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 分析的儿童专科医院学科发展策略研究

2021-11-29朱永凯陈霄雯钱莉玲晏晨阳何蓓蓓高解春周文浩黄国英

医学信息 2021年5期
关键词:儿科我院新生儿

朱永凯,陈霄雯,钱莉玲,晏晨阳,何蓓蓓,高解春,李 静,周文浩,黄国英,徐 虹

(1.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科研部,上海 201102;2.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上海 200032;3.上海长海医院,上海 200433)

1 优势

1.1 学科水平及学术平台的影响力较高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连续10 年位居《中国医院排行榜》儿童专科医院首位,《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儿内科第1,儿外科第2。目前本学科点有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上海市医学会儿科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我院近30 人在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以及其他全国性学术机构担任领导职务。40 余位专家担任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工作。国际期刊包括《Early Human Development》《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Journal of Pediatric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和《Frontiers in Pediatrics》副主编;《Neonatology》《Acta Paediatrica》《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Chinese Medical Journal》等期刊编委;国内期刊包括《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复旦学报(医学版)》和《Pediatric Medicine》主编。

1.2 国际交流和合作广泛 我院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始终秉持“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亚洲”的发展定位,承担着对危重、疑难患儿的救治工作。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对于医学这门时刻更新的学科来说,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是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2016 年~2019 年复旦儿科累计共送出700 余人次赴国(境)外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培训、进修等。其中赴国(境)外进修共计百余人次。2016 年~2019 年共计选拔优秀青年人才、业务骨干人才近60 人开展出国培训计划。我院深化与国际上25 家儿童医学中心的交流协作,拓展国际资源,形成10 个以上高水平中外培训项目和学术论坛,提升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2016 年~2019 年复旦儿科牵头主办大型国际会议25 场,参会总人数达6000 人次。成功举办目前我国新生儿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第七届“上海国际新生儿医学论坛”,500 多名国内外新生儿医学专家和代表参加,研讨国际新生儿医学的热点问题和最新进展。

1.3 科研支撑条件和相关管理制度完善 我院科研楼建筑面积达1.6 万m2,拥有3 个重点研究基地(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肾脏发育和儿童肾脏病研究中心),并设有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分子医学中心、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生物信息样本库平台、模式动物平台等。为提高我院职工项目申报、论文发表、著作编写和专利申报的积极性,我院特对科研项目配套经费、论文报销标准、著作奖励、专利报销和奖励管理条例进行修订,如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将匹配经费由所获到账经费总额的30%修改为100%。为规范科研经费管理,保证科研经费报销按预算执行。2015 年初,科研经费电子管理系统正式运营,2019 年多次改造升级,目前收录全院全部科研项目,实现平台统一管理。

1.4 大力引进和培育高水平人才 我院实行引育并举的人才政策,重视高端人才引进工作。“十三五”期间我院与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建立联合人才引进合作机制,共同引进海外高级人才。同时启动新一轮“1125”人才腾飞计划,加强院内临床PI 和海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PI 的国际合作;遴选和培养引领作用显著、发展潜力较大的人才;培养具有科研发展潜力,能兼顾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青年临床科学家;由院内PI 与医疗技术研发科技公司就共同关注的儿科医学问题提出产学研合作研究项目。

2 劣势

2.1 学科创新体系建设 我院部分专科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跻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行列,但同时存在某些传统学科创新力度不够,发展速度较慢。

2.2 学科队伍 部分学科在年轻优秀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薄弱,需要进一步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和科研能力。

2.3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近年来,我国的医学科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科研成果逐年增长,但是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还很低,最终能够实际投入生产应用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3]。我院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3 机会

3.1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建设 2017 年1 月我院获批成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根据其功能定位,我院设立了以学科群为特征的临床中心。在学科主攻方向相关专业,我院7 个儿科专业(新生儿、儿科重症、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小儿消化、小儿中医、小儿外科和临床护理)入选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数量居全国之首。自获批以来,复旦儿科已经形成了以7 个临床重点专科为代表,新生儿、心血管、肾脏、传染感染、儿童保健等齐头发展的优势学科群,在全国儿科领域发挥着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综合实力居国内第1 方阵领航地位。拥有上海市重中之重儿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儿科学)、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新生儿科);拥有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呼吸急救)和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发展专业(小儿传染病);是上海市小儿外科疑难重症临床医学中心、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治中心、上海市遗传代谢病筛查诊治中心、上海市儿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上海市新生儿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上海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质控指导中心。

