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与超声弹性成像对肝炎肝硬化的诊断及Child-Pugh分级相关性的研究

2021-11-30孟德莉徐美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病案肝功能弹性

李 斌 孟德莉 徐美芳

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浙江 绍兴, 312000)

肝硬化作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与病理结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仍为诊断肝炎肝硬化的“金标准”,但由于肝活检的创伤性与局限性,易导致漏诊,甚至出现出血、内脏受损等并发症,难以作为常规监测手段。传统的超声、CT作为肝硬化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通过评估肝脏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进行诊断,具有的良好重复性与一致性[2]。超声弹性成像是近年来新型非侵入性超声检查技术,被国际指南推荐用于肝硬化诊断,但其对于肝硬化程度及分期的敏感性仍缺乏足够证据[3,4]。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CT和超声弹性成像资料,评价二者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诊断价值,并分析其与Child-Pugh分级及肝功能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影像科接受检查的CHB患者,共173例。其中男91例,女82例,年龄43~90岁,平均(56.9±5.1)岁;Child-Pugh分级:A级40例,B级64例,C级69例。

1.2 入组标准 ①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诊断标准[5],并经肝穿刺活检确诊,CT、超声检查资料齐全;②年龄18~80岁;③Child-Pugh分级为A~C级;④排除酒精性肝硬化或其他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肾功能障碍者。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患者或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

1.3 方法

1.3.1 CT检查 入院后72 h内采用西门子SI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 64排CT行腹部扫描,先平扫再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依次扫描肝顶至髂窝或耻骨联合下缘。经前臂静脉高压注入碘海醇注射液(300 mg/ml)80~100 ml,注射速度2.5~3.5 ml/s。注射后依次行三期增强扫描,其中动脉期30 s、门脉期60 s、延迟期120 s。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螺距1.5,扫描层厚5 mm,层间距5 mm。

1.3.2 超声弹性成像检查 采用GE Vivid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腹部检查,探头频率5.0 MHz。取仰卧位,采用二维超声从肝实质回声、被膜光滑程度、边缘形态、肝静脉清晰程度等4个方面检查肝脏多个切面图像,在最大切面处切换为弹性成像模式,患者屏气3~5 s后依靠心脏搏动进行成像,注意避开肝内管道结构。当颜色充满取样框的90%及以上且图像稳定时冻结图像,在成像区域中选取半径为1 cm的区域进行参数分析,计算肝脏硬度值(LSM),单位为kPa。重复操作5次,取其平均值。

1.3.3 肝硬化CT分级标准 Ⅰ级:肝脾形态正常或轻度异常,门静脉压正常;Ⅱ级:肝脏体积轻微缩小,出现局部萎缩,脾脏轻度增大或可见2~3种门静脉高压征;Ⅲ级:肝脏形态明显异常,体积明显缩小,边缘呈结节状,或可见3~4种门静脉高压征且合并少量腹腔积液;Ⅳ级:肝脏体积显著萎缩,实质密度不均,可见明显结节,边缘呈锯齿状,存在4种以上门静脉高压征且合并大量腹腔积液[6]。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各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查方法对肝硬化的诊断效果 以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对肝硬化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均显著高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对肝硬化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显著优于超声弹性成像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2.2 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LFI、肝硬化CT分级情况 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加,LFI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A级与B级患者肝硬化CT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LFI、肝硬化CT分级比较 (例)

2.3 病案举例

2.3.1 病案1 患者男, 61岁,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异常。上腹部增强CT扫描显示:肝脏外形缩小,表面呈波浪状,肝裂增宽,肝叶比例失调,门脉主干增宽,脾脏增大,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脾静脉曲张,腹腔积液。超声弹性成像示LSM为19.0 kPa,见图1。

图1 CT与超声弹性成像对比图(病案1)

2.3.2 病案2 患者男,42岁,轻度肝硬化,上腹部增强CT扫描显示:肝脏外形略缩小,表面欠光整,肝裂增宽,脾脏轻度增大。超声弹性成像示LSM为11.0 kPa,见图2。

图2 CT与超声弹性成像对比图(病案2)

3 讨论

准确诊断评估肝硬化及其严重程度对控制病情进展、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Child-Pugh评分仍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失代偿的评价体系,主要与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腹水、肝性脑病5个指标直接相关,众多研究已证实其在肝硬化预后中评估价值,但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精准性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尤其是难以防止外源性因素和肝脏营养状态的影响,导致相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呈现较大的预后差异[7,8]。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无创性评估肝硬化,已成为肝硬化定性定量的诊断的常用手段[9]。CT对肝硬化的诊断主要依靠肝脏形态的变化,可清楚显示肝大小和轮廓、肝裂增宽、肝实质密度不均、胆囊移位、胆囊壁增厚、胆囊窝增大等形态学改变,同时继发门静脉增粗、腹水、脾大、侧支循环形成等门脉高压征象,但肝硬化早期形态学改变缺乏特异性,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10]。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分析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诊断措施,能根据不同组织弹性系统及外力压迫产生的差异化反应,间接显示传统超声技术未能探测到的肿瘤及扩散病灶,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癌、乳腺癌等疾病的诊断[11]。郑颖等[12]研究认为,肝纤维化区域的超声弹性成像分析图像仍相对正常,而肝硬化后则表现为图像分布不均,由此可见超声弹性成像可反映肝纤维化到肝硬化的发展过程,对于肝硬化早期诊断具有明显优势。魏占芳等[13]研究发现,超声弹性成像具有组织弥漫定量分析功能,能结合患者心血管搏动力压缩组织成像,避免手动按压误差,且不受体重、腹水、肝组织萎缩、肋骨间隙狭窄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较高准确度。

本研究以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结果显示超声弹性成像对肝硬化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显著高于CT,说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肝硬化的能力显著优于CT,联合CT检测诊断效能进一步提高。CT对肝硬化的诊断多局限于肝表面与比例,而超声弹性成像可对肝脏质地进行精准评估。Hube等[14]一项多中心研究报道指出,常规CT对肝硬化的诊断敏感性为77.1%~84.3%、特异性仅52.9%~67.6%,且对征象的分析常依赖影像学医师的经验,存在较强主观性。结果还提示LFI在肝硬化早期肝功能区分评估能力优于CT分级,LFI越大,Child- Pugh分级也越高,肝功能损伤越明显,说明超声弹性成像LFI值可作为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重要指标。Xu等[15]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生存分析显示,肝硬化LFI评分越高,生存期越短,肝硬化LFI评分在介入治疗前对肝功能与预后的预测、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综上所述,CT、超声弹性成像对肝硬化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各具优势,二者联合诊断可显著提高早期肝硬化的定性诊断能力,且有助于评估肝硬化程度和分期,避免不必要的肝活检。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今后我们将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深入论证。

猜你喜欢

病案肝功能弹性
质量控制在病案管理工作中的实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例谈“动碰动”一维对心弹性碰撞模型的处理方法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病案数字化质量控制研究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