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位一体建构“和美”文化

2021-11-30朱林刘钰

教育家 2021年43期
关键词:和美讲座教研

朱林 刘钰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第二十二小学自成立起,坚持“以人为本 和美发展”的办学宗旨,通过六年的实践,不断提升“和美”教育文化内涵,形成了团队熔炼、课堂研究、课程建设三位一体的“和美”办学文化。

课堂改革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学校研发了“215”和美教学模式——“2”指课前独学检查  课后达标检测;“1”指课前三分钟学科素养训练;“5”指课堂五环节(每个学科有五个环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并在此过程中,创造了“课带讲座”“课堂观察”两种研修形式,建立起有和美教育特色的课堂文化。

课带讲座: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为课例配上微型讲座,使教师的教学有了理论支撑和钻研痕迹。如刘钰老师在上《鞋匠的儿子》一课后,做了微型讲座《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格魅力》。这样的教研,不但提高了上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使听课教师受益匪浅,教研活动更加规范,提升了层次。

课堂观察:课堂观察工具的研发经历不断的研讨、使用和修订,逐步规范化。目前课堂观察量表已经借鉴CIPP模式,增强了课堂观察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个性化。观察者通过课堂观察授课教师如何解决“学生在哪里(学情调查)-教师要带学生去哪里(教学目标)-怎样去(教学路径规划)”的问题,同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常态的教研形式,重构了课堂师生关系。教师的观课指向学生课前独学、课上倾听及表达,指向小组的合作过程、合作效度等。观察报告的反馈,使教师们由课堂上的话语权威变成课堂的组织者、倾听者、引导者,越来越“善教”。

基于学科整合的课程思想,学校对不同学科中的关联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例如:2018年12月,钟山区跨区域交流会上,彭静、朱迪老师将音乐、美术这两门艺术学科整合,上了《走进戏曲——脸谱》一课;2019年5月,钟山区好课堂跨区域访学活动中,由顾尙芬、李莉老师执教的《轴对称图形》,是数学与美术课整合的示范课。

课程建设丰富和美教育内涵

2017年,学校和美校本课程增至72門,并在全市率先实施走班上课。其中46门社团课程是教师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开展的学科项目式学习,课程结业后由授课教师做星级评价,颁发结业证书,一学期或一年后学生可以更换其他课程。在覆盖全校的校本课程中,极具特色的“闪亮一刻”于周一至周五12:40到12:55进行,每天设置不同主题,由一个小组提前准备,从分工、资料收集、主持到展示、评价、总结,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低年级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德育课程中的“诚信社”是红领巾社团实践基地,活动利用课间时间开展。“诚信社”陈列着学习用品,有需要的少先队员可以自行去兑换。在兑换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同时选拔四到六年级各中队优秀少先队员作为学生管理员进行全程管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学校还设置了“道德班长”德育管理课程,即在原班委不变的前提下,全班学生轮流做一天道德班长,通过和美九礼等规范同学行为,进行班级管理。“道德班长”课程不但使学生养成了良好习惯,还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感和管理能力。

“215”和美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学生学习潜能和考试成绩都大幅提升。在“和美”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已经不再是建校初一片空白的城乡接合部小学,而成了六盘水市有影响力的学校。在教育局的部署下,学校正在不断将和美办学理念课改成果向周边学校辐射,以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和美”路上,学生、教师、家长将在有境界的教育生活中彼此滋养、和融共进!

猜你喜欢

和美讲座教研
提高“和美课堂”有效性教学初探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打个盹,记事牢
开启课外绘本阅读的“和美”空间
“和美”语文:追求绿色生态课堂境界
我眼中的“和美”语文
书法基础讲座(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