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21-11-30高九春

现代农机 2021年3期
关键词:虫害麦田粉剂

高九春

(盐城市盐都区楼王镇农业农村局,224031,江苏盐城)

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我国小麦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提高,现阶段小麦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确保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病虫害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麦的产量,所以想让小麦得到高产,就需要积极提高小麦栽培技术水平和展开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1 小麦栽培技术

想要得到较高的小麦产量,就需要在小麦的栽培过程中精心选种,科学种植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高产的小麦。

1.1 选种

选择良好的种子,可为小麦以后的生长奠定基础。需要选择优质的小麦品种。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不一样,所以选择小麦品种的时候,我们应当遵循适应环境、选取优良品质的小麦的原则。小麦的品种越优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产生病虫害的几率也越少,产量也可能会比较高。同时,选择小麦品种时需要考虑当地气候条件的因素。如果当地较为潮湿,就需要选择抗涝能力较强的小麦品种;若当地气候比较干旱,就需要选择抗旱能力较强的小麦品种。只有因地制宜地选种才能种出更好的小麦。

除了选择适合环境的优良小麦品种,还需要将小麦种子中干皱、开裂、有虫洞的种子筛查出来,保证剩下的种子颗颗饱满,大小一致,色泽相似,只有尽可能做到这些,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小麦幼苗,进而实现高产。

1.2 种子的处理

可以用质量分数为0.25%的氯化钙溶液浸泡种子24 h,然后把种子从溶液里捞出,在太阳底下暴晒一段时间。通过这样的处理,可以促进种子更早地发芽,同时提高麦苗的抗干热、抗倒伏能力。种子在阳光下暴晒,能够更好地杀灭种子表面的细菌,提高种子内酶的活性,从而保障种子更好地发育,也能够降低种子感染病虫害的风险。对种子的处理越完善,就越为小麦的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日后的栽培节省许多步骤和时间。

1.3 土地耕作和播种

对于土地而言,一般情况下,尽可能让土地上的农作物轮作,这样有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不至于让土壤中某一个元素流失掉,还有降低发病率的效果。最好是让大豆、玉米、花生等农作物进行轮作,而麦田就算连作也最好不超过3 年。在播种阶段,由于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存在区别,所以不同地区的播种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果是在山区进行种植,由于受到地形和土壤因素的限制,无法采用播种机进行播种,于是只能采用人工播种。如果在平原地区进行种植,由于平原地区拥有地势平坦和土壤湿度适宜等优点,所以在平原地区可以采用播种机等来播种,机械播种拥有速度快、发芽率高、节约成本等优点。当然,如果采用机械播种,就需要在播种前做好科学准备工作,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情况来合理设定深度、行距、播种量等参数,切不可千篇一律,只有因地制宜地进行操作,才能保证小麦能够快发、存活率高和生长优良。

1.4 生长期间水肥管理

(1)科学施肥。小麦在播种之后也不可掉以轻心,需要及时施肥,保证小麦各个生长阶段拥有充足的养分供应。科学施肥对产量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这一点不可轻视。首先是施足底肥。一般结合整地,施腐熟农家肥需要达到37 500 kg/hm2,复合肥需要达到750 kg/hm2,磷肥需要达到150 kg/hm2,钾肥需要达到150 kg/hm2,以满足小麦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求。其次,只有初期的底肥是远远不够的,在种植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科学追肥。在小麦生长的每个阶段都要保证其营养充足,所以追肥工作也同等重要。追肥工作主要在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返青、拔节和抽穗。追肥大多数是追施尿素,但不可按图索骥,要根据小麦长势进行追肥。如果小麦长得很好则无需追肥,但如果小麦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植株矮小、黄叶、易倒伏等缺肥现象,则应该立即追施尿素进行补救。

(2)科学灌溉。在小麦种植过程中,不仅需要充足的养分作为支撑,同时还需要足够的水分,以保证其存活和良好生长。小麦的不同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不同地区的降水量也各有不同,因此各地都应做好人工灌溉工作。“冬至”来临之前需要浇灌越冬水,以此做好冬天麦田的沉墒,确保麦田能安全度过冬天。在次年春天来临之际,麦苗要进入返青期,此时灌溉工作还要配合做好除草和施肥工作,一般来讲不宜浇灌过多水分。最后是拔节阶段,此时期是麦田对水分需求最大的时期,必须保证充足供给水分;但是即使水分需求巨大也不得出现麦田积水的情况,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在小麦整个生长期,远不止以上两项工作,对其他突发情况也要及时应对。若发现病株应立即进行清除并焚烧;返青季节的杂草应及时清理,避免杂草与小麦争夺养分,有利于减少病虫的生长空间。

2 小麦病虫害防治

2.1 主要虫害的防治

(1)麦蚜虫。合理展开水肥管理,对生态条件优化是十分有利的,选择抗虫害强的小麦品种可以减少日后的工作量。将地头、沟边的杂草清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麦蚜虫越冬的数量。想要控制麦芽虫的严重程度,在麦蚜虫数量较少的时候可以在麦田里面放置黄蓝板,悬挂高度一般情况下是在麦苗顶部以上20 cm,悬挂450 片/hm2。而当麦蚜虫数目比较多的时候,就可以采用一定的化学手段了,比如可以采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溶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 倍溶液进行喷雾防治,防治次数以每两周喷雾一次较为合适。

(2)负泥虫。想要做好麦田负泥虫的防治,春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季节,在早春的时候可以在田间放置一部分废笋吸引那些成虫,将成虫捕捉出来,在下午进行捕杀,就可以从源头上扼杀害虫的繁殖,减少成虫,进而减少产生虫卵和产生虫害的几率。做好麦田的轮作,避免重茬,再在秋天做好整地工作,就可以更好地做好麦田虫害防治。在三龄幼虫之前或是大量的成虫产卵之前,应对其喷洒一些农药进行防治,采用2.5%敌百虫可湿性粉剂22.5 kg/hm2或20%杀灭菊酯2 000倍溶液喷雾进行防治,可以有效遏制虫害。

2.2 主要病害防治

(1)锈病。在小麦后期生长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病症,所以在最初品种选择上,需要选择农业推广部门重点推广的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施肥阶段打好根基,避免氮肥过多及施肥不及时的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害的发生。若发现麦田出现锈病,此时可采用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12.5%的西唑醇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对其防治,这两种药液可以间隔使用,喷洒的次数为每周喷洒一次,喷洒一两次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2)白粉病。白粉病也是小麦的常见病之一,所以在选取品种时就需要采用抗病性好的。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地里的湿度,有助于提高植株的抗病性。播种前需做好拌种工作,采用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施加量是种子质量的0.3%。若麦苗发生白粉病,即可采用25%丙环唑乳油450~525 mL/hm2(有 效 成 分75~120 g/hm2),兑 水1 500 kg 常规喷雾,或兑水150~225 kg 机动喷雾进行预防。

3 结语

总而言之,小麦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与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密切相关,因此,应当加强对小麦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的重视,在小麦高产栽培中,做好选种、播种、生长期间水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各项工作,从而保证小麦健康生长,为小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猜你喜欢

虫害麦田粉剂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美国油梨虫害进一步加重
不关我的事
别人做不到
春防大蒜病虫害需对症
只有更好的
一直在努力
粉剂农药使用两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