共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4株(44.4%)。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除对奎奴普汀/达福普汀耐药率较低(22.2%)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40%,对红霉素则全部耐药。见表4。

3.2 国家和上海对儿科事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指出:实施健康儿童计划,加强儿童早期发展,加强儿科建设,加大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力度,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继续开展重点地区儿童营养改善等项目[4]。2019 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上海行动的实施意见》也指出提升综合医院儿科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新生儿会诊抢救网络,加强出生缺陷预防干预,完善产前诊断(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建立儿童脑瘫早期筛查、转诊和康复体系[5]。因此,在学科建设中根据现代医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前沿,以出生缺陷、早产儿/危重儿、儿童重大突发传染病、儿童重大慢性病诊治为重点学科突破方向,通过创新和多学科的协同攻关,及时把生物医学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成果,转化为儿童临床疾病诊治实用技术及公共卫生预防技术,不断提高我国儿童诊治水平,降低其死亡率和伤残率成为当前的战略所需。我院作为全国一流的卫生部部属“三级甲等”儿科医院,应牢牢抓住这一新机遇并做迎接新挑战的准备。

3.3 学校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复旦大学第十五次党代会上对未来五年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发展作出了新部署: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形成一流学科高峰和高原、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院需要有世界一流的附属医院作为支撑,即为我院明确了发展目标,提出了发展要求。同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更好推进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第十五次党代会还提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全球发展战略”“提升管理服务能级”,为包括医科在内的学科和单位等如何发展,怎么发展引导了发展思路。面对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要求和紧迫任务,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应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振奋精神,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医科发展步伐,早日建成亚洲乃至世界一流的儿科医院,为复旦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到世界一流前列再到世界顶尖的战略目标建设奠定扎实基础。

3.4 医学新技术的飞速发展 WHO 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率低于0.65‰~1‰的疾病和病变[6]。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罕见病总患病人数在我国超过千万,罕见病在我国并不罕见[7]。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医学新技术得到临床应用,使得目前对于罕见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已经大大提高,临床诊断能力大幅提升,而且治疗方式也越来越个体化、精准化,很多罕见病都可以通过精准治疗得到痊愈。我院自2017 年成立全国首个儿童疑难罕见病门诊后,到目前已经开设了29 个罕见病门诊,占所有专病门诊的20.86%,疑难罕见病的诊断率已超过70%,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4 威胁

4.1 儿童疾病谱的变化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出生缺陷、早产儿/危重儿、儿童重大突发传染病、儿童重大慢性病等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人口素质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广大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8]。国际上,近几十年来在早产/危重儿救治、各类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疾病中的转化医学实践不仅给临床带来了极有价值的医学进展,也给医学充实了大量新的知识。国内同类儿童专科医院近年来加大基因组学的研究[9],其所衍生出的基因芯片和测序技术[10]已迅速应用于临床研究,转化医学在国内儿科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开发和应用。面对儿童疾病谱的变化,医院需要持续跟进国内外的发展方向,更好的承担维护儿童健康的社会责任。

4.2 同类医院之间竞争激烈 临床科研的创新能力是医院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临床科研能力的提升来推动学科发展已经成为各大医院提升学科水平的趋势和走向。2019 年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对我院进行第三方学科评估,将我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等国内7 所在儿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儿童类医院进行对比。各大医院在科研水平方面一直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尤其是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近几年引进大量优秀科研人才,极大促进了学科发展。本课题组搜集了国内外部分在儿童专科领域和综合领域顶尖的医院在临床科研能力方面的具体措施,具体如下。

4.2.1 波士顿儿童医院 注重临床研究体系建设,一方面和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所在的长木医疗区内的知名高校和顶尖医疗和学术机构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另一方面各专科协同发展,将基础和临床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持续改进疾病诊疗方案。已建成肿瘤科、新生儿科和骨科等十大优势学科。在建设研究型医院的过程中,该院拥有良好的研究传统和文化,通过研究推动医学实践的发展[11]。

4.2.2 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注重基于数据平台的发展模式与机制的建设。该院自2015 年以来先后建成院级数据中心、广东省医疗数据智能化应用工程中心和广州市医疗智能重点实验室等,拥有计算机、生物信息学、流行病学等17 个专业41 名研究人员。该院临床研究中心已建成入组家庭超过3.8 万的大型出生队列和国际标准、千万级库容的生物样本库,在库标本超过200 万人份,支撑超过50 项科研项目。

