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煤露天矿山危险因素分析与安全管理

2021-11-30高锡德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5期
关键词:露天矿事故人员

高锡德

(中国非金属材料南京矿山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巢湖 238058)

安全管理即依托全局规划并配以组织等管理的机能来进行环境、人及设备的综合性管控,以此来保证开采的安全性,同时也完成了环境的治理,故彰显出独有的价值。在对非煤矿山进行开采时,多会选用露天开采的方式,那么在操作中将会受到生产设备、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危及到生命[1]。为此,非煤矿山的开采前应对各类危险因素做到系统化分析,打到危险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借助有效且全面的安全管理措施减少开采中的经济损失,将企业所应获得的经济效益扩大化,也将开采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做到切实有效的增强,跟上时代进步潮流。

1 非煤露天矿山危险因素分析

1.1 边坡参数

非煤露天矿山作业会遇到不良的地质条件,也易受到雨水的影响,设备压力随之加大,同时维护加固方案易暴露出不足,一旦边坡高度的设计不够合理,则在爆破时因震动而出现多处裂痕,岩石的完整性开始下降,导致边坡垮塌,给设备及人员带来不同程度的威胁[2]。

1.2 车辆伤害

矿山的露天开采量逐渐增大,行车密度也变大,加之粉尘的影响使司机的视线不良,易引发交通事故,同时路线规划不够科学,使道路状况变差,易追尾,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实际运输中,部分车辆装载过满,在路况不佳的情况下易发生落石现象而伤及他人,也会出现翻车、溜车等。

1.3 排土场地

若排土场地没有足够的硬度,那么在后续生产中若梯度增大,甚至超过原有的设计规格,故易发生山体滑坡、车辆侧翻、滚石等事故。

1.4 爆破环节

因爆破需要导爆索、雷管和一定量的炸药,若这些材料未经过严格检测,同时对炸药进行混装而违背了安全规程,易诱发意外爆炸。部分作业人员的操作失误、避炮设施不足,则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1.5 高压电

非煤露天矿山的作业所使用的电压较高,若没有严格的管理,可能使作业人员的意外触电,同时线路较多,在长期作业中会超负荷运转,则开始老化,因绝缘性下降留下漏电的隐患,也会使设备因故障而突发着火事故[3]。

1.6 粉尘与噪声

在露天作业中,铲装和爆破等作业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粉尘污染,加上运输作业也会形成粉尘类的污染,既会影响到司机的视线,也会给环境带来压力,若工人没有佩戴相应护具,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威胁。与此同时,设备的运行会发出噪声,如未进行隔音处理,则形成噪声类的污染。

1.7 尾矿库

因矿山尾矿库的总坝的高度较大,有较大的总库容量,但应污水量随着开采规模的增大而增加,会出现洪水漫顶的情况,那么将会淹溺下游的设备,也会将人员掩埋而形成较大事故,同时尾矿库将出现垮坝。

2 非煤露天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2.1 设计应急措施,加大排查力度

基于非煤露天作业的危险因素,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来设计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和应征措施等,对安全管理的内容、手段等进行整合,同时组织工作会议对安全管理方案进行优化[4]。管理人员应释放出榜样效用,使一线员工对自身的不足进行正视,继而重视辨识能力的提升,使自身能够对危险源做到精准的辨识,可发现探测孔操作中的采空位置,找到露天采场中的塌坑。一线员工还应对高大边坡的变形、滑坡等前兆做到发现,对排土场的沟内情况做到把控,对下沉的异常尽早发现,还应的重视爆破施工,规避漏爆的隐患。

2.2 做到合理规划,减少事故概率

通过对地质人员所应具有的技能做到相应提升,将整体的勘探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可将非煤露天矿山开采所需的资源实现有效地利用和合理的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地质因素所带来的隐患规避[5]。在爆破过程中,开采人员应设计好路线,计算好安全的距离,继而完成爆破。与此同时,开采人员应对爆破后产生的碎石进行彻底的清理,在操作时要佩戴好安全帽,穿戴专门的工作服等,可将碎石滑落而引发的事故做到极大程度地减少,还应设计科学的边坡加固,避免大范围的滑坡。

