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11-28邱兆莲

文理导航 2021年34期
关键词:要素思维能力核心

邱兆莲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各学科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需要教师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训练,以不断优化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分析、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增进对学科知识内涵的深刻理解,并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不断提高其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就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所增益。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在不断提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地理核心素养各组成要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将这些要素进行深入的剖析,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合,从而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当中接受核心素养的浸润,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念。

一、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的内涵

高中地理是一门具有广泛生活应用的综合性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及内容不仅包括地球表面所有环境要素,同时包括研究在地理整合环境中,所涵盖的不同环境要求的内在关系、相互影响等内容。基于地理学科中大量抽象的、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学科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其内涵主要指对地球所有事物、现象进行系统、整体及全面、动态认知的一种思维方式。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过程中,其综合思维涵盖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要素综合角度,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以及不同地理要素之间内在影响关系及相互作用;二是基于时空的综合角度,认知和分析不同地理现象发生,以及发展、演化过程;三是基于区域综合角度,分析对自然,以及人文要素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分析区域范围内的人地内在关系。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强化地理基础知识优化地理要素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能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全面建立地理知识网络、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更好地提升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关键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地理要素主要涵盖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以及内在规律,对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提高学生善于运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首先要通过有针对性教学,巩固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以此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同时,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能够清晰梳理地理诸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及相互影响,方能以综合性思维分析地理问题,从而优化学生的地理要素综合思维。如,在关于人口迁移相关内容的教学中,要分析造成人口迁移的因素,就离不开如水源、气候、矿产以及土壤等自然因素,以及如人口变化、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以及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分析影响因素,再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各因素根据其影响力的情况进行排序,以此推动学生展开综合性思考。如,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后,有大量内地人口迁移至南部沿海地区,主要因素是南方的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同时,经济的发展也极大改善了当地的交通、人才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按照顺序进行分析,就可以有效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次要因素是交通的便利、政策的鼓励等,通过按影响作用的顺序分析各因素,就会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更加深刻和全面。

再如,在进行荒漠化的防治相关内容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有效分析生态环境和区域发展两者间的内在关系,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就构成西北地区地理诸要素进行分析。这些地理要素包括降水量贫乏且易蒸发,地形属高山环绕的盆地,水汽受青藏高原阻隔难以进入,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全年大风频繁并集中于冬春两季,雨季短,沙漠化进程加快;因人口数量快速增加以及开垦过度,导致荒漠化日趋严重。上述诸多因素的长期作用,造成西北地区独特而恶劣的自然条件。通过采取这种综合性分析教学,使学生从西北地区独有的气候、地形特点及人文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明显优化了学生的要素综合思维,使其深刻感悟到在区域发展方面,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实施动静结合教学优化时空要素综合思维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的评价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由以分数为主转变为以学科素养为主的评价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而综合思维素养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关键。时空综合思维,是指学生对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布局、动态时间变化可以进行全面、系统地把握和认知的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就地理知识和地理事物而言,地理事物处于不断变化与运动中,地理知识则呈现相对静止状态,以及绝对运动状态两者的有机统一;就空间某一点而言,地理事物以及地理现象呈现静止状态,就时间而言,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则呈现持续的运动变化状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从动、静两种状态和角度来对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时空要素综合思维。

如,在进行交通运输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我国铁路网布局从空间格局分析,呈现东部密集而西部稀少的特点,为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其中东西、南北两个走向的铁路线里程通常较长。但是如果从时间分析,随着陇海、成昆、京九、青藏铁路的陆续建成通车,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覆盖了铁路网,同时伴随高铁、高速公路以及新航線的快速发展,构建了先进的现代交通运输格局,进一步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采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时空要素综合思维。再如,在关于城市化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我们都知道,城市化发展是双刃剑,为了增进学生对城市化内涵形成系统而深刻的把握,教师可以上海为例展开分析。首先要求学生细致观察上海在1911、1949以及1990年这三个不同时期的上海市用地图,并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各小组以时间为轴,对上海不同阶段的发展及所面对的问题。再要求学生根据2018年上海经济建设及城市发展情况,分别从人口增长、自然环境、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对上海发展情况从空间上进行分析,并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思考,最后则展开小组讨论,探讨造成近年上海市房价上涨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分析现实、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全面、整体、系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实施地理全局分析优化区域因素综合思维

加强对于地理知识素养的教育,可以说是进行地理学习教育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地理核心素养又是整体地理学科教育素养中的重要关键点。

地方综合思维,指的是学生对于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所发生的动态变化,以及所呈现的静态特征能够全面、整体、系统地进行分析并形成认知,同时可以清晰辨析其相同、不同点的思维能力。地理学科与人类的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地理知识涵盖丰富,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活动中,首先对复杂的地理空间系统进行分解,使之形成次一級的地理系统,再对其进行要素分析,探究与其相应的地理系统过程以及结果,再融合要素与时空综合,并根据区域地理内容,阐述地理系统的内涵及其个性特征,以准确把握其内在规律与成因,使学生具备严谨的综合思维,并使区域内各类复杂地理问题得到解决。由于区域地理环境存在整体性以及差异性,需要学生树立全局理念,从总体上对地理要素与时空进行综合分析。

如,在新疆绿洲保护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在新疆荒漠等地理环境中,绿洲是相对独立的生物群体,以及绿色的生态环境,从我国古代到现代社会,人类活动都会对沙漠绿洲产生负面和不利的影响,其中包括对绿洲宝贵水资源的消耗,植被系统受到破坏,环境不断恶化,种种因素造成沙漠绿洲持续萎缩乃至于消失。基于这些因素,在学生展开对绿洲保护工作的探究时,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水文、土壤以及植被等地理要素及自然环境的关系,同时结合时空发展过程展开分析,以此探究水源保护,植被恢复,最终达到保护绿洲的目的,使沙漠绿洲实现生态平衡。再如,在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内容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总体把握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形成过程,并了解影响其推进过程的原因,教师可引导学生首先学习关于对外开放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国际国内政策、背景,并对珠三角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理条件进行分析。由此,学生认识到该地区由于临近东南亚,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以及所建成的贸易进出口市场。通过综合分析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因素,使学生对于城市化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形成深刻的认知,同时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科综合思维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综合思维能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重视。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也成为了地理教师的首要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总结及判断能力,使其运用这些素养来思考和探究、解决地理问题,使其思维能力得到不断优化,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友谊.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03).

[2]邓可平.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J].启迪·下旬刊,2019 (01).

[3]胡开敏.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构建有效思维课堂[J].教育现代化,2018(16).

[4]郑章华.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

猜你喜欢

要素思维能力核心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