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国画艺术在“非遗”展陈设计中的应用

2021-11-30原昊地

美与时代·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虚实非遗国画

摘  要:国画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艺术形式之间具有共通性。对国画艺术中的笔法线条、虚实构图以及色彩理论的研究,能够启发当代“非遗”展陈设计。以国画艺术为载体的“非遗”展陈,能够以更准确的方式来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非遗”展陈设计通过对国画艺术的学习,营造出与“非遗”文化完美契合的展陈环境,最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国画;“非遗”展陈;动线;虚实;相对关系;色彩

舒曼曾说:“在一个艺术家心目中,诗歌却变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不同艺术形式之间是有相通性的。不管是绘画、书法、音乐,还是我们本文将要探讨的展陈艺术,它们都属于感性活动范畴,情感主宰整个艺术活动,因此不管最终的表现形式如何,它们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创作者观察生活中的美和自然界中的规律,通过艺术渲染来传达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艺术门类中,国画作品在创作中很重视意境的表达,国画创作者要想实现意境的表现,不但需要拥有高超的绘画技巧,还需要对国画思想以及内涵有着深入的了解。想要做好一个系统的“非遗”展陈项目同样如此,展陈设计作为一种综合性设计,不是对展品简单地装饰、美化,它涉及的学科多种多样,不光需要用到先进的科技来丰富展陈方式,更需要对展陈内容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以表现“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从而能够完美地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之美。然而,目前“非遗”展陈面临的问题很多,比如如何在博物馆环境中展现“非遗”,如何将“非遗”与实物展陈有机融合等[1],下面笔者将基于“非遗”展陈设计的独特性,从国画艺术中探寻当代“非遗”展陈设计的出路。

一、国画笔法的线条规律对展陈动线设计的启发

国画中笔法的表现极其重要。国画中对线的要求较高,国画重视所描绘事物的轮廓,以最简洁、有力的方式来表现,例如《清明上河图》中的船只虽然形体描绘较小,但是其形象足以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看似随意的线条,在其背后是有一套严格的规律,其中几个最根本的规律分别是平、圆、留、重、变,在这些规律之中,平和圆比较好理解,留就是收得住,重代表用笔以峻劲为主,表现事物要求有力。前四点是根本,在这四点基础上要有“变”即变化、节奏,线条要讲求抑扬顿挫[2]。同样在“非遗”展陈的动线设计中,在保证游览要求的基础上,要多寻求动线的层次性、韵律性,当然这种变化是要根据展示内容来决定的,这是一个充满推理的过程,我们需要根据展览大纲中每一部分内容的体量和价值,来进行空间的合理划分。

在非遗展陈的参观形式上以自由式参观和递进式参观这两种形式最为常见。自由式参观即没有特定的参观流线。这样的展览大多呈现为一个大空间,在内容上呈现为多点并存的模式,这些知识点相对独立但是又紧密依靠,观者可以在此空间中自由游览,且不会对展览内容的理解有影响。这样的动线看似杂乱无章,但又像一幅写意的国画,充满着变化,关键是要设计师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递进式参观相对而言更具有逻辑性,尤其在敘事性展览中比较常见,根据内容的需求由主展线和辅展线展开叙事。主展线是叙事的主体,辅展线主要是对主展线内容进行扩充,但是这样有时也会造成参观逻辑的混乱,需要在设计的时候小心避免。递进式参观由于在参观之始便设定好了参观路线,因此很容易使观者产生疲劳感,这便需要借鉴国画艺术中线条的变化,或平缓、或转折、或发散,使参观动线有着节奏的改变,达到移步异景的效果以维持观者良好的精神状态。当然,在一些大型的“非遗”展陈项目中,要灵活地运用这两种不同的参观模式,使动线更加丰富、合理且富有变化。

二、国画构图的虚实关系对展陈空间设计的启发

构图在国画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虚实构图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法。虚和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虚”并不代表什么也没有,“实”也并非元素的随意堆积[3]。如何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是画者所追求的目标,黄宾虹就曾指出,“实处易,虚处难。”可见要处理好这对关系并不容易。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画艺术具有异曲同工的精神内核,将虚实关系介入“非遗”展陈中,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在具体的“非遗”展陈案例中,虚实关系可以应用到许多场景,比如将“非遗”展品进行重点处理,与展品相关的视觉元素进行概括化处理,达到烘托展品的效果,展品部分即为“实”,视觉元素即为“虚”。在我国众多的“非遗”展馆中,有不少优秀的案例便运用了此关系。中国伞博物馆作为全国首家以伞为主题的博物馆,综合展示了伞的文化、历史、故事、制作工艺等,其中一个场景是对《雨巷》这首诗词的还原,近景中打着油纸伞的女孩以及左右两面高墙的实化处理,远景画面则运用墙绘的方式虚化处理,在节省空间的同时给观者一种朦胧、写意的感受。