2.3 投入足够资金,改善作业环境

因安全管理会耗费企业一定的资金,对经济效益而言,看似没有做到扩大化,实则减少了各类的安全隐患,将企业所蒙受的损失降到最低范围,但部分企业的眼光不够长远,故忽略安全管理,投入的整体力度也暴露出不足[6]。为此,企业带着前瞻性思维,开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继而可对作业的环境做到极大程度的改善,使员工原有的安全意识得到有效地增强。企业管理人员应深入到一线,将老化的设备淘汰,引入多种不同的技术与相应的设备,让管理彰显出极强的人性化,同时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向一线员工讲解使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等。

2.4 重视爆破管理,剔除安全隐患

企业应秉承先进的理念,加大爆破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之掌握专业且牢固的爆破知识,对操作工艺极为熟悉,把控好操作的每一个要点。在实际操作中,爆破人员应做好细致化的检查,同时根据天气情况来调整爆破的力度,切不可随意进行大规模爆破,故可减少事故的发生几率。对爆破材料进行运输时,操作人员切不可将雷管进行混装,不在爆破区使用明火,例如,不抽烟,同时做好静电处理。在爆破前,要核查爆破所使用的设施,做好避炮的准备;在爆破后,必须先进行验收,保证没有危险的情况后,开始下一步的采装,若遇到可能没有爆炸的情况要及时设置明显的警戒线,完成相应处理后方可解除。对于盲炮,需根据应急措施来进行处理,还应立即上报负责人,严格遵循操作的流程。

2.5 优化采装策略,实现规范操作

首先,施人员要保证两相邻矿山间的距离,使开采时所受到的相互作用减少,也可将错动线重叠的情况做到极大程度地避免,特别注意要考虑到周围的村庄。其次,在夜间装卸时,要设计好照明、环保方案,同时钻机不可处理爆破残孔。再次,若进行垂直的相邻作业时,两台设备的水平距离应大于30m,在铲土设备工作的范围内,操作人员不可多停留。最后,选用分段开采的方式,例如,自上而下,将台阶参数做好计算,与设备能力相契合,不可进行超负荷的工作。

2.6 加强安全培训,提升职业素质

企业在组织相应的培训时,应秉承着人人平等的原则,对全员进行培训。具体而言,对上岗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多种考核,对法律法规进行深入化的学习;对管理人员而言,应将安全贯穿于各管理环节;对电工和爆破工这类特岗人员,要做到持证上岗。在实际工作中,要从根本上杜绝“三违”的行为,提升整体的职业素质。

2.7 完善安全体系,做好预防工作

在非煤露天矿山的安全管理中,企业应带着前瞻性思维对安全体系进行切实有效的完善,完成人员的合理配置,对安全责任制做到优化,重视事故的预防。与此同时,要设计安全考核的多项制度,配备采矿工程师来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要建立起责任制并落实到个人,保证各阶段的生产愈发安全。

3 结语

非煤露天矿山开采的过程中有着较多危险因素,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事故隐患,这些均是诱发矿山事故的主要原因。在新时期下,非煤矿山的开采必须谨遵安全产生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严格且全面的安全管理,在足够的资金投入下对生产的条件做到极大程度的改善,根据实际开采需求对生产工艺进行有针对性的淘汰,使落后的技术及相应设备做到更新,配以多元培训,将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到相应的强化,加大监管的整体力度,使露天开采的隐患得到有效剔除,将各种事故的发生几率减少,实现有规划、有准备的开采,做到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

猜你喜欢

露天矿事故人员
学中文
备战铁矿露天矿与挂帮矿同时开采稳定性研究
爆破振动作用下某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
露天矿山土石方量的测量及计算
废弃泄漏事故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小恍惚 大事故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