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探讨

2021-11-30缪海全

魅力中国 2021年29期
关键词:智育德育体育

缪海全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中心小学,内蒙古 赤峰 024300)

一、我国古代至近现代体育中德育功能

学校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人才和传播文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与我国悠久的中华文明相对应,我国在古代就产生了学校和教育制度,并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形式。

(一)我国古代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学校教育,直到西周,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初具规模,出现以“六艺”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其中“礼、乐、射、御”为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的教育内容。与体育有关的“礼、乐、射、御”占到了“六艺”的一大半,并且“礼”教更是我国古代的核心教育内容,在“六艺”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第一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体育在古代的教育体系中占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乐”教通过对学生进行乐舞的教育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以乐舞的形式熏陶人的性格以及内心世界,时人戒掉骄横,蛮夷的思想以及各种恶习。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身心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射”即为“射艺”,学校设立这个课程的教育,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射箭是作为军事和礼教的主要手段,但“射艺”又被尊称为“射礼”,按照“射礼”的等级,被分为“大射”“宾射”“燕射”与“乡射”,这是因为射箭被定为等级分明的礼制活动和道德观念培养的重要手段。“御”指的是古代祭祀驾车,出行驾车,战车驾车的总称,其中祭祀驾车和出行驾车十分注重礼节,尤其体现在古代的王宫贵族身上。“御”是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必须掌握的技能和道德高低衡量的标准,这是一个古代学生“六艺”教育的必修课。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他在德育上的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他提出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的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春秋末期,我国奴隶制礼崩乐坏,孔子为旧的礼乐制度中加入了新的教育思想,将他的德育理念与体育教育相融合,提出“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和理念,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为活动的主要目标。在继承“六艺”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仁”与“礼”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始终重视将德育贯穿于体育的教育过程中。

(二)我国近现代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西方教育家斯宾塞在《教育论》中讨论了有关智育、德育、体育的思想,提出要同时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身体三方面的能力。《教育论》由四篇论文构成,分别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智育》《德育》《体育》。斯宾塞在其中所提出的智育、德育、体育,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科学在教育中的地位,稳固智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并没有讨论到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将斯宾塞带入国人视线的是圣约翰书院学监颜永京,在 1882 年,他以《肄业要览》为题翻译了《教育论》的第一篇《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他在文中将教育一次翻译为肄业,书中也并未提及智育、教育、体育。严复则是将斯宾塞的思想带入中国最重要的人物,他于 1985 年发表了一篇《原强(修订稿)》,文中他以《明民论》为题解释了关于斯宾塞《教育论》中的几篇文章,“斯宾塞尔全书而外,杂著无虑数十篇,而《明民论》《劝学篇》二者最著名。《明民论》者,言教人之术也。《劝学篇》者,勉人治群学之书也。”斯宾塞在论述教育时,将对象默认为初等教育体系中的儿童,而严复却将对象扩展为“民”,并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将国家的强盛衰弱与否和人民的德智体育的水平相联系。1906 年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的文章中提到“是以讲教育者,其事常分为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三者并举,顾主教育者,则必审所当之时势而为之重轻”,在此时德育智育体育已经成了教育的流行用语。在民国时期 1912—1913 年间教育部颁布了“壬子学制”,在这种学制下的中小学“学校令”中规定中小学仍设体操一科,以兵操为主。在学校中既有体育课,也有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并逐渐组织了各种体育部和运动队,所以把学校这种既有“以兵操为主”的体操课,又有以田径、球类为主的课外活动的形式称为“双轨制体育”。由此可以看出,早在 20 世纪初,体育教育已经在中国开展起来,但将其与德育和智育的结合还停留在国民的层面,并未将其完全列入到教育的体系中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教育体系也随之完善。通过社会生活的影响,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人们越来越觉得德育在人的成长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素质教育就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习总书记提出的“通过教育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作为指导思想。由此可以看出德育在教育体系中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了,毛泽东曾将体育列为教育之首,但在进行体育教育的同时,更要牢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现状分析

(一)教师忽视德育渗透

当前,尽管体育教师已经开始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一时之间还是很难根除。一些教师对学生成绩的重视远超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关注,这就严重影响了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小学体育教学并没有充分担负其德育职能。

(二)德育渗透缺乏系统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已经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却未能系统渗透,想起来时就会说一两句,想不起来就按照原来的教学安排进行。这种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德育很难对学生形成持续影响,也破坏了小学体育课堂作为德育平台的作用。

(三)德育缺乏实践和说服力

在部分教师眼中,德育就是凭空说教,就是给小学生讲大道理。但是,这种方式恰恰是学生所厌恶的,家长和教师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样一来,德育教学也就丧失了说服力和影响力,无法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起到应有作用。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路径分析

(一)重视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教师在教学中应摆正认识,重视德育在体育教育中的渗透。小学体育不同于其他科目,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不紧密。因此,小学体育要通过体育比赛活动来树立学生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大小比赛及活动均严格按比赛规则,通过执法的裁判员公正、公平、公开、准确的裁判,坚决反对不正当袭取行为。当代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既要学会拼劲努力取得胜利,也要学会体面地面对失败。

(二)深化德育对学生的影响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循序渐进,更需要系统化地推进,这样才能对学生形成持续性的影响。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道德认知水平分阶段开展德育。具体来说,可以将一、二年级划分为德育的初级阶段,通过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来传递道德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判断。同时,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来丰富理论知识,不断加强锻炼来提高自身运动技能水平;多参与学生比赛,严格遵守游戏规则;注重自身修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想想还有哪些游戏,让学生不断的挑战新的体育游戏,培养学生不惧挑战、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观。这样一来,教师就将德育有效渗透到了体育教育中。

(三)结合家庭教育增强德育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小学阶段,家庭是仅次于学校的重要教育场所,家长的行为和价值观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告知家长学生的表现情况,并要求家长配合教师督促学生完成课堂上布置的德育任务,为学生提供德育实践机会。

(四)敢于“不按常理出牌”,培育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生处于爱玩的年龄,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敢于尝试,教师要利用好学生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障碍跑教学中,教师利用小栏架、地标贴、跳绳、竹竿、呼啦圈、轮胎等设置一个闯关比赛,学生一开始肯定兴奋,很积极地参与。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各小组在同样距离内利用相同的道具给对手设置障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想出各种点子,就会对生活中的其他事物进行深度加工应用,这样就在趣味的运动训练中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这种有趣的训练可以让孩子思维更加开阔,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创新的动力。

(五)与时俱进必将成为体育教育的不竭动力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人们的社会生活也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更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尤其是德育的教育,防止学生出现道德品质的缺失。要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刻分析新形势下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活动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及其基本特点,正确审视和解决影响群众思想活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根据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并解决它,从而来揭示规律性的新特点,探索新思路,寻求新方法、新途径,并且要为新的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指导。根据学生现阶段所要遵循的教育规律,把握住学生成长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使德育教育能够与时俱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具有天生的优势。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渗透德育,不仅要讲究方法,更要重视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小学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才能深刻改变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猜你喜欢

智育德育体育
科技创新 智育未来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非遗剪纸绘梦想,厚德启智育新人
武术,是一生的修行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们的“体育梦”
浅析现代美术教育的美育、德育、智育功能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