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方法反思

2021-11-29石玺平

考试周刊 2021年81期
关键词:反思教学管理班主任

摘 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大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应该总结以往教学管理经验,反思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纠正传统保守教学理念,贯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自身责任心、敬畏心、爱心、耐心和恒心,努力构建符合学生需要的学习环境,全面提升初中班主任教学管理效率。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反思;教学管理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感觉在认识上成熟了许多,让我从一个对待学生偏执的人,渐渐变成了一个对待任何学生都可以保持平和心态的人,学会了从多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也真正理解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育理念的真正含义。

一、 优秀班主任应该具备的优良素质

在当下教育环境下,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备多样素质,其中不仅要有优秀的教学能力,在处理班级管理问题时也要保持清晰思路、不骄不躁。此外,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教育工作,班主任还应该具备更多的责任心、敬畏心、爱心、耐心和恒心。

第一,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无论哪个行业,决定一个人是不是高手,能不能走得长远的根本因素不是技术和能力,而是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深入内心的责任意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掌握技术的快慢,而技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就班主任的工作来说,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大多数人都会熟悉并了解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各种细节,但由于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因素带来的影响,很多人会逐渐丧失工作热情,工作态度也会变得比较敷衍。所以,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应该端正工作态度,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以及对学校负责,积极应对各种工作问题,提高自身工作效果。

第二,心存敬畏地进行教学管理。教育工作是神圣和严肃的,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学会心怀敬畏,不要把班级管理想得过于简单,要认真对待教育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作为自然人的基本权利,虚心对待学生、家长以及同事提出的各种教学建议,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失误,对自身工作严格要求,以此来不断完善班级管理体系,为学生构建更为健康、和谐的班级学习环境。

第三,用爱心来提升教学管理效用。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平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理解教育不是生硬的说教,它必须有情感的滋润,因此,没有爱心的教育是有缺陷的也是不成功的。班主任应该将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设身处地地思考学生的学习诉求和生活需要,关爱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接下来的学生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第四,理解耐心与恒心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教育是一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数十年如一日的恒心和诲人不倦的耐心。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来自家庭、社会以及学校等方面带来的问题,这不仅会消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还有可能影响教师在教学上的决断,让教师产生一些急功冒进的想法,最终让教师偏离了教育工作者原本的工作轨道。因此,教师需要平衡好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有耐心地处理各种教学管理问题,有恒心贯彻教书育人的信念,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校教学能力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二、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基础

作为班主任要与学生多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要多一点安慰,帮助和激励。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已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成人的品行,因此就不能简单地批评训斥,而应平等地尊重他们,与他们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有效地对他们加以帮助和激励。

曾经我带的一个班学生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有几个很优秀的学生,但也有许多双差生。在高三最后一阶段,一部分学生感觉高考无望带有破罐子破摔的倾向,也有个别学生面对高考,压力突然增大,情绪不稳定,不知所措。在与学生的碰撞中,我适时改变了以往简单强制的管理方法,与学生沟通,聆听他们的心声,适时给予安慰、开导、激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有个学生成绩很不错,在高三出现了纪律松懈、自由散漫的现象,我多次对她批评教育,可她仍我行我素,而且对我说,她不喜欢循规蹈矩,而我作为老师太喜欢以所谓的规则束缚人了。她早上下自习才来,是因为在家里看书感觉清净效果好,不交作业是因为那些作业都会做,上课不听老师讲是因为感觉听了没多大效果。我说,规则是面对大家的,如果你这样,会让我难以管理其他同学,而且你作为好学生,应该起到好的榜样作用。她反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你不能以纪律的名义抹杀个体的多样性,而且我为我自己而活,为什么要屈心抑制做别人的什么榜样,那累不累?我又说不遵守规则,是很难适应社会需要的,只有遵守规则,才能被社会所接纳,而且一个人能成为许多人的榜样,这是值得庆幸的,因为这说明你很优秀,难道你不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受人称赞的人吗?整个谈话我保持了应有的平和,因为我认识到了我的偏执,我总是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的差异性。实际上许多问题学生,我们并没有深入弄清他们存在问题的根源,只是一味强制他们遵守纪律,对他们的不良行为鄙视训斥,而很少了解情况对症下药地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避免将自身带入到“上位者”的角色由上而下地俯视学生,这样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可能对学生产生深层次的误解,进而严重影响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构建。教师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试着与学生交朋友,并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探寻学生行为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主动地与班主任进行交流,有效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三、 坚持以人为本,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人的表象,至于许多表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层苦痛是很难看到的。有些学生出于某种偏执的自尊,轻易不向他人述说自己的不幸。有个学生成绩起初也不错,可一直在下降。这让我很恼怒。我责问她:“你咱弄着呢,成绩下降着呢,上课干啥着呢,常看起来瞌睡的!”见她不言不语,我竟然说:不学了算了,看你!可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偶然知道她是个单亲孩子。我还没来得及弥补我对她的疏忽就已经毕业了。现在想起来,虽然自己在班级管理上跟得紧,可并没真正深入班级,并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其量只是做了一个看管学生的监工。有个别学生被许多的困扰和自身的劣势影响了正常的发展,现实生活使他們很难安心投入学习。生活的逆境使他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前行的道路上又是孤立无援。经济的、精神的匮乏使他们窒息,而我又是做了一个冷眼的旁观者,甚至熟视无睹他们内心的苦痛,并没有实质性地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

