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机电专业课程思政研究
——以专业课程“农用无人机”为例

2021-11-30杨亚飞王国强丁季丹陈引生

现代农机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用机电专业课程

杨亚飞,任 玲,王国强,丁季丹,王 力,陈引生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25300,江苏泰州)

十九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要求将思政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三全育人”目的,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在我国高职院校机电专业课程开展阶段,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入就显得至关重要。为发挥出思政工作的作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此,本文结合“农用无人机”专业课程,总结具体的思政工作措施,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制度、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评价入手展开分析,加强全过程的思政育人,确保思政育人工作全方位展开,进而实现全员育人,学生学习机电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1 “三全育人”基本内涵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的德育理念。三全育人的基础是“合”,出发点是“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全”为关键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教师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人的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也是人的发展。即三全育人的落脚点是“育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聚焦多维度,形成长效机制,使得思政和价值引领更有深度和力度,立德树人的成效更显著,最终实现三全育人,培养出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接班人。

2 我国高职机电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特点

2.1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院校的典型特征,高职院校严格遵照国家的方针、政策指导办学。高职院校在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成为宣传党的思想的坚强阵地。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艰巨职责。对此,高职院校旗帜鲜明,在机电专业课程教学阶段,着重抓好政治建设,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的领导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的统一领导,高职院校党委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格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

2.2 融入立德树人精神

我国教育改革历史较长,几十年间,取得较好的教育成果,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教育普及率得到明显增长,高职教育事业也得到较好的发展。与此同时,高职教育开展过程中,融入立德树人精神,逐渐发展为大众化趋势。主要在院校办学、教学管理等方面融入立德树人理念,帮助学生成长,提高职业精神、思想品德等。未来发展过程中,思政工作仍然需要深化,在机电专业课程活动开展中,主要强化信念教育、品格教育,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完善人格,将家与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个人价值,推动国家与社会的良好发展。

2.3 重视思政理论课建设

党中央十分重视高职院校思政工作,为此实施一系列措施,主要加强思政理论建设,提高思政理念的融入,促使机电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水平得到提升。现阶段,我国各地高职院校都在寻求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有效融合,进而实现创新,打造出良好的教学模式,使得思政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实现机电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因此,促使教师规范自我行为,注重师德仪表,加强思政意识渗入等,使得学生在机电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自身的良好品行,深入理解思政理论知识,培养自身综合素养。

3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机电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策略——以专业课程“农用无人机”为例

3.1 革新理念,强化思政意识

机电专业课程活动开展阶段,教师应当不断革新理念,强化教师思政意识,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出言传身教的作用,促使思政工作有效落实。例如,在开展“农用无人机”专业训练课程过程中,教师应当提高革新意识,落实三全育人精神,提高自身思政意识,注意自身言行举止,认真对待自身职业,具备基本的岗位职业精神,并亲自进行示范操作,体现良好的师德精神。与此同时,农用无人机操控训练教学时,教师提出:“有谁想要亲自操控的吗?”当学生自告奋勇却操作失误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宽容对待,禁止打骂、不耐烦,而是结合课件及小视频上的无人机操作要点进行分析与总结,帮助学生提高无人机操作能力,深化思政意识,在教师高尚情操陶冶下,学生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思政观也会逐步提升。

3.2 完善制度,落实思政教育

为做好高职机电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还需要高职院校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以专业课程“农用无人机”为例,一是建立教师激励制度。在该课程优秀教师评选活动中,教师积极性得到提升,认真讲解农用无人机安装、调试、维修等部分的要点,其职业精神得以展现,更容易感染学生,有助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育职业精神。二是完善责任制度。明确教师、班干部职责,教师为三全育人工作主要负责人,班干部承担不同职能,小组成员负责收集农用无人机的资料,组长负责进行农用无人机课程PPT 的讲解,班长负责组织学生开展集体农用无人机飞行与应用培训等,各部分职责分工明确,实现统筹管理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责任感,落实思政教育。三是健全保障制度。设立农用无人机课题的专项经费,给予资金保障,鼓励优秀学生加强农用无人机的研发与营销等,使得制度体系得到完善,真正发挥出保障制度的作用,为三全育人下思政工作开展提供助力。

3.3 实践养成,融入思政元素

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机电专业课程实践性特征明显,且思政教育元素呈现隐性特征。在三全育人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懂得加强思政元素的引入,促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获得较好的素质能力。因此,实践课程开展时,教师应当注重思政元素融入,主要结合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师德师风等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农用无人机专业课程开展时,教师应当注重加强正确思想价值观的引领,航空植保模拟室训练结束后,教师需要展开实践跟踪,及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实践训练情况,针对无人机模拟训练技巧掌握较差的同学予以鼓励,疏导学生郁闷心理,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防止学生不满情绪、厌学情绪的产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再接再厉进行实践训练,打造良好教师形象的同时,也能促使学生价值观认同感的提升,坚定自己理想信念,使得思政元素得以有效融入,更有利于做好机电专业思政工作。

3.4 教学评价,考核思政品行

教学评价工作的意义在于及时掌握学生学业成绩情况,激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工作质量。因此,在机电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求有关职业院校注重教学评价工作,除了要考查学生成绩与教师课程质量外,还需要着重考查学生与教师的思政品行,加上按照优质课堂标准进行考核。以农用无人机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为例,在该课程评价过程中,需要先明确评价主体,主要包含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学生考核评价为重要内容,主要包含农用无人机安装、调试及应用等方面的考核和评价。现代教育过程中,要求职业院校加强不同评价手段的应用,针对学生知识、素养等各方面展开有效评价。比如考查学生无人机操作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凸显思政品行方面的考核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能注重自身品行培养,注意自身言行。此外,教师考核评价时,主要评估教学有效性、教师素质等,促使教师品行素质得到提升,加强农用无人机“金课”建设,更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机电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成效。

4 结语

近几年,为响应三全育人改革号召,我国各大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作为常见的专业之一,机电专业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要求教师加强对三全育人内涵的了解,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便更好地实现机电课程与思政教育工作的结合。以农用无人机课程为例,教师应当注重自身言行,严格遵循各项制度,还要在无人机实践课程中适当融入思政元素,着重考核学生农用无人机飞行、安全、训练及表演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学生思政品行,实现三全育人。

猜你喜欢

农用机电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BIM技术在改扩建工程机电安装中的应用
BIM技术指导下的机电安装实施探讨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不得随意弃置、掩埋、焚烧农用薄膜
农用机械在使用中的维修和保养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防止农用氨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