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球盖菇秋季栽培技术

2021-11-29韩烁

电脑迷 2021年10期
关键词:菌棒遮阳网大球

韩烁

山东中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大球盖菇又名赤松茸,属高温菌,秋栽时,前期温度高有利于菌丝生长,随着气温的下降又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当菌丝长满时及时覆盖3~5厘米的基质,通过改变覆盖方法调节好温度,适量灌水,维持65%左右的土壤湿度,保持70%~75%的空气相对湿度和通风换气降低设施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经过培养好的袋装菌棒、菜园土、珍珠岩、铁筛、水壶和温度计等;设施及配套材料:大棚、小拱棚、遮阳网、转膜等。

1.2 方法

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四周无高大建筑物遮阳、通风良好的地块搭建大棚。在大棚内沿大棚方向做三个长高畦,畦宽1.2米,沟宽0.6米,然后从中心开始向两头每5米为一小区(小区的面积为0.6平方米),每条长高畦上做4个小区(共12个小区),每个小区用袋装菌棒(栽培料)72千克。随机排列四种配比的混合覆盖基质作比较,小区两头的作为普通栽培。

2 覆土

2.1 土壤选择

对覆土的要求:覆土所用的材料以腐叶土最好,这种土壤不仅土质疏松而且富含N、P、K,菜园土75%+沙25%也是很好的覆土材料,沙土和黏性大的土不适宜用作覆盖。

采用不同比例的菜园土与珍珠岩复配为覆盖材料,菜园土和珍珠岩的比例分别为10∶1.8 与6∶1.4。覆土材料的制作方法如下:将选好的菜园土与珍珠岩按照设定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再在混合好的覆盖基质中加入0.1%的多菌灵抑制杂菌的生长,在混合时将敌敌畏2 000 倍和石灰水溶液边拌边喷,注意测定其pH值达到7左右为好,同时使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然后盖膜熏蒸24小时,以杀死杂菌和害虫。覆土前一周左右打开薄膜并进行翻堆,让土壤中有害气体充分挥发掉,土壤过干时还需进一步喷水调湿,操作时以手捏成团、一拌即可松散为宜。若含水量高则要晾晒,让多余水分散失。

2.2 覆土时间

因采用袋栽方法,所以当菌丝长满整个袋时即可开袋取出培养好的菌棒,在整理好的畦上沿畦的方向首尾相接进行排列,棒与棒间隔10厘米左右,一边排一边覆土,防止菌棒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引起菌丝失水死亡或生活力下降。

2.3 覆土方法

覆土时先将较大的土块铺在两行棒的中间,用较细土填补空隙,至与菌棒平,然后喷水使土壤充分湿润。再在喷好水的菌棒和土壤上覆盖3~5厘米、6%的混合基质,用喷壶按同一方向进行喷水,水量一次到位避免反复喷洒引起土壤板结。覆土过浅则水分容易散失,菌丝生长的适宜水分难以保证,覆土过深则容易造成氧气供应不足,影响菌丝生长。

2.4 温度管理

以早秋8月下旬为例,气温仍然较高,棚外气温白天最高或达34℃左右,晚上最低气温也可达26℃左右,因此,只有做好温度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大球盖菇正常出菇及其质量。要经常观测温度,采取必要的措施调节温度是管理中重要工作。具体做法是从菌棒进入大棚以后,就在大棚外面设置双层遮阳网覆盖,一直覆盖到地面进行遮光降温。同时将大棚门与两侧的通风口打开,加大通风量。由于通风易造成空气湿度下降和土壤干燥,因此要勤喷水,每天1~2次,同时进行灌水,以利于保持空气湿度。

9 月下旬气温已开始下降,同时地温下降也较明显,早晨的温度在15~17℃,中午在25~28℃,变化范围差异较大,但较适合子实体生长,因此可将原来的双层遮阳网覆盖改为单层覆盖,在下午应适当提早关闭大棚的通风口来维持较高的夜间温度。

10 月中旬则在中午前后进行遮阳网覆盖来防止高温。11 月上旬开始在棚内挂薄膜或设立小拱棚进行双层保温覆盖,同时,遮阳网改成小拱棚覆盖,以延长出菇期提高产量。12月中旬采收完毕。

