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老年人心理问题干预 迈向健康老龄化

2021-11-28孙燕

保健文汇 2021年5期
关键词:陪伴老年人心理

文/孙燕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中国大约每5人中会有一名老年人。随着老年人的逐渐增多,给社会、家庭、医疗保健带来巨大压力,也对老年人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实现老年人的“八有生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修、老有所交、老有所思、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迈向健康老龄化,这不仅为延长寿命,更重要的是生命质量的提高。2019年5月-2021年1月,对孤岛地区的13个居民小区160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其中男性70例,女性90例,年龄65岁至81岁,平均70岁,文化程度:小学70人,初中64人,高中22人,大学4人。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开展护理工作,让老年人迈向健康老龄化。

一般资料:抽调医生护士组成专门团队,采用上门沟通交流以及完成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含:姓名、年龄、退休前职业、学历、身体状况、家庭及生活状况、业余活动、对现状的满意度、其他意见建议等。所有调查者均意识清楚,能独立回答问题及完成问卷,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实施护理干预对策。共走访160名老年人,发出问卷160份,有效率100%。

1 老年人的现状特点

经过调查发现:情绪不稳定倾向53.8%(86名),身心衰老感37.5%(60名),以自我为中心倾向28.1%(45名),猜疑倾向23.1%(37名),依赖倾向35%(56名)。

2 老年人心理现状特点

通过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影响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1)情绪不稳定倾向:老年人退休后,人际交往减少,社会及家庭地位改变,其生活方式随之变化,之前忙忙碌碌的工作,一下子清闲下来,跟社会脱节,接收新信息渠道闭塞。尤其是之前曾在领导工作岗位上的退休干部,他们生活的重心突然由事业变成了柴米油盐、婆婆妈妈的事,更是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有的老年人因丧偶处于独居状态,或家庭矛盾导致家庭不和,子女在外地或忙于工作没有及时陪伴开导,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通过调查总结了老年人七怕:怕死、怕病、怕花钱、怕被骗、怕无用、怕孤单、怕失眠。因为这些“怕”就导致老年人自怜自弃,产生心理障碍,情绪低落等。部分老年人出现了不愿意出门、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怕见熟人,自感低人一等等情绪不稳定现象,产生孤独寂寞甚至抑郁。

(2)身心衰老感:很多老年人退休后仍然想继续发挥余热,为单位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但是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老等原因,在反应、感知、思维等方面都开始走下坡路,部分老年人各种疾病缠身,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表现为无助、无望,进而陷入苦恼焦虑中。

(3)以自我为中心倾向:老年人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为社会贡献了毕生精力,为家庭做了很大贡献,从生活经历而来的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同时,随着身体老化,特别是脑老化之后,老年人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认知能力下降,开始变得固执己见、任性,很难与之沟通交流,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增强。

(4)猜疑倾向: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老年人逐渐出现耳聋、眼花,接收外界信息迟钝,生活空间闭塞,有的老年人会有被社会抛弃感。还有的老年人稍有不适感就怀疑自己身体出了大毛病,失去自信而产生猜疑。

(5)依赖倾向:老年人因患病、功能减退等多种原因引发老年疾病。另外,由于年龄增大,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等原因,老年人往往会对家人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希望得到他人的呵护和关注。有句话“老小孩”,就是反映了部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小孩子一样的举止和心理特征,有着像小孩子一样的依赖性。

