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闲鱼”App的应用对构建回收平台及二手交易的可行性分析

2021-11-28管佳丽周俊良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28期
关键词:闲鱼服务设计交易平台

管佳丽 周俊良

摘要:通过分析“闲鱼”App交易现状,提出构建回收物品平台的可行性分析,基于服务设计的理论构成下,通过App可用性分析、用户分析、服务蓝图绘制等,建立一套针对城市生活的二手线上交易平台的运转流程。以用户为中心的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服务设计,在可持续生态发展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将使用环境地理因素和人文关怀相结合,同时与其用户情绪、用户行为、用户沟通交流等相结合进行分析。通过线上交易平台、线下交易现象与可持续生态服务设计理念相结合,利用服务优先,以提供更加适宜城市生活闲置物品可持续性的生态流转状态,促进生活环境良好发展和提高保护环境生态意识。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服务设计;城市生活;交易平台;闲置物品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8-005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研究背景

从来自于《互联网周刊》2018年二手交易平台的数据中可以看到,随着资源的丰沛,二手交易市场逐渐形成了强有力的运营态势。从数据中可以获知,相较2017年的平台交易份额,到2018年的二手交易货源仍在不断丰富,二手交易市场玩家也在不断地增加,如表1、表2。

在百安提供的“二手交易平台排行榜”的报告中可以看到,“闲鱼”App作为近几年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的佼佼者,其交易模式是建立在基于买卖双方完全自由沟通的交易态势下的C2C运营模式的典型案例[1]。“闲鱼”App的开发公司阿里集团,借助强大的互联网平台间的联动效应,将诞生于“淘宝”线上交易平台的“闲鱼”App,通过绑定淘宝账号和对接淘寶等级,支付宝实名认证、共享芝麻信用、微博账号分享转卖信息等,在二手交易市场的角逐中优势突出[2]。

“闲鱼”——其方便的自由交易对接模式不仅提升了买卖双方交易效率,还提供了交易双方交流互动的场所,以及搭建了良好的信用体系环境。二手物品不断提高的使用率,买卖双方身份的自由切换,最终达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状态。

2 回收物品交易现况

近几年,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断舍离”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2]。在生活中,以期通过定期整理家中闲置物品,使得个人身心得到最舒适的放松的人愈来愈多。闲置物品的越来越多,一方面体现出购置的生活用品耐用度在提高和种类愈渐繁多,另一方面也说明交易者们拥有更多可支配的富余财产购置必需品以外的商品。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增多,我国每天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占比较大,生活垃圾排放总量不断增长,大部分城市垃圾只是简单堆放处理,或者统一填埋焚烧。这不仅反映出城市处理垃圾能力的严重不足,也极大地影响着生活环境的健康程度。有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的增速每年大约8%~9%,而发达国家增长率每年仅3%~5%[3]。拾荒者、废弃品收购站、垃圾倾倒等是我国长期以来对废弃产品所拥有的处理方式。在国家的现有体量上和发展态势下,我国对回收物品的处理仍显稚嫩。

北京作为国家超一线城市,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一身,在回收物品的处理上,除去已建有的垃圾填埋场、焚烧坑外,现在东、西城部分小区已建有垃圾分类桶,并有专人负责,但在运送途中仍会采取“一车装”的方式。垃圾分类,或可称为废弃物品分类,是对回收物品进行分类收集各项措施实施的基础环节。

3 “闲鱼”App的使用体验

在闲鱼的正常交易流程中,社交先于交易,其基于淘宝账号共享的优势,令其将C2C的平台运转领先于众多二手交易平台中。“鱼塘”作为闲鱼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之一,令用户在使用平台时可以凭借地区位置或相似交易物品建立相互交流的空间,分享个人物品,加强用户之间的粘性。快捷便利的沟通同样带来了明显的不足,准入条件较低,造成平台人员鱼龙混杂;物品交易买卖双方对接,造成物品真假难辨;平台交易种类繁多,类目不便查找,优势不突出等。

4 二手物品交易及回收平台设计构想

可供回收的物品一般属于使用者对其的使用度,喜好度或耐用性逐渐归零。可供二手交易的物品,则不断保持被使用的活力,不仅提高了物品的使用率,保护了生态环境,还让交易双方产生了交流,活跃了市场环境。二手交易、回收物品直接与生活物品挂钩,依据其类别的不同,所需人群也会不同。平台不仅可以与当地环保设施挂钩,还可以进行城际间的沟通交换。基于生态设计理念下,将回收物品方式进行信息化构造,建立线上、线下的流转平台,二手交易物品方式则增加人际互动层面。

