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2021-11-28李小娜宿州学院

艺术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师应舞蹈专业

□李小娜 宿州学院

□吕金玲 宿州市花鼓戏剧团

舞蹈表演专业教学研究能够提高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基于此,在有效探索新时期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科学地采取更加完善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推进舞蹈表演专业改革与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一、舞蹈表演专业教学的分析

在新时期的要求下,高校舞蹈表演专业的发展要积极迎合教学改革需求,始终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通过舞蹈这一艺术手法,将其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软实力”,即学生对舞蹈艺术的评估、赏析能力,这都是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体现。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与之相应的改革创新。此外,现代化的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应构建系统化的标准体系,不断弥补舞蹈专业教学的不足,力求完善教学体系,使教学工作形成可持续化的良性循环。高校是我国最重要的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基地,也是培养专业舞蹈人才的重要途径,有目的的舞蹈内容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发展,提升学习质量。舞蹈专业是当下多元化高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途径之一,教师应灵活运用舞蹈专业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保持自己的专业态度与能力,实现更好的发展[1]。

二、舞蹈表演专业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不断稳定、成熟,高校舞蹈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持续提高,培育具备多元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成为高校最迫切的任务。在此背景下,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显露出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体系单一化、教学中过分注重实践操作而缺乏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内容较为陈旧等。即使部分学校开设了舞蹈实践培训基地,但其舞台内容有限,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此外,一些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表演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然而,当下我国高校舞蹈专业表演教学中,现有的师资力量难以满足这样的教学需求,难以良好地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一)建立健全现代化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高校舞蹈专业的管理流程化建设,首先高校需要建设专门的教学管理体系,并对其进行落实。其次,舞蹈专业需要结合教务管理体系文件,深入了解舞蹈专业教学的特点,形成适用于舞蹈专业的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学生学习管理制度、院系教学管理制度,具体又可以分为教学计划管理、考核管理、学籍管理、考试管理、课程管理等方面。所谓教学计划管理制度,指的是教学管理人员,针对专业的教学情况制订教学计划的管理制度,并落实不同的制度内容。而考核则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包括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2]。学籍管理,是指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档案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目前来看,教学管理的过程包含专业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及其他方面的管理,考试的试题除了专业命题和试卷库外,还涵盖不同的成绩管理等环节,课程管理上也需要进行编制分析,以求以组织化的方式实现综合型的管理工作。

(二)提升高校舞蹈专业师生综合素质

1.提高舞蹈专业教师队伍素质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先提高自身专业能力,这也是目前我国高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最迫切的任务之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以身作则,不仅要做好备课工作,还要在平日里自主积累专业知识,以求更好地开阔自己在舞蹈领域的视野,提高自身艺术底蕴,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判别分析。所以,学校要积极开展不同的教师培训活动,通过考察的方式实现自身能力的持续发展。

2.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要求非常高的艺术课程,需要学生具备音乐领悟能力和优美身姿,只有将两者有效融合,才能提高舞蹈表现能力。舞蹈专业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专业表现能力及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成长为优秀人才。

(三)加强对舞蹈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合理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

任何高校人才培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向社会输出更有价值的人才,因此,在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高校应以此为目标进行教学创新。当前,社会需求的舞蹈专业人才分为两类,即成人舞蹈培训与文艺拓展。舞蹈专业人才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还要具备过硬的操作技术。而这也是目前我国高校舞蹈专业教学过程中相对缺乏的,需要学校进一步完善,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将课程的重点规划在实践操作中。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实操课程,采用实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帮助舞蹈专业学生积累更多经验,使学生在实际练习中了解自身优势及不足,以便将来找准自身定位,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3]。

2.开展舞蹈实践教学活动

具备突出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专业舞蹈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舞蹈水平。学校可聘请专业的舞蹈人才,帮助学生找到不足之处,并合理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例如,学校在能力范围之内,邀请知名的舞蹈艺人,开展专业的舞蹈培训,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出风格,从而提高专业能力、积累舞台经验,能够为后续活动奠定基础。此外,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切实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活动,实践活动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成效。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积累更多经验,以便在未来的实践演出中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3.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理念。学生在基础能力和经验上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如果采取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舞蹈专业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的限制和改变单一化教学模式,采用因材施教的策略,根据学生的能力开展教学。教师可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小组的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进行某个舞蹈动作的教学后,教师可指定几名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沟通。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指导其他学生时,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舞蹈能力,并带领其他学生不断练习,实现方向性的引导。教师应透彻分析学生在不同阶段出现的学习错误,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帮助,使学生在自身基础上不断提高。对于一些存在弓背、驼背现象,有X 型腿、O 型腿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帮助,调整训练内容,对其进行单独辅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可以使学生提升信心,教师必须对此引起重视。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组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针对部分内敛、腼腆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帮助其树立舞台自信心,从而使其有效展示自己,教师需要鼓励其积极参与舞台实践,使其在外界肯定下,不断调动积极性。

结 语

总之,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应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教学水平,从而真正提高专业学生的舞蹈素养,将其培养成专业的舞蹈者。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要全面挖掘学生的舞蹈艺术天赋,不断拓宽学生的专业领域,帮助学生锻炼自身舞蹈表演能力,丰富学生的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水平。

猜你喜欢

教师应舞蹈专业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部分专业介绍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教师应如“水”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