4.2.3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华西医院 注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与机制建设[12]。华西医院成立“成果转化工作委员会”;制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9 条激励政策和36 条实施方案;制定横向课题科技合同管理办法和专利管理办法。中山医院为临床研究和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政策激励,专利与论文发表在职称评审时价值等同,研究成果转化收入的80%归研发团队分配。

4.2.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强调专职科研队伍建设,临床研究中心配备专职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专家、统计分析师、数据管理员、质量控制员、临床研究协调员以及专利及转化咨询员,根据需求合理化配置相关工作人员,确保临床研究管理人员职责分工明确、专事专人专管、团队分工协作,实现专业化管理并保证临床研究项目管理效能最大化[13]。

各医院为促进学科发展都在大力发展临床研究能力,学科建设要迈向新的高峰必须要围绕学科研究的发展方向不断寻求新的突破,比如神经影像学和发育生物学的发展使人们对新生儿脑损伤有了深入的认识[14],能否进一步将研究方向前移从而和围产医学相结合,从而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

5 儿童专科医院学科发展策略建议

5.1 将学科评估标准化、常态化和制度化 医院严格的管理对学科建设的成功有重要的作用。在学科建设的管理过程中,医院首先应建立明确的、可操作的学科评估系统,明确评估的标准。其次,医院应建立周期性评估的机制,评估周期要与聘任、考核同步,连续评估3~5 年,跟踪相关指标的变化,全面综合评估学科发展。在此过程中,要加强评估结果的应用,对学科规划进行修正,为新一轮学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再者,学科建设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学科带头人权责,要给学科充分的自主权,如在科室人员安排、经费使用及课题设置等方面应由学科自行安排,给予适当宽松的环境。同时,也要注重学科评估结果的反馈、分析与指导,真正落实以评促建,增特色、补短板,实现学科评估的闭环管理。

5.2 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构建学科人才梯队 学科内涵建设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构架,形成良性竞争态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技术水平的跨越[15]。领导重视、战略指导思想和与时俱进的举措对促进学科发展有重要作用[16]。医院首先要有与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相匹配的中长期人才规划,并以此建立人力资源库,形成人才梯队结构框架,科主任队伍要注重新老交替,有序衔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履行好前瞻性管理职责,在人才的进、培、管、用上发挥更积极有效作用,围绕实现医院整体战略目标服务。其次,要明确落实人才规划的路径。制定好培养计划,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和青年医生的培养应形成一条培养系列链条,通过层层培养与选拔,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而构建完备的人才梯队。

5.3 从培养临床医生迈向培养研究型医生 波士顿儿童医院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顶尖的儿童研究性医院,该院以研究立根本、培养选拔临床研究型医生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国内儿童专科医院可以此为标杆,适应研究性医院建设的需要,选拔、培养、建设研究性医师队伍,立足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和能力的基本点,围绕科研创新,按照“发现、培养、提高、逐步成长”原则,以培育医师队伍的群体优势为目标,全面提升医院医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同时,医院可拿出一定的床位专用于临床研究,培养研究型医师,使其从起初的待遇需求向个人职业选择和医院发展方向转变,体现医师的责任转变。医院应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和建设,从而真正走上研究型医院的建设之路。

5.4 建立完善的学科激励政策 医院学科建设是集人才、教学、科研、医疗等内容为一体的整体性建设[15]。需要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如在薪酬、晋升、荣誉和培训进修等方面,加大学科激励力度,让职工感受到学科建设不仅是医院的一项长远的基础性工程和综合实力的体现,对个体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充分调动每位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优化学科队伍、推动学科发展的目的。

5.5 加强临床与基础融合,形成覆盖全院的科研文化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提倡临床医生和基础PI“结对子”,围绕重要的临床问题联合攻关,加强临床多学科研究,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推动机制研究、转化研究及临床新技术发展,有利于从根本上找到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医院在通过引进人才迅速提升医疗科研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育本土人才,可开展临床研究院主题开放日活动,如开展“导师沙龙”“国自然讲座”“课题组例会开放日”和“新技术与应用讲座”等主题活动,采取一周一主题的形式面向全院师生员工开放。这将有利于医院建立良好的人才梯队,打造健康的人才生态系统。

6 总结

公立医院的学科发展水平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儿童专科医院可以通过构建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加强临床与基础的融合,着重培养研究性医生以及建立完善的学科激励政策等措施来提升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

猜你喜欢

儿科我院新生儿
儿科专栏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圆梦儿科大联合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