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视域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微探究

2021-11-29叶珍华

考试周刊 2021年81期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全媒体时代互动性、丰富性、即时性的碎片化信息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相吻合,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推崇和热爱;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成分也有消极成分。如何引导当代青少年正确对待、使用全媒体,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成为现阶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探究全媒体碎片化信息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其优势,促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碎片化信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全媒体时代,QQ、微信、微博、抖音、脸书等高速发展的网络媒体因其互动性、丰富性、即时性等特点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推崇和热爱。全媒体时代是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是人人都可以随意发表自己话语的个人发声时代。青少年正处于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由于青少年还没有形成稳定确切的价值观,对价值取向未能做出正确的评判,全媒体时代碎片化信息很可能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引发青少年价值判断的错位,扭曲价值取向等严重问题。由此可见,青少年的价值观培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 全媒体时代碎片化信息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一)碎片化信息对青少年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积极影响

全媒体时代碎片化信息的特性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相较于传统的媒体方式,全媒体时代有其优势,对青少年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产生积极影响。

传统媒体点对面、单向式传播模式,以说教式输出为主,使得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给青少年留下刻板说教的印象。全媒体时代能够实现传受双方实时互动,互动性的特点解决了传统媒体单方面输出的难题,实现了方便快捷的双向互动传播,成为新形势下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和新路径。

传统媒介信息内容单一,时政热点信息传播较慢,难以满足青少年求快求新需求。通过QQ、微信、微博、抖音等途径全媒体时代传播海量信息及其几何扩散效应极大地丰富了教育内容。以文字、图片、动态视频多种形式生动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涵,深化了全媒體时代对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将碎片化全媒体信息的劣势转变成为信息个性化的优势,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全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方便快捷,对文字要求不高也不需要太多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速度和实效性。全媒体时代碎片化信息使得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和解读、理解和实践都更为快速和高效。

(二)碎片化信息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消极影响

QQ、微博、微信、抖音、脸书等新媒体信息发布及时便捷、内容碎片化、传播扩散速度快、范围广,使用者还可匿名登入,如缺乏规范、正确的引导,容易滋生虚假信息与谣言。是非、善恶、美丑混杂的全媒体时代,对青少年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势必产生强烈冲击。00后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精心呵护下长大,成长环境的优越,再加上其涉世不深,缺乏足够的社会生活经验,其价值观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面对全媒体时代内容包罗万象的碎片化信息,在好奇和求新的心理作用下难免会对网络碎片化信息的取舍存在偏差,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价值观言论、观点的误导,从而引发价值判断的错位和价值取向的扭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产生消极影响。

二、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微探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课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青少年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基本的是非善恶标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全媒体时代碎片化信息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扬长避短利用其优势,促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一)遴选课程资源,实现价值引领

课程资源应该是知识要求与价值观的统一体。如果把课堂资源称为“体”的话,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课堂教学的“魂”。离开了“体”,课程实施就是空中楼阁,无所依附;离开了“魂”,价值观培育就是肤浅的、残缺的,会偏离正确方向。由此,在全媒体时代,教师选择课程资源时,需在备课时明确本节课培育核心价值观要求,关注课程资源能否引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教学“关爱他人”时,明确本节课主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友善”要求。遴选《一个人的球队》的视频,讲述一个16岁的少年叶沙因突病离开了他热爱的世界,捐献出的心脏、肝脏、肺脏、肾脏、眼角膜等器官,让7个素昧平生的人重获新生。热爱篮球的叶沙理想是自己能成为篮球运动员。为实现帮助叶沙完成他的篮球梦,5名受捐者组成了一支“叶沙队”和CBA女篮打表演赛,只为了:感恩叶沙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为什么?整个教学过程,只是简单地使用课程资源点拨,学生分析得很清晰深刻,有助于理解课本知识,明白关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无论是对人际关系、社会和谐还是对自己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要尽己所能,植根“关爱他人”的理念,解决教学的重点问题。还从更深层意义上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对公民的要求;引领学生学会见贤思齐,实施价值引领。

(二)优选议题素材,提升价值追求

议题教学是近年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教学方法,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开展议题活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类型多种多样、内容包罗万象碎片化信息的全媒体中优选素材。素材的优选是有讲究的:首先,素材必须突破文本中重难点知识;其次,素材必须具有具体性、真实性、深刻性、实效性。这是价值观的提升要求。课题组根据每单元教学内容及时政热点设计探究议题。开展议题设计能让学生从探究中得到启发,感悟更深层次的道理,培育核心价值观,提升价值追求。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议题,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开展“追寻历史足迹,感悟百年征程”活动,优选《人民日报》发布的短视频《中国共产党百年述职报告》让学生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探究中深刻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开展“脱贫说理”活动,观看电视剧《山海青》简介,谈“我国脱贫攻坚为什么能取得全面胜利”,引导学生领会脱贫攻坚的胜利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在我身边”活动,学生通过网络收集身边为人民、为国家无私奉献的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如:黄文秀、张桂梅、毛相林等感人事迹。学生在收集素材过程中潜移默化体会先进人物的崇高品质,感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提升价值追求。

(三)寓价值于网络,凸显核心价值

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实现知识目标与情感价值观相统一,教师必须既基于课堂教学又超越课堂教学,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全媒体时代碎片化信息发挥着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功能,青少年在碎片化的信息选择中提取并形成自己的想法与观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所起到的功能和作用呈现弱化趋势,需更新传统教育理念,就要重视而不应漠视全媒体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运用好全媒体这一载体。

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教师和学生在群里分享、推荐弘扬主旋律、宣扬正能量的信息、资源并发表评论。分享“武汉为什么是座英雄城”“95后女医生骑行数百公里返岗”“大山女孩悬崖边上网课”等碎片化信息,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评论。评论给了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营造网络的“话语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互动中增强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四)拓展主题活动,涵养价值自觉

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最高追求,教师不断结合学生学习实际,高扬价值观教育主旋律,学生才会学有所思、有所信、内化于行。教师要着力于学生学情情况,结合学生成长的阶段性心理困惑与需求,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透视社会现象,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涵养价值自觉。

课题组在学期初,根据重大时政热点,结合学校生活的实际,制订学期主题活动计划,开展“爱国”“守法”“诚信”“友善”主题活动。如课题组在开展主题活动时,组织学生观看民法典、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新修订刑法修正案(十一)等动漫视频,并探究新法律法规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同时在校德育处的领导下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爱国”“守法”“诚信”“友善”系列主题的国旗下讲话。课题组老师录制“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我与未成年人保護法”“‘桥见党史”“弘扬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等系列主题活动课,发布在学校公众号上。教师善用全媒体时代碎片化信息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让道德与法治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政治认同,引领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既内化于心,又外化于行,涵养价值自觉。

总而言之,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工作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抓住这一时代背景下的机遇,扬长避短,发挥其优势,促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参考文献:

[1]牛志鹏.新媒介环境下碎片化信息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及对策思考[J].北京青年研究,2017(2).

[2]梁薇.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7.

[3]张子荣.新媒体时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5).

作者简介:

叶珍华,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松溪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全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