2.5 水分管理

2.5.1 空气湿度管理 大球盖菇是喜湿性菌类,出菇期空气相对湿度应在70%~75%。为能及时地调整空气相对湿度,在大棚内相应位置可悬挂两支干湿温度计,随时观察相对湿度和温度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当空气湿度过高时,容易引起温室内氧气不足,影响菌丝和子实体的发育,菇体表面的水分蒸发作用受阻,影响营养物质由菌丝向子实体运转,不仅菌丝不能正常发育生长,也会导致子实体水肿死亡。同时空气湿度高也容易引起霉菌的滋生,此时应结合温室内的温度来进行调整,如温度偏低则可以晚些通风或通风时间短一些;温度较高时,则可以提早通风,并延长通风时间来降低空气湿度。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可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来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或适当减少通风时间。深秋季节喷水增湿时,应尽量避免让水直接落在幼菇上,可用温水或提前把水放到棚内预热3小时以上,使水温与空气温差不要太大。

2.5.2 土壤水分管理 补充土壤水分主要是维持培养料的含水量,一般土壤湿度应维持在65%左右。在排放菌棒时已浇足水分,之后一段时间只要喷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就能满足其生长需要,水分过多容易引起土壤中氧气不足而影响菌丝的生长,特别是在原基形成期和幼菇期,即床面出现白色菌蕾时,应停止喷水,否则易引起幼菇萎缩死亡。待幼菇长2~3厘米时,应喷一次大水来促进子实体的发育。待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应停止或减少浇水,降低土壤湿度,这样有利于菌丝的发育,形成第二潮、第三潮菇。由于经常通风,有时土壤湿度情况并不都是均匀一致的,通风口的土壤和畦两侧容易变干,而中间部分的菇床土壤不易干,此时可用喷水壶对局部过干的地方喷湿以保持整体一致均匀。同时还要注意,在出菇期间如果是黏性土壤,则浇水后容易产生板结而影响出菇,大部分的菇会从比较松软的土壤钻出,畸形菇增多。

2.5.3 通风换气 在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对氧气需求量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2%,子实体柄长盖小,浓度超过0.4%,幼菇大批死亡。因此要将塑料棚的通风口打开,确保通风换气顺畅,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一般每天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此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就会形成畸形菇。到了深秋季节,通风与保持温度、湿度是一对矛盾。实践中可采用的措施是:中午大棚两头打开,通风时内棚在两侧适当打开,不让冷风直接吹到栽培畦上,通风时间10~20分钟;增湿喷雾在早上进行。此外,选择适宜的大棚位置,提高大棚内的光照、增强大棚的保温性等也能起到很好的增产作用。

2.5.4 控制光照 秋季栽培初期,由于光照较强,大棚内的温度较高,因此可在棚外采用双层遮阳网覆盖,既可以很好地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同时也避免了强光对于子实体发育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随着外界气温下降,由原来的双层遮阳网覆盖改为单层覆盖,以利于提高大棚内的空气温度,维持相应的土壤温度,随着气温的进一步下降,由单层遮阳网覆盖改为大棚内小拱棚遮阳网覆盖方式。在整个栽培过程中,应避免强光直射子实体,有一定量的散射光即可。遮阳网覆盖也应随季节、大棚内的温度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

3 采收

优质大球盖菇是未破膜开伞的幼菇。一旦破膜开伞后,其商品质量就已下降。因此,当子实体长到4~8厘米高,菌盖肥厚结实、呈黄褐色至浅棕色,还未破膜即菌盖下端还没有分离开菌柄时,应及时进行采收。在初秋季节气温高时,子实体生长快,易破膜开伞,要每天早中晚各采收一次。在采菇的过程中,发现当子实体长到2~3厘米时,重浇一次水,则菇体生长速度加快,有的在一夜之间破膜开伞。要注意增加采收次数,傍晚采收时,适宜采收的菇要全部采掉,有些适当偏小的也应采收,防止到第二天早上出现开伞现象。

采收时,应用锋利的刀片平地面割取,采收后要对死菇和各种碎菇残片进行及时处理,以防止引发病虫害。采收后的菇脚坑要用土填上修补好,并适当压实,以诱导下一批子实体长出。大球盖菇多为丛生,必须整丛采收,应注意照顾多数,可选择整丛有一半菇符合规格的进行采收,不能采大留小,采收下来的大球盖菇应及时烘干,并用密封袋装好准备上市。

猜你喜欢

菌棒遮阳网大球
南方黑木耳长袋栽培关键环节技术集成*
宋六陵的月光
遮阳网
石湖林场香菇种植户(新韵)
数理:大球和小球
陈孟谈:发展食用菌助农脱贫
蔬菜遮阳网覆盖的作用、方式和栽培技术
JBZ—S—4型菌棒注水机
夏季番茄育苗宜选择遮光率20%的白色遮阳网
有多少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