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究方法 提高能力

2021-11-29赵洪英

考试周刊 2021年81期
关键词:提高能力初中地理教学

摘 要:会考是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对日常的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直接的导向和影响。初中会考是随着新课改而出台的新的评价制度,长期以来,地理被定性为“副科”,在日常的教学中重视度不够,导致学生们的知识储备不够,在应对正式考试时会变得很不适应。立足于当前的会考背景,老师应该真正认识到现实教学中的现状,并且落实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高效率搞好日常教学实践,提升学生们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和方法,灵活应对。

关键词:讲究方法;提高能力;会考;初中地理;教学

会考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一次大练兵,更是对每一个学生地理能力和水平的过关考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但要引导学生们高效地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更多的做题方法,同时老师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们展开系统、全面而有效的复习,真正提高学生们在考试中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一、 对照会考说明,抓好日常教学

初中地理会考更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并且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因此,每一次的会考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关的会考说明,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对照会考说明,将这一考纲中所呈现的考试范围、考试题型、考试标准落实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来,真正在有限的教学中,突破会考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且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有的放失地让学生完成知识的复习。另外,老师无论是在日常授课还是在复习课堂上,都要认真研读会考说明,并且根据汲取知识的讲述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制订严格的教学方案和复习教案,紧扣考试要求,有的放失地进行教学,为学生能够灵活应对考试,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奠定基础。

二、 立足日常教学,重视读图能力培养

地理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从多次的会考真题的分析看来,在会考考试中,非常重视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考查。从2021年深圳市学业水平地理考试的真题来看,整个试卷中有等高线图、荷兰的地理地形图、北美洲图、中国风能资源分布图、我国人口增长图、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图、非洲气候类型图、布隆迪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很多问题都是出自这些图的分析与理解中。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记图能力,引导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在观察地图的基础上分析地图,从而形成独立系统化的知识认知,对地理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以会考为背景,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策并举,为学生读图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首先,老师要重视四步读图法的讲授,让学生在讀图时能够有方法可循。第一步为读图名,首先明确地图的主题,从图上获取主要内容;第二步为读图例,了解地图的语言,并且能够分析地图中各种颜色、符号所表示的内容,以保证读图的准确和高效;第三步为圈画,提取信息,按照里面的要求找寻地理元素,并且进行圈画,以书面形式进行呈现;第四步为学会描绘和画简图。比如,在学习长江和黄河干流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们画简图,观察黄河的干流形状像“几”,而长江干流形状像“w”。通过这样的画简图,就能够立于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促进他们更好地记图识图,在遇到“w”和“几”这两个形状时,就能够一目了然地确定考察的是黄河和长江的内容;又如,在学习新疆地区的“三山夹两盆”的简图时,老师也要引导学生们学会画简图,这样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够真正分析出图示所存在的规律,明确其存在的特点,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摸索其中的道理,了解深层次的地理信息。

其次,老师在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地图展开授课,立足于日常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地图,了解地图,从地图中读取更多的地理信息,同时也能够纠正他们随意性指图的不良习惯。比如,在学习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这一分界线的地图,并且为学生出示一个魔法口诀,分界线为“乌乌里大黑土地”。以这个魔法口诀带领学生们从地图上查找相关的地理事物,既能够增强学生们的空间立体感,同时又有助于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了解地图中所蕴含的知识点。日常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善于运用地图,通过图文转换,找寻地理规律,从而让他们获得读图能力。

另外,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绘图,通过图画的形式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重现。比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分布略图、示意图、统计图、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在学习我国的山脉地形规律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绘制我国山脉线形分布略图,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找出相关的地理规律,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也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深化了学生对地图的有效认知,在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实现他们读图能力的培养。

三、 夯实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地理基本原理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的前提在于学生们能够捋清楚地理的基本原理,拥有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因此,立足日常教学实践,老师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真正将地理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学通、学透,从而为他们知识的综合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自主学习的开展,引导学生自悟自通。

另外,老师也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为学生们进行耐心讲解,让他们了解原理,深化记忆。

其次,老师发挥自己的监督和引导作用,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下,都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检查力度,每一次授课对上一节课所讲的知识进行提问。比如,在“世界上的人口”这一课时的讲解之前,老师就要对上一章节的知识进行提问,以问题的形式驱动学生思考: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如何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如何计算等。以这样基础的问题,对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真正有助于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促进他们知识能够实现综合运用。

