉堡。

攻打太原之前、之中,党中央始终没有放弃和平解放的途径。太原城中,第三十军是战役开始后被蒋介石从西安空运太原的,军长黄樵松是一位参加过娘子关、台儿庄对日战斗的富有正义感的将军。正当起义快要水到渠成,遭到副军长戴炳南出卖,黄樵松被押往南京杀害,起义功亏一篑。

平津战役爆发前夕,中央军委致电徐向前:“估计到太原攻克过早,有使傅作义感到孤立,自动放弃平、津、张、溏南撤或分别向西、向南撤退,增加尔后歼敌的困难。”因此要求:“再打一二个星期,将外围要点攻占若干,并确实控制机场,进行政治攻势,部队固守已得阵地,就地休整。”徐向前调整作战方针。从1948 年12 月至1949 年3 月底,我军对太原守敌进行了长达4 个月的围困与瓦解。太原城内严重缺粮,阎军阵营充斥浮肿病与夜盲症。我军印发各种宣传品70 多万份,鼓动阎军官兵放下武器,前来投诚。战士们还趁夜间潜伏到敌军阵地前沿进行喊话教育。4 个月内,整营、整连、整排,共有1.2 万余名敌军投向我军。

与此同时,太原城内地下党想方设法搜集情报。进山中学地下党员赵宗复、梁维书、韩健民、刘鑫得利用给敌人修工事的机会,搜集资料绘成城防图,物色一名进步学生由他送出城去,不料被早已盯上的敌人搜出,赵宗复等人也落入敌手。太行军区九〇九情报站地下党员张全禧接过未竟任务。张全禧以修车为掩护,从事地下活动。他将一位为人正直的太原绥靖公署侍从室参谋张光曙争取过来,让其准备了一套11 张城防图。张全禧找到同一修车行师傅张宪明讨教,两人搞到一辆旧自行车,将城防图塞入自行车管中,焊接好,次日在张光曙护送下,张全禧顺利通过敌人哨卡,完成了任务。

太原解放纪念碑

1949 年1 月平津战役结束,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所辖第八纵队、第十三纵队、第十五纵队分别改为第六十军、第六十一军、第六十二军。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也改为第七军。2 月中旬,中央军委决定第十九兵团、第二十兵团和第四野战军炮兵第一师会攻太原。3月初太原城下我军总兵力达到25 万,各种火炮1300余门。眼见大势已去的阎锡山飞逃南京,指定山西省国民党政府代主席梁化之、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兼十五兵团司令官孙楚、太原守备司令兼十兵团司令官王靖国等人死守孤城。此时太原守军共7.2 万余人,大小炮900 余门。

攻克敌碉堡

攻打太原油画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员彭德怀参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返回西北途中路经太原,协同病中的徐向前指挥作战。眼看在一座座碉堡的反复争夺中,一波又一波的战士牺牲了,心痛、劳累引发旧疾,徐向前无法站立,只能躺在担架上指挥。为了不影响作战,命令仍以徐向前的名义下发。

太原解放纪念馆徐向前纪念广场后部,有一座1994 年落成的高达4 米的元帅铜像,双手叉腰,威风凛凛。

总攻太原部署完成,第十八兵团和第七军主力在东,第十九兵团主力在南,第二十兵团及第七军一个师在北,第十九兵团一部和晋中军区各旅在西,首先对城郊之敌展开攻击,尔后会攻太原。

4 月24 日凌晨五时半,在全歼城外守敌4 万余人后,我军1300 余门大炮从四面八方向着城内开火,对3 万余苟延残喘的敌军发动最后打击。猛烈炮击过后,各部争先恐后扑向城墙豁口。6 时15 分,第二十兵团所部登上小北门;6 时30 分,第十九兵团所部从首义门两侧登上城头;7 时左右,第十八兵团等部相继突破大东门、小东门、水西门、旱西门等处;8 时50 分,红旗插上鼓楼顶;10 时20 分,冲进绥靖公署。除梁化之饮毒自杀外,孙楚、王靖国与日本顾问今村、岩田等人被俘。

历时半年之久的太原战役,我军民以伤亡4.5 万人的代价,毙伤俘敌13.5 万余人,结束了阎锡山在山西长达38 年的统治。太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战斗最激烈、伤亡最惨重、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运城、临汾、晋中、太原,一路北上攻城下郭的徐向前也成为十大元帅中最善城市攻坚战的一位元帅。

由徐向前题写的“解放太原纪念碑”七个镏金大字,镌在形似钥匙的高达49.424 米的碑上。过了碑区、展区便是陵园,苍翠松柏下长眠着2000 名烈士。前面的纪念堂内,镌刻着5000 多名为了解放太原捐躯的烈士英名。

猜你喜欢

徐向前野战军阎锡山
徐向前元帅的家风
徐向前:我是个穷司令
徐向前:我是个穷司令
这条规矩阎锡山坚守了38年
韩国防改革取消野战军编制
飞来的木桶
“野战军”父亲
阎锡山在台湾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中央如何统一各根据地军事力量
“匪首”阎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