3 干预对策实施

(1)提供舒适环境:为老年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环境和气氛对心理疾病的康复非常有利。家庭中要为老年人提供生活行为的私人空间,保证老年人的隐私和舒适的生活。理想状态下,老年人最好拥有独立的房间并与卫生间相连,以方便使用;要与家人卧室相连,以方便联系。室内整洁明亮、光线充足,让老年人住的舒适。同时注意在言语和行为上尊重老年人,即时老年人理解能力差、行动缓慢,也要理解和安慰,给予鼓励而不是催促和批评。在条件和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子女可以选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陪伴父母到郊外感受明媚阳光,带他们外出旅旅游,开阔一下视野,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心情,充分享受拥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非常有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加强陪伴:老年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往事历历在目,近景一片模糊。几十年岁月的痕迹深深烙印在他们心里,过往的苦难与欢乐,让他们沉浸在遥远的回忆中,这也是支撑他们生活的很重要的一个精神支柱。人到老年尤其害怕孤独,最需要陪伴。因为陪伴能增加老年人幸福感和安全感,沟通交流还能缓解老年人的心理压力,达到身心放松的良好状态。所以家人要抽出时间多陪伴老年人,如:每次回家可以为父母洗一次脚;带着孩子回家让老人看到子孙的成长,感受天伦之乐;每年在父母生日之际,尽可能邀请家族中的晚辈回家,陪父母静静地吃一顿饭,共同感受合家欢乐的幸福时光等。作为社区医务人员也要在了解老人的脾气、喜好等特点后定期开展走访,到老年人家中进行健康查体和陪伴沟通。因为很多老年人对医务人员非常信任和依赖,他们也非常喜欢跟医务人员交心、说说心里话,这个时候医务人员就应该注意多理解老年人的特点,多尊重老年人,选择老人喜欢的话题,如家乡、亲人、青年时的事等等,让老人逐渐敞开心扉愉快的和你交流沟通,在陪伴中即时缓解老年人心理压力。

(3)多倾听:耐心听取老人的倾诉。在倾听过程中要注意几点:①态度:要和蔼可亲,脸上常带微笑,让老年人能感受到你的亲切感;②位置:要注意和老年人交谈的距离和位置。应该近距离与老年人交谈,不要让老年人抬头或远距离与你交谈,这样才会让老年人觉得你重视他;③用心交流:倾听的过程中要有响应的动作,如点点头、眼神对视等,不要让老年人觉得他是在自言自语,或是觉得你在敷衍。在社区老年人家中进行访视过程中,很多老年人喜欢拉着医务人员滔滔不绝地讲述他的病情、心情、子女、亲戚及退休前的工作如何如何等等事情,有说不完的话。这种情况多出现在“空巢”老人家,当他们把心中的不快和烦恼讲出来之后,心情就舒畅多了。所以善于倾听,会倾听也需要技巧。

(4)做好风险防范:有的老年人不服老或是不愿意麻烦他人,尤其是个人生活上的小事,愿意自己动手。如:有的老年人明明行动不便,明知不能独自入厕,却不要别人帮忙,结果难以走回自己的房间。个别老人还因各种原因,固执己见,思想比较偏激,容易做出一些偏激的事,如:离家出走、自残、自杀等行为。为避免做出一些极端的事,对此,医护人员要勤走访、勤沟通,耐心解释,使老年人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能力,在走访沟通过程中善于发现危险信号,及时化解矛盾解除症结所在,做到防患于未然[1]。

(5)保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每个老年人的社会经历、生活习惯、健康和身体机能状况、经济条件等都有差异,其思维方式、价值观等也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不同人的特点,把握每个老年人的个性,遵循个性化原则,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鼓励老年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余热。社区卫生服务站可根据自身优势,与物业站、党员服务社联合,举办一些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活动,如“重阳节”、“母亲节”等特殊日子,组织一些娱乐、休闲等活动,和老年人接触、交流,开展健康查体及时发现老年人身体上的不适。让老年人通过这些活动找到自身价值,丰富业余生活,实现健康老龄化[2]。

(6)生活干预:老年人要克服心理衰老,要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充足睡眠,适度的脑力劳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活动,做到劳逸结合。如:散步、打太极拳、下棋、打牌等,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缓解大脑功能的衰退,有效延缓记忆力的减退。饮食要多样化,节制饮食,讲究色、香、味、形俱全,保证丰富的蛋白质、铁、钙等微量元素的摄入,高维生素、低盐、低脂、低糖食物,如:低脂牛奶燕麦片、以豆制品取代部分动物蛋白质(豆腐、豆浆)、食用玉米油、花生油、补充维生素B(近年来研究显示,维生素B与老年人易患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病、白内障、脑功能退化都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多食谷类及坚果类食物等,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3]。

总之,在老年人的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要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医疗护理干预,及时纠正老年人异常的心理状况,调整好老年人心理状态,对老年人提高生命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陪伴老年人心理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陪伴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