受虚实关系的启发,我们可以引出多对相对关系,如明与暗、动与静等。这些相对关系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讲求阴阳平衡的特点,这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敬畏和学习,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将道视为规则,而道法自然的规律为法则。在具体“非遗”展陈设计实践中若能巧妙地运用这些体现自然法则的相对关系,便能更好体现我国“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国外不少优秀的案例值得我们去学习,如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中便多次运用了明暗处理的手法。在对海岸场景的营造中,顶面统一进行喷黑处理,水纹投影灯投射到地面,形成波光粼粼的海面效果,天空的“暗”与海面的“明”形成鲜明对比,在对于绿植场景的营造中,顶面同样是喷黑处理,用来弱化视觉感,射灯穿过大树投影出绿树成荫的效果,让人身临其境,场景氛围感十足。新加坡作为一座海岛城市,绿化覆盖率广,设计师通过这些巧妙的设计手法来加深游者对于这个城市的印象。明暗相对关系的处理运用,使得整个展陈空间和谐统一且充满活力。

三、国画艺术的色彩理论对展陈色彩设计的启发

在“非遗”展陈中,色彩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视觉元素,在参观前便会给观者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在参观过程中,不同的色彩会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而在参观之后,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色彩所带来的感受,可见能否用好色彩,决定着整个展陈设计的成功与否。

目前国画艺术中关于色彩的论著并不多,比较有名的是南朝宋画家宗炳所做的《画山水序》,其中提道:“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即要真实地描绘物体的颜色,体现了我国传统朴素的色彩观。南朝画家谢赫提出“六法论”中的“随类赋彩”,即根据描绘对象种类的不同,如植物类、动物类、山川类、建筑类等,赋予不同种类不同的色彩,而“赋彩”是绘画者主观的行为,作者可以真实描绘自然物的色彩,也可以将自己内心深处的色彩感觉通过绘画来表达[4]。在“非遗”展陈空间中,除了展品原有的色彩,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展陈主题,赋予不同的展陈色彩,每个空间都需要有一种或多种主题色来衬托展品,通过天花、地板、墙面、陈列台、灯光等方面来进行表现,营造独特的色彩氛围,达到调动观者情绪的效果[5]。比如红色让人感受到爱与热情,绿色让人感受到自然与健康,蓝色让人感受到冷静与纯洁,紫色让人感受到神秘与高贵。主题色的选择是设计师的主观行为,可以根据展陈主题内容进行选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赋予独特的主题色彩,但是不能违背“随类”的原则,做到色彩运用的丰富且不杂乱。

古琴作为中国士人文化的代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浙江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古琴部分,设计师为了突出展陈空间的“深邃和高雅”,将蓝色作为展陈主色调,而对伯牙弹奏《高山流水》这一场景进行还原,采用了写意的白色人物雕塑,同时结合水墨动画作为背景,以表现伯牙陶醉其中的和谐情景。展厅整体色彩氛围营造的比较好,再结合着灯光、伴奏的烘托,代入感极强,观者游览其中仿佛置身于琴瑟和谐的写意世界。

四、结语

我国的博物馆展陈艺术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博物馆与国外博物馆之间的业务交流,国内展陈设计水平显著提高,展览形式也从之前的长期基本陈列向短期临时展览转变,如此一来,展览活动急剧增多,正是给“非遗”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几年“非遗”展馆以及大大小小的“非遗”专题展览随处可见。随着展览活动的增多,难免会出现展陈形式的单调与重复问题,且有不少展陈的设计手法借鉴国外的展览,并不是说国外的设计手法就不好,而是“非遗”这一展项比较特殊,展陈的形式要根据“非遗”展项的特点进行设计,且展示过程需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去寻找能体现我们本土文化的展陈形式,在不失文化内涵的前提下注重展览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从而丰富展陈形式。本文探讨的国画艺术在“非遗”展陈设计中的应用,希望能为读者打开一种思路,通过对传统艺术门类的借鉴和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用传统艺术来服务我们的“非遗”展陈,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宋向光.当代我国博物馆展陈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博物馆,2015(3):82-87.

[2]李可染.中国画的笔法[J].东方艺术,2014(16):138-141.

[3]何广庆.试论国画写意中的虚实关系[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0-113.

[4]项国涛.中国画的色彩运用[J].美与时代(中),2020(4):14-15.

[5]陆甜甜.试论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色彩运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22):109.

作者簡介:原昊地,中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虚实非遗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难忘岁月》(国画)
浅论文人画的虚实
论彩铅素描与古典油画直接画法的共性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以传奇京剧《化人游》为例谈戏曲虚实论及审美规律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