4.1 物品进行分类

对生活物品进行分类是各项措施的基础工作。分门别类,将与生活贴近的物品进行整合划分,大致门类基本可以众所周知,而较为小众的细致部分则需要有专人设计出在某门类下的各项内容,并作配图与简要描述。

4.2 标注价格

4.2.1 二手交易物品方面

本平台以生态化的生活态度进行可持续化发展延伸,在二手交易方面仅支持以物换物或者以不多于三件物品的形式进行折价交易,一方面避免部分使用者借用平台进行营利性质的买卖交易,另一方面为突出简化、优化生活的态度,养成不盲目消费、不浪费的习惯。

4.2.2 回收物品方面[3]

直接处理的生活垃圾,需要支付垃圾处理费用,依据垃圾种类和数量越多,收取的费用也会越来越多。从生活习惯上可以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另一方面,被回收物品除去生活垃圾外,将门类细致划分且进行了有效交换可依据程度给予奖励。提高物品的使用率,生态的生活方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空间。

4.3 废品收购站

回收平台与当地废品收购站合作共建,将回收平台的可视化、信息化融入其中,方便居民的同时,也为收购者提供了更高效的收购方式。回收平台支持扫码、识图等功能,需要释放物品的使用者可在平台上寻找符合自身条件的收购站,双方达成共识交易形成。

4.4 打包袋

塑料袋因其方便且易得的原因,在环保的课题上,一直是占比极大的污染源。回收物品的打包不支持塑料袋的使用,依据其类别可有纸袋、编织袋、绳索等代替品,每样打包物上附有二维码识别,方便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二手交易支持同城自提,邮寄包装以纸箱、木制品及其衍生品为主。

5回收平台的优势与难题

相较闲鱼平台针对闲置物品处理方面的应用软件,回收平台主要以回收物品为主兼具二手物品交易。回收平台更注重回收废弃物品、闲置物品或者生活垃圾,设计理念更注重围绕生态环保展开,令使用者逐渐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回收物品并不是使用者可以向平台单方面“倾倒”,而是以建立有偿、思考、联系等方面间的有效流转,增强不浪费的生活意识,用户首先需要将闲置物品分类区分;然后找到为闲置或废弃物品找到合适的去处;最后按照操作流程实现线上交易。平台设计尽可能将使用路径控制在便捷直达的范围内,方便用户更加简洁的使用。

实现回收平台的有效流转的难题在于,不仅需要智能设备的技术支持,同时还需要相关地区的对应部门配合,以及区域内或临近地区收购站的合作和对平台的推广支持。

6 结论

回收交易平台的建立意在通过可持续生态服务设计,构建更有利于城市生活的环境状态,令城市更加宜居,人的心态愈渐平和达观。回收平台以线上、线下的合作共建为基础,以加快闲置可回收物品的流通为基础,提高了物品使用寿命,增强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以期共同打造出更佳宜居的生活环境和方式。回收废弃物品,不仅为用户清理了使用空间,还有利于城市环保的推行,同时帮助居民树立合理消费、拒绝浪费的意识。

在回收平台的设計工程中,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的服务设计。其中,从用户角度来看,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将物品可信息化以智能的手段融入生活之中,符合现在时代潮流;从商业角度,加强了物品与人的粘性,将当地和城际间的交往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服务价值;从可持续发展来看,促进了当地产业升级转型,服务了当地,并沟通连接了有共同爱好的人,不断推进社会信任体制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百安.2018二手交易平台排行榜[J].互联网周刊,2018(23):58-59.

[2] 王荣华,赵宇萍.线上二手平台商业模式比较——以闲鱼与转转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4):3-5.

[3] 周朝君.实施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措施的可能性分析[J].今日中国论坛,2013(6):181-183.

【通联编辑:李雅琪】

猜你喜欢

闲鱼服务设计交易平台
闲鱼开启过年新姿势
把兴趣装满“这一袋”
环太湖艺术品交易平台上线
基于老龄人群需求的区域性公共自助医疗一体机研究分析
基于汽车用户行为研究的矫正司机开车姿势穿戴设备设计
基于Android的C2C交易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交易平台应兼顾效率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