最后,老师要重视发挥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比如,在“走进国家”这一章节学习之后,老师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将本章节涉及的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这几个国家所涉及的地理信息、地理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总结。借助于思维导图,既能够让学生们条理更加清晰,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在自主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系统性地掌握知识系统与框架,找准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便在综合性题目中能够灵活运用。

四、 重视地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教学

知识之间是相通的,没有一门学科是独立存在的,地理知识更是如此。在等高线、比例尺等的知识中,可以看出地理与数学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古诗词中看地理现象可以看出地理与语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2021年会考真题中,也出现了一道这样的题目:“下列曾经出现在贵州的历史事件有(  )。”可见,地理知识与历史知识也是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所以,立足于会考背景,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学科整合教学。如,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内蒙古高原的特征,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让学生在感悟诗句意境的过程中,清晰地了解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又如,在分析降雨类型时可以让学生判断“清明时节雨纷纷”的雨是什么雨。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更好地渗透数理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地理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把好比例尺关、温度计算关、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关。

其次,老师要借用政史知识为日常的授課增添几分底气和底蕴。比如,在讲解“中国的民族”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们补充我国的民族政策的知识,既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学习海陆变迁的板块学说时老师就可以结合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日本地震为学生们解释地理现象。

地理与物理、化学、生物学科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在讲解我国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就可以运用江南丘陵红壤的治理与土壤的酸碱性的内容相联系;在讲解澳大利亚的过程中,为学生解释正是因为单一的生存环境,让澳大利亚成为活化石博物馆。通过知识的联系和融合,既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有助于挖掘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让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能够在遇到问题时,开阔思路,运用多种思维进行思考,推动学生深刻认识地理知识,为更好地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五、 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和时事热点

从2021年深圳市学业水平考试的地理题目可以看出,真题涉及了很多人类生活或时事热点相关的问题。比如第47题“吃粽子时会进行(  )”、第48题“深圳人吃粽子最可能是(  )馅儿的”这两个题目与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立足日常的教育实践,老师必须将地理课堂紧密联系学生们的社会生活,突出地理的实用性。比如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根据南方家庭和北方家庭的生活方式谈论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农业情况,让学生想一想,北方人大多吃什么?南方人大多吃什么?在联系生活中,让学生明确南北方农业的主要产品;另外,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还要大量引入一些热点时事材料,让学生既能够关注时政热点和生活热点,同时又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时代性,以日常的教学为引导,让学生们能够透过地理热点看待地理问题,找寻问题的切入点,从而实现地理基础知识原理的综合运用。比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省级行政区的简称,老师可以以疫情背景为切入点,各地驰骋武汉的救援车队为切入口,深化学生记忆。

六、 重视开展系统性的训练

在会考背景下,老师应该立足于日常教学实践,重视开展系统性的训练,在避免题海战术的前提下,在系统性训练中实现学生们知识的整理、结构的概括、规律的总结。比如,每次的训练,老师要选择一些典型性的练习题,关注各个地区的会考真题、模拟试题,让学生们体验题型,真正把握命题的趋势,这样在学生一次次的练习过程中,能够明白一些题目的设计思路、设问角度和思维价值,引导他们更好地分析解题思路,了解命题意图,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调整自己的心态;另外,通过每一次的练习,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仔细观察图中所包含的所有信息,了解题目的背景材料;最后,引导学生们归纳解题技巧,从每一次的系统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做到练后评析,既能够在纠错中掌握答题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学科术语,组织自己的语言,在每一次考试中能够灵活应对。

七、 结语

立足于会考背景,老师应该将功夫下在平时,日常的教学是对会考的积累,系统地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和技巧,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切实让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相关方法,促进每位学生在考试中能够灵活应对,同时也让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周芳.如何上好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课[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S1):109-110.

[2]陈志胜.浅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的几点体会[J].考试与评价,2017(9):68.

[3]张丽群.地理会考,一道风景[J].考试周刊,2012(7):7.

[4]胡丽宣.巧用五份地理简图 突破初中地理会考复习难点[J].考试周刊,2019(83):134-135+143.

[5]林觉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困惑与应对策略[J].吉林教育,2017(16):159.

作者简介:

赵洪英,广东省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文理学校。

猜你喜欢

提高能力初中地理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做题能力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