那年班上有几个性格特别内向的乖学生,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整天沉默寡言,很少与其他同学交往,他们看起来学习认真,可成绩却一塌糊涂。我又在他们身上投入了多少目光,对他们重视了多少,帮助了多少,鼓励了多少?这些同学以及单亲同学都是很弱势的,与其他同学相比,他们缺少的太多太多,而作为班主任的我又对他们关注太少,使孤独与无助的他们倍感人生的凄凉。我常想我们总是习惯于锦上添花,而遗忘了雪中送炭。假如我能给他们多一点帮助,多一点鼓励,也许他们的人生就会多一丝亮光。考大学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学生改变家庭状况和个人命运的主要途径,在他们的奋斗征程中我们应使他们具有更多的正能量和乐观精神,使他们不至于迷茫和无助。

四、 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作为班主任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平和的心态包容善待每一个学生。由于我的偏执,学生普遍认为我喜欢好学生,不喜欢差学生。有个学生曾问我:老师,你喜欢怎样的学生?我直言不讳地说,学习好,表现好,你不优秀,谁会喜欢你、看得起你。他说,好的标准是什么?我说,成绩好,遵守纪律,乖一点。他说,我会按你的标准争取做一个好学生。不过乖学生不一定有出息,学习不好就不一定一无是处,毕竟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把学习搞好。我觉得他说得对,但我就是对那些学习不好,表现不好的学生很难有一个好态度,甚至与他们多次发生冲突。有个同学平时常迟到也不学习,我说了他多次就是没效果,渐渐地我的心中郁积了过多的不满和厌恶,终于有一次爆发了。那天中午自习他又迟到了,我一看,气不打一处来,上去就是一巴掌一脚,说你早上迟到下午又迟到,你究竟咋弄着呢,不念了往回滚!这个同学冲着我说,你激动啥来,你要说就好好说你打啥来。而且边说边流泪:“我好好学也就考那么点成绩,不好好学也考那么点成绩,我就想着,混个毕业证了我当兵去。就把人往死里逼,家里大人逼,学校里老师逼,还叫人活不活了。我也想学,可我试了一下,没效果,学不进去呀。再者来说,考上大学的也就那个样儿,打工地照样活着呢,你激动啥呢。”我一看这来硬的还不行了,于是马上转变思路,引导着让他说。听着他的述说,我觉得这个学生的内心其实是很痛苦的,充满了挣扎与无望。这让我想起了无意中在一个学生日记上看到的一句话:教室是监狱,看着一个个无情的人,我心都碎了。当时,我很震惊,这是一个学习成绩差,但十分乖的学生,整天不言不语。由于学习成绩差,他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境地,感觉不到老师的关爱,觉得大家都看不起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行为叛逆,破罐子破摔,学习表现都不好的双差生;而另一种是默默忍受,自卑懦弱,学习不好但规规矩矩的乖娃娃。我们平时的教育中,对前一种学生大多是批评压制,而对后一种学生是冷落忽视。我们太重视成绩了,而忽略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我觉得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包容善待这些差学生,引导他们力所能及地上进而不要颓废;引导他们积极乐观,阳光开朗,使他们有一个好的习惯和精神品质也许更重要。

五、 学会总结过往,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古语有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也应该学会总结过往教学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中提炼精华,以此来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胜任班主任这一重要教育岗位。

首先,回顾以往教育管理工作,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是非常有必要的。班主任需要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熟悉学生的喜好厌恶,思考学生的所思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班级管理,把控好说教力度,让学生既能听得懂又能听得进去,使得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可以良性循环的默契,有效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其次,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班主任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利用自身以及周边一切事物,灵活地构建出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交流环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交流,幫助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最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谨慎看待自身所积累的教学经验,避免走进滥用经验主义的误区。要结合实际情况,深入了解事件缘由,挖掘事物相关信息,经过多方求证后,再对事件进行定性和判断。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公平、公正、合理、合规的理念应用到教学管理中,以此来强化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和认可,为班主任接下来的教学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道信.浅议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J].读写算:教师版,2013(35):199.

[2]李耀平.班主任工作的反思[J].中文信息,2014(8):5.

[3]韦海绿.班主任的幸福感:浅谈我对班主任工作的解读[J].信息周刊,2019(2):287.

作者简介:

石玺平,